APP下载

对《和声学》课程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的思考

2018-12-27谢秋菊

艺术评鉴 2018年15期
关键词:思考

摘要: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是《和声学》课程目前一项重要的改革途径。本文以《和声学》非标准答案考试的实际情况调查为基础,首先总结了邵阳学院《和声学》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的基本情况,其次指出《和声学》采用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的优势,最后对改革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和声学》 非标准答案考试 思考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5-0130-02

一、邵阳学院《和声学》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情况概述

2016年11月10日,邵阳学院教务处发出《关于推进课程考试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的通知》,倡导实行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要求遴选几门课程进行改革试点。在经过申报、筛选、评审之后,最终确定10门课程,其中就包括《和声学》。到目前为止,我校《和声学》课程的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已进行了3个学期,授课对象跨越两个年级。

2017年上学期,授课对象为2015级音乐学1班和2班,这是非标准答案考试实施改革的初始阶段。本学期以考核方式的转变为主,在教学中加入启发式、探讨式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掌握和声理论的基础上对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和声风格特征的思考。虽然期末考核的难度和范围都有提高,但是通过率有明显的提高:1班的平均成绩从71分提高到75分,不及格人数从5人下降到3人;2班的平均成绩从69分提高到75分,不及格人数从7人下降到0人,教学效果突出。2017年下学期,授课对象为2016级音乐学1班和2班,《和声学》课程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进入实践阶段。在教学中,学生以3-5人为一组进行讨论、发言、比赛,学生在不断提高的参与积极性中掌握了相应的和声知识。在期末考核中,分析题由教师提供,学生标记;和声写作由学生选用习题进行写作,通过率是100%,其中1班平均成绩为80分,优秀率22.9%;2班的平均成绩81分,优秀率35.3%,教学效果突出。2018年上学期,授课对象没变,进入深入阶段,继续深化分组讨论的教学模式。期末时,和声分析由任课教师提供8-10条完整的多声部谱例供学生选择;写作由任课教师提供3-5条旋律供学生选择。两个班级70人中只有1名学生不及格,其中1班平均成绩为76分,优秀率11.43%;2班的平均成绩77分,优秀率8.82%。由于学习难度的增加、考试方式的规范化,本学期成绩有所下降,但是整体上仍然体现了一定的优势。

二、《和声学》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的优势

非标准答案考试通过考试方式的改革延伸到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从根本上说是教学模式的改革。其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善课堂的教学气氛

作为音乐专业学生口中“很难”的一门学科,《和声学》课程有着非常强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掌握这种逻辑性不仅需要教师的倾心教授,更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及全力配合。改变《和声学》的考核方式,不以知识点的掌握、考试成绩的好坏来评定学生的能力,而是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课后知识的延伸来进行评价,并提高学生课堂成绩的比例。由于评价方式和比例的变化,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更能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中来,使师生都能在轻松、愉悦、积极的氛围中教学。

(二)突出学科的基础性

《和声学》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另一个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基础性与实用性。无论是声乐、器乐还是钢琴方向的学生,要正确掌握演唱、演奏的作品的创作特征与情感处理,和声分析必不可少。扩宽《和声学》的教学内容,加强与“技能课”的交叉渗透,强化理论专业的实践性的特点,在学生演唱、演奏作品的同时其提高学生对作品的分析应用能力。同时,音乐学科门类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又使得《和声学》课程基础性更为突出。

(三)提高学生作品分析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和声学》课程,重理论、轻实践,“教”“学”脱节的弊端非常凸显。往往出现学生和声写作的书面练习没有不良进行,期末考试分值很高但实际创作、创编中却不能将和声知识加以运用。另一方面,有些学生的实践运用、创作能力比较强,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客观的评价。这种矛盾的直接结果就是形成“高分低能”的弊端。改变《和声学》的考核方式和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实现“从实践中来,回实践中去”的教学理念。

(四)提高《和声学》课堂教学质量

以往《和声学》课程的教学,以知识的讲解为主,对学生的评估也是以考试成绩为标准,这从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和声学》教学改革,摒弃标准答案的考试形式,构建科学的评估体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真正沉浸在音乐的美好感受中,从而提高对《和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三、《和聲学》非标准答案考试的困境

尽管《和声学》非标准考试改革有很多的优点与好处,但是这一年半的实践中,仍然遇到了较多的困难,在实施过程中遇到较多的困境,阻碍着《和声学》课程改革的步伐,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形式、缺内涵

非标准答案的考核方式为由原本学校组织的期末统考调整随堂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期末考试的组织难度,使教师的监考工作量有所减轻。对学生来说,不用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趁着知识掌握的热度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对于这个形式的改变,大家都是非常认可并重视的。尽管如此,《和声学》课程非标准考试改革的内涵仍需要加强。一是考查方式仍有弊端。《和声学》非标准答案的考核内容包含和声分析与和声写作两个方面,为了体现学生知识掌握的客观性,和声写作采取的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教材上选用旋律进行写作。这虽然能够科学的评测学生的能力与水平,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上往往出现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请人代写,然后将准备好的答案背下来或带到考场抄袭等现象,有失公平的同时助长了不诚信的品行,其弊端仍较明显。二是创新能力有待加强。改革的《和声学》课程由于考核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化,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极大提高,对和声知识的学习也表现出了较多的兴趣。但是,大多数学生是配合教师的讲授与要求来参与的,真正能够主动思考的非常少,创新能力的提高更是任务艰巨。

(二)有主导、缺配合

在《和声学》的教学改革中,教师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缺乏必要的配合,表现为:学科横向渗透不足、学生参与不够、低头一族等现象。

《和声学》课程作为音乐专业的理论基础课程,其学习的最终目的都是为音乐作品的演唱、演奏、创作服务的,与声乐演唱、钢琴(器乐)演奏等学科之间的关系应是交融渗透的。但在实际中,《和声学》几乎成了一座“孤岛”,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几乎为零,这既反映了教师专业水平的局限,同时也反映了音乐专业发展的现实问题。

课堂上,很多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一是《乐理》基础太差,不能达到和声学习的基本条件,学习非常吃力,所以不愿参与;二是中国人内敛、含蓄的性格特征使得学生不愿意过多的表现自己;三是对学习的认识和动力不足也是他们课堂教学参与积极性低的原因。再加上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的诱惑,一部分学生做起了“低头族”,沉浸在手机里面不能自拔,对老师课堂提的要求与建议充耳不闻,缺乏配合。

(三)想改变、缺行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和声学》的教学考核方式已经不能完全胜任,改革《和声学》的教学与考试,摒除“高分低能”的教学弊端,这是所有广大师生的共同心声。但是真正行之有效的措施却很少,缺乏行动是主要原因之一。

《和声学》课程的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涉及的方面非常多,从教材的选定、课前的准备、课堂的引导到课后的评价不仅要求教师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更需要教师花费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在这种情况下,师资力量薄弱的矛盾就更为突出了。以我院为例,《和声学》的任课教师只有2位,却要担负着音乐学、音乐表演两个专业5个班级的教学,要想全部完成课程教学的改革对教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传统教学虽然有很多弊端,但长期形成的模式在短时间内很难突破。一方面教师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成长的,对传统教学的方式与手段更容易接受也更难摆脱;另一方面,对学生来说,新的教学模式要求他们改变过去初、高中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能够更为积极的进行教学的参与与思考,这也是较难突破的。

综上所述,《和聲学》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有突出的优势,有明显的效果,是值得推广的教学考核形式。但是,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视。如何在推行《和声学》教学改革的同时规避或解决遇到的问题与困境是所有音乐专业教师、教育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谢秋菊.《和声学》课程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19).

[2]谢秋菊.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和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从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说起[J].艺术评鉴,2017,(20).

猜你喜欢

思考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