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CT增强扫描技术诊断肝癌的效果

2018-12-27庞金荣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22期
关键词:符合率例数肝癌

庞金荣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人民医院CT室,江苏 涟水 223400)

肝癌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该病患者在发病的早期常无明显、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很多肝癌患者的病情被确诊时已经发展到中期或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选取一种准确率高的方法诊断肝癌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的意义[1]。CT增强扫描技术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影像学技术。使用CT增强扫描技术诊断疾病具有成像速度快、图像的分辨率高、安全无创等优点[2]。为探讨使用CT增强扫描技术诊断肝癌的效果,笔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疑似患有肝癌的患者。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其年龄为30~85岁,平均年龄为(60.65±2.50)岁。本次研究中的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了参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经该医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3]。这些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并在术中采集其病灶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将这些患者进行手术及病理检查的结果作为确诊其病情的依据。这些患者进行手术及病理检查的结果显示,这些患者共有37个病灶,其中有19个病灶在肝右叶,有18个病灶在肝左叶。在这些患者中,有24例患者(26个病灶)的病情被确诊为肝癌,其中有高分化癌患者4例,有中分化癌患者14例,有低分化癌患者3例,有未分化癌患者3例。在这些患者中,有6例患者(11个病灶)的病情被确诊为肝脏良性病变。

1.2 方法

为这些患者均使用CT增强扫描技术诊断其肝癌。具体的方法是:让患者取仰卧位。将螺旋CT机的扫描层厚设置为5 mm,将间距设置为5 mm,将螺距设置为1.5:1,将电压设置为120 kV,将电流设置为200~250 mA,将矩阵设置为512×512。对患者的膈顶至肝下缘进行平扫。在患者的肘静脉以2.5~3 ml/s的速度为其注射85~100 ml的碘海醇造影剂。对患者的膈顶至肝下缘进行多期增强扫描。动脉期的扫描时间为25 s,静脉期的扫描时间为65 s,延迟期的扫描时间为300 s。将扫描获得的影像资料传送至工作站进行处理。由该院影像科的两名资深医师共同阅片。两人讨论后得出诊断结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这些患者使用CT增强扫描技术诊断其肝癌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及对其病灶的检出率。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符合率=(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总例数×100%。对病灶的检出率=检出的病灶数/总病灶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这些患者使用CT增强扫描技术诊断其肝癌的结果

对这些患者使用CT增强扫描技术诊断其肝癌的结果显示,这些患者共有36个病灶,其中有19个病灶在肝右叶,有17个病灶在肝左叶,有1个微小病灶未被检出。对这些患者使用CT增强扫描技术诊断其肝癌的病灶检出率为97.30%。对这些患者使用CT增强扫描技术诊断其肝癌的结果显示,有23例患者患有肝癌,有7例患者患有肝脏良性病变,有1例肝癌患者的病情被误诊为肝硬化结节增生,有1例肝癌患者的病情被误诊为肝血管瘤,有1例炎性假瘤患者的病情被误诊为肝癌。这些患者使用CT增强扫描技术诊断其肝癌的灵敏度为91.67%(22/24),特异度为83.33%(5/6),符合率为90%(27/30)。详见表1。

表1 对这些患者使用CT增强扫描技术诊断其肝癌的结果

2.2 对24例肝癌患者使用CT增强扫描技术诊断其病情的影像学表现

对本次研究中的24例肝癌患者使用CT增强扫描技术诊断其病情的影像显示,其病灶的血流信号多呈不均匀强化改变,其中有17例患者的病灶在动脉期呈高密度影,有7例患者的病灶在动脉期呈稍高密度影,与动脉期相比,其病灶在静脉期和延迟期的密度相对较低。在这些患者中,有14例患者存在门静脉癌栓。这14例患者使用CT增强扫描技术诊断其病情的影像显示,其肝脏包膜不完整,其肝脏在动脉期可见片状不均匀强化点,静脉期和延迟期的密度相对较低。在这些患者中,有4例患者存在肝出血的症状。这4例患者使用CT增强扫描技术诊断其病情的影像显示,其肝实质有网格状改变,有较多的稍高密度结节,未出现明显的强化表现,有3例患者肝脏的周围存在少量的积液。

3 讨论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2017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男性居民肝癌的发病率居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三位,我国女性居民肝癌的发病率居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六位,我国每年因肝癌而死亡的患者超过40万人。目前,临床上尚未完全明确肝癌的病因及确切的发病机制。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肝癌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感染病毒、生活环境差等有关[4]。肝癌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肝区疼痛及乏力等[5]。尽早确诊该病患者的病情是使其获得良好预后、延长其生存期的关键。

CT增强扫描技术是目前临床上诊断各种疾病的常用影像学技术之一。使用CT增强扫描技术诊断肝癌的优点有:1)操作简便,扫描速度快,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任何损伤,且对病灶的检出率较高,能避免其病情被误诊或漏诊。2)可清晰地显示出患者肝脏的轮廓、血液分布及血液供应的情况,不易因其肝脏有假包膜征象而误诊其病情[6]。郝莉[7]的研究结果显示,使用CT增强技术诊断肝癌的符合率为92.80%。这与本次研究的结果相一致。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有1例肝癌患者的病情被误诊为肝硬化结节增生,有1例肝癌患者的病情被误诊为肝血管瘤,有1例炎性假瘤患者的病情被误诊为肝癌。这是因为,为肝癌病灶供血的动脉通常血流量较大,在动脉期血流信号会明显增强,在静脉期和延迟期血流信号会快速消退。而早期肝癌患者的病灶很少有新生的血管,在静脉期和延迟期血流信号消退的速度较慢。因此,使用CT增强扫描技术诊断早期肝癌时易发生漏诊,而且难以对早期肝癌病灶与一些良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对此,若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的影像表现为早期肝癌特征,临床医生应联合其他影像学诊断方法来诊断其病情。

综上所述,使用CT增强扫描技术诊断肝癌的特异度、灵敏度、符合率及对病灶的检出率均较高。

猜你喜欢

符合率例数肝癌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更正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