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布朗山地区布朗族人群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流行病学调查

2018-12-20晋松张娴郑红梅李发有姚翔媚

实用医学杂志 2018年22期
关键词:布朗族嘌呤高尿酸

晋松 张娴 郑红梅 李发有 姚翔媚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昆明650032)

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沉积于皮下、软骨、关节滑膜、骨质及关节周围软组织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且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导致的高尿酸血症(HUA)有直接关系。临床主要表现为无症状HUA、急性痛风关节炎、肾病变、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是HUA,且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有5.0%~18.8%的HUA患者最终可发展成痛风[1]。目前,我国有关HUA及痛风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数据大多数来源于中心城市或沿海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2⁃4],而对于经济欠发达的祖国西南边疆山区的研究较少。布朗族是一个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境内的我国少数民族,根据我国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布朗族总人口数为119 639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0.105%。为了响应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精准健康扶贫工作,本研究对生活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境内布朗山地区的布朗族人群开展HUA和痛风流行病学调查,旨在明确布朗族成人代谢性疾病(主要为HUA和痛风)的患病特点和流行性特征,为开展云南省少数民族代谢性疾病的防治和宣传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法,选取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境内布朗山地区6个村寨的布朗族居民,共调查511例,其中男217例,女294例,男女性别比为1∶1.35,年龄18~78岁,平均(43.0±13.7)岁,所有调查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调查方法参照中华风湿病学会制订的流行病学调查提纲并结合布朗山地区居民生活习惯等实际情况制订调查表,调查由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相关医护人员完成,所有医护人员均已进行短期培训。调查内容包括发病与就诊经过、临床表现、家族痛风史、既往健康史、生活习惯、膳食结构等,并常规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等,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酸、血脂、血糖、肝脏功能等。

1.3诊断标准根据《内科学》第6版,HUA诊断标准: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20 μmol/L,女性高于360 μmol/L[5]。痛风诊断标准参照 2015 年欧洲抗风湿联盟/美国风湿病学会颁布的痛风分类诊断标准[6]。本问卷设定的相关标准为:(1)吸烟:每天吸烟≥4支;(2)饮酒:每次饮酒量≥50 mL,每天饮酒次数≥1;(3)合并慢性疾病:合并1种或1种以上慢性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肾病等;(4)动物内脏:主要包括肝、肠、心、胃、肾、脑等;(5)水产品:主要包括草鱼、鲤鱼、鲈鱼、鲢鱼、虾等;(6)豆荚类:主要包括四季豆、菜豆、豇豆、豌豆等。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中的调查数据录入AC⁃SESS软件,核对后导入SPSS 22.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调查数据均以计数资料呈现,用例数和百分比[n(%)]表示,单因素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选择有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率调查结果本次共调查511例,其中男 217例(42.47%),女 294例(57.53%)。511名调查对象中痛风患病率为9.39%(48/511),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性别结构进行标化后,痛风标化发病率为10.47%,其中男性为16.13%,女性为4.42%,男性的HUA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χ2=20.106,P<0.001),男性罹患HUA的风险明显高于女性(OR=4.16,95%CI:2.04~6.87,P<0.001)。

现场检测血尿酸,除2例血尿酸值无法正常显示,其余509例均记录血尿酸值,HUA患病率为34.38%(175/509),HUA标化发病率为36.37%,其中男性为47.00%,女性为25.00%,男性的HUA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χ2=26.718,P<0.001),男性罹患HUA的风险明显高于女性(OR=2.66,95%CI:1.91~2.61,P<0.001)。

2.2不同年龄段、不同身高和不同体质量与痛风及HUA患病情况分析痛风和HUA发病人群都主要集中在30~60岁之间,分别占比81.25%和65.71%,不同年龄段之间相互比较痛风及HUA占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痛风和HUA发病人群身高主要集中在150~169 cm之间,分别占83.33%和72.57%,不同身高之间相互比较,痛风及HUA占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体质量都主要集中在50~69 kg之间,分别占比64.58%和68.57%,痛风人群中不同体质量患者占比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UA人群中不同体重患者占比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痛风及HUA患病情况与基本人口学特征分析Tab.1 Analysis of gout and HUA prevalence and basic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例(%)

2.3 家族痛风史和家族高尿酸史调查结果在48例痛风患者中,有家族痛风史占27.08%(13/48),有家族高尿酸史占27.08%(13/48);463例无痛风患者中,有家族痛风史占7.34%(34/463),有家族高尿酸史占6.48%(30/463)。痛风组与无痛风组比较,有家族痛风史和有家族高尿酸史概率显著增高(P<0.001)。175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中,有家族痛风史占16.57%(29/175),有家族高尿酸史占15.43%(27/175);在334例尿酸正常的患者中,有家族痛风史占5.39%(18/334),有家族高尿酸史占4.79%(16/334)。高尿酸血症组与尿酸正常组比较,有家族痛风史和有家族高尿酸史概率显著增高(P<0.001)。见表2、3。

表2 痛风患病情况与家族史分析Tab.2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of gout and family history

表3 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与家族史分析Tab.3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of HUA and family history

2.4健康行为与痛风及HUA患病情况分析见表4,痛风组患者抽烟、饮酒和合并慢性疾病的概率显著高于无痛风组患者(P<0.05)。如表5所示,高尿酸血症患者抽烟、饮酒和合并慢性疾病的概率显著高于尿酸正常患者(P<0.05)。

2.5嘌呤食物摄取与痛风及HUA患病情况分析对患者食用动物内脏、豆制品、水产品、豆荚类蔬菜、奶制品和水果等食用频率进行秩和检验(α=0.05)。结果显示,痛风与无痛风两组在食用动物内脏、奶制品和水果的食用频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大部分食用频率均主要集中在>3 d/次;在食用豆制品、水产品和豆荚类蔬菜的食用频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高尿酸血症和尿酸正常两组在食用动物内脏、豆制品和水产品的食用频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食用豆荚类蔬菜、奶制品和水果的食用频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表4 痛风患病情况与健康行为分析Tab.4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of gout and health behavior

表5 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与健康行为分析Tab.5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of HUA and health behavior

2.6HUA的危险因素分析以是否患有HUA作为因变量,以年龄、体质量、家族痛风史、家族高尿酸史、抽烟、饮酒、合并慢性疾病和食用豆荚类蔬菜、奶制品、水果等作为自变量行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UA与年龄、家族痛风史、家族高尿酸史、抽烟、饮酒、合并慢性疾病呈正相关(OR分别为 2.240,2.191,1.875,1.234,1.920,2.641,P<0.05),为危险因素;与食用豆荚类蔬菜呈负相关(OR=0.695,P=0.016),为保护因素,见表8。

3 讨论

痛风在世界各地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我国于1948年首次报道2例痛风病例以来,痛风在我国中心城市和沿海等发达城市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然而痛风的发病率并不仅与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关,还与地域、民族、遗传、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布朗族人群主要生活在云南西南边陲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物种丰富,“靠山吃山”是山地民族生存的一大特点。本次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的布朗族人群中HUA患病率为34.38%,痛风患病率为9.39%,标化发病率分别为36.37%和10.47%,均高于国内中心或沿海发达城市[2-4],也显著高于生活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锡伯族等少数民族人群[7]。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与布朗族人民生活环境、饮食习惯、遗传及地域等因素有关。

表6 痛风患病情况与嘌呤食物摄取Tab.6 The relationship of gout and food intake of purine

表7 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与嘌呤食物摄取Tab.7 The relationship of HUA and food intake of purine

年龄和性别对血尿酸的影响很大,本调查结果显示布朗族男性HUA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且年龄主要集中在30岁以后,这可能与青壮年男性饮酒、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另外,本调查结果也显示饮酒和吸烟是引起HUA的高危因素。主要是由于布朗族人性格豪爽,朋友间有“有酒必饮,饮酒必醉”之习俗,且不分男女老少都喜好抽烟、嚼烟。

表8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Tab.8 Multivariate non⁃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人体内的尿酸主要有2个来源:由内源性核酸分解代谢和体内合成产生的尿酸占体内尿酸的80%,另外有20%来源于含嘌呤食物[8]。因此,过多食用富含嘌呤的食物会增加痛风和HUA的易感性。生活中富含嘌呤的食物主要有肉类、海鲜及动物内脏等。布朗族日常以大米为主食,肉食以家禽为主,蔬菜品种繁多。本调查显示,被调查的布朗族人中绝大部分食用动物内脏频率在3 d以上,导致本研究中食用动物内脏与痛风的风险不相关,与其他研究有差异[9⁃10],可能与布朗族人民很少吃动物内脏有关。而在其他食物中,食用豆荚类是HUA的保护因素。豆荚类蔬菜是低嘌呤食品,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预防HUA。由于多数HUA是不表现出任何症状,因此在人群中开展有关HUA和痛风的健康教育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与人们息息相关的饮食,应倡导少吃高嘌呤食物、戒烟戒酒。

长期以来,遗传因素被认为是痛风的病因之一。李兆福等[11]对云南地区原发性痛风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有痛风家族史者发生痛风的危险性是无家族史的2倍。本调查结果显示,有家族痛风史和家族高尿酸史人群患HUA或痛风的概率显著高于无家族史人群,且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族痛风史、家族高尿酸史是痛风的危险因素。有研究显示,肥胖、脂代谢紊乱、糖尿病及高血压等疾病是增加痛风和HUA风险的因素[12]。本调查结果显示,患有痛风或HUA患者合并慢性疾病的概率较高,且合并慢性疾病是痛风的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生活于祖国西南边疆山区布朗族居民患HUA和痛风的概率高于我国其他发达地区,男性HUA和痛风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与布朗族居民生活习惯、家族遗传、合并慢性疾病等因素相关。这一调查结果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须加强对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人群的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少数民族人群对疾病知识的认知水平,改变传统的不良饮食习惯与结构,减少烟草及自烤酒的消费。同时,还需要提高边疆地区医务工作者的HUA和痛风的防治水平。

猜你喜欢

布朗族嘌呤高尿酸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百年巨变:布朗族莽人社会变迁》作品研讨
《百年巨变:布朗族莽人社会变迁》新书发布暨作品研讨会成功举行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文明上山”之后——《百年巨变:布朗族莽人社会变迁》读后感
痛风不是风湿 罪魁祸首在嘌呤
别忽略素食中的嘌呤
布朗族音乐文化探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尿酸症血症与痛风40例
啤酒酵母对嘌呤类化合物吸收特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