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研析

2018-12-27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22期
关键词:射血步行类药物

严 艳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 张家港 215600)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以心力持续衰竭或间断衰竭为特点的疾病。该病患者在患病后,其心脏的结构及心肌的功能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易出现乏力、呼吸困难、体液潴留等多种症状。改善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延缓或逆转其心室的重构、降低其发生心衰的几率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宗旨。据统计,中老年人发生慢性心力衰竭的几率较高。临床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不仅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心功能的等级,还能增强其对运动的耐受力[1]。本次研究主要分析用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经该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8例。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15例,女性13例,其年龄为54~76岁,平均年龄为(62.74±5.62)岁;其病程为6个月~11年,平均病程为(7.32±2.21)年;其中合并有类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及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分别有12例、9例和7例。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16例,女性12例,其年龄为56~78岁,平均年龄为(63.27±5.74)岁;其病程为5个月~12年,平均病程为(7.35±2.16)年;其中合并有类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及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分别有11例、10例和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具体的方法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具体情况使用合适剂量的利尿剂、ACEI及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对其进行常规治疗,同时使用合适剂量的血管扩张剂、强心苷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药物对其进行对症治疗[2]。在此基础上,加用他汀类药物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具体的方法是:让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20 mg/次,每晚服药1次。两组患者均接受4个月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1)采用NYHA心功能评估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分级进行评定,具体的评定方法是:⑴Ⅰ级:患者在日常活动中极少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⑵Ⅱ级:患者在日常活动中经常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⑶Ⅲ级:患者在日常活动中频繁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2)以实际测定距离为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6 min步行距离。3)用仪器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录入到SPSS22.0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的比较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等级相比,P>0.05。治疗4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等级均普遍提高,且观察组患者心功能等级的提高幅度更为明显,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min步行距离的比较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相比,P>0.05。治疗4个月后,两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的增加幅度更为明显,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min步行距离的比较(m,)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min步行距离的比较(m,)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28 319.47±31.65 423.59±23.74对照组 28 320.42±29.37 372.18±24.45 t值 0.097 7.546 P值 >0.05 <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的比较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相比,P>0.05。治疗4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升高幅度更为明显,P<0.05。详情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的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的比较(%,)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28 37.21±3.37 45.12±4.63对照组 28 37.47±3.08 39.12±3.39 t值 0.006 8.106 P值 >0.05 <0.05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以心力持续衰竭或间断衰竭为特点的疾病。该病患者在患病后,其心脏的结构及心肌的功能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其对运动的耐受力明显下降,具体表现为在进行某项活动的过程中或活动结束后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2)易出现体液潴留的情况,具体表现为在其腹部、腿部等部位出现明显的水肿症状。3)易因受到多种心脏疾病或非心脏疾病的影响而突发心率失常、急性心肌梗死或血栓栓塞性疾病。

他汀类药物是一种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具有极强的降脂能力[4]。研究证实,用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能降低其发生心肌肥厚及心肌间质纤维化的几率。这一研究结果说明,他汀类药物能通过逆转心室重构的方式保护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经深入研究,绝大部分学者将他汀类药物的药理机制归纳为以下几点:1)能抑制或逆转心室重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基质金属蛋白酶(有研究认为这种蛋白酶与心室重构的发生紧密相关)的水平高于常人,而他汀类药物能抑制这种蛋白酶的产生,从而起到抑制心室重构的效果。2)能降低炎性因子的水平[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内存在着大量被激活的肿瘤坏死因子及白介素等,这会令其体内生成大量的炎性因子,导致其发生心肌肥厚或心肌纤维化。他汀类药物能抑制炎性因子的生成,从而降低服药者体内炎性因子的水平,进而起到保护其心肌的效果。3)具有阻止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抗氧化、促进新生血管形成、改善内皮功能等作用。

陶桃[6]等研究人员分别对基础治疗组患者与他汀类药物治疗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结果显示,他汀类药物治疗组患者的心功能等级明显高于基础治疗组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55.3±3.7)%,明显高于基础治疗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30.7±1.6)%;他汀类药物治疗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为(51.2±2.9)mm,明显低于基础治疗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60.2±2.4)mm;他汀类药物治疗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明显长于基础治疗组患者。本文的研究结果与陶桃等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在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他汀类药物对其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射血步行类药物
步行回家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攀山擅离步行道自拍,不幸坠落身亡谁担责?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影像学研究进展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从步行到奔跑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