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前置性学习任务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

2018-12-19毛健云

教育界·中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前置性学习物理课堂应用

毛健云

【摘要】新课改后陆续推出的一系列可行性教学方案,渐渐在课堂上广泛使用,不但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还减轻了教师的教学任务压力。在诸多课型课堂教学形式下,前置性学习是比较常见的,且效果十分见效的一种有效教学途径,文章将展开对前置性教学任务的描述与相关介绍,并阐明它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前置性学习;物理课堂;应用

物理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才引发那么多物理教师对前置性学习任务的布置思考,前置性学习其实是一种课堂教学方式,是在教师还没有进行统一化课堂教学前,就产生的自发学习行为,学生通过自学完成教师布置的一系列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充分结合自我所学知识点与经验,对教师即将在课堂上进行讲授的学习内容,用系统且全面的学习方法主动完成整个自主吸收过程,因为有些提前预习、思考的意味,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讲授新知识时学生也比较容易吸收和听懂,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它才成为广大教师比较喜欢的一种新教学效果处理手段。目前来说,教师在这种学习方式中的基本使用形式主要分成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布置前置性作业,一部分是给同学布置前置小研究任务,充分地对他们的学习产生宏观干预作用与学习引导性。本文就如何在物理课堂中,布置具体前置性学习任务进行思路与策略的详细设计阐述。

一、前置性学习任务在学习中发挥作用

1.内容、形式的多元化

说起前置性学习任务,它首先需要被明确的一点是,它只是围绕这“以生为本”的原则,诸多内容中的一种学习方式,目的都是在于配合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成绩。万不可将前置性学习任务这个过程过于夸张化,或是将所有的学习任务内容都强加给前置性任务,虽然它有利于课堂教学,但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用前置性任务来解决,一旦教师形成了对前置性任务的依赖性,就必然会造成教师,在课堂中有无所适从的感觉出现,从而造成对正式课堂主要内容的不利影响。我们再從时序角度进行分析,前置性学习的发生时间是在课堂教学前,因此不可盲目地进行此项任务的内容布置,还是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地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学习感受与前置性实用效果,需要从多角度进行前置教材的挖掘,从而实现以多样化智力理论为指导中心,进行内容、形式效果多变的优秀前置任务设计,尽量实现内容及形式上的多元化。一方面是出于对学生的保护,维持住他们对学习的热情与积极,不能让错误发展的前置性任务影响了他们,从而产生对学习的不利性因素,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将优秀性前置任务钻研出来,保证实施起来是具备良好效果的。

2.简洁低端易于操作

教师在前置性学习任务中的作用似乎只有指导因素,大部分过程都是学生在自我督促下进行完成,因此一定要先保障他们对学生是具有积极性的,才能布置前置性任务,不然即使布置也是枉然。因此,对积极性的保护似乎变成了教师的重点难题。首先需要从低端起步进行任务设计,要保证这项任务在以后是有发展空间的,其次还要带有一定的趣味性,是能够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的,还要对他们有所启发,这样才能更加方便学生进行前置任务操作,积极将学习成果进行向上提交,教师应当避免将任务设计得过于杂乱和烦琐,最好可以简洁明了,让学生很快就能熟悉教师布置的任务和学习目标。

3.能够做到及时评价与定位

有人会说,既然都是课前预习形式的学习任务,那么前置性和普通预习又有何分别?实际上,前置性就是建立在预习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的,只不过它的任务过程,更加的系统化与详细化,是教师根据教材书本内容进行的环环紧扣的问题设计,充分带动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前置思考。学生才是前置性任务的主体,教师只是任务布置者,扮演主体角色的还是应当是学生。教师必须善于换位思考与沟通,将前置学习任务进行有效深化,将其视为形成完整教学内容的有机组合部分,足够重视这部分学习作业的任务反馈结果。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从中及时吸取经验,将经验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参考,予以简化物理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将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升起来。另外,对学生的态度应当是以激励为主,不应强制执行,引发学生反感心理。用学习成果定位教学课程,无疑是明智的举动,同时还具备一定的科学性,按照任务要求,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积极评价,这些细节内容都是一种长远铺垫,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为学生打下今后物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基础。

二、基于物理课程教学中的前置性成功案例阐述

笔者就前置任务设计问题根据以上分析原则,进行了几节课程下的教学前置任务设计与安排,并通过与其他优秀案例的经验整合,对学生们展开了作业布置,取得了良好学习效果。笔者希望通过具体讲解这些案例,帮助更多教师了解,怎样在前置任务中体现出更好的设计效果。

1.“欧姆定律”教学

“欧姆定律”的前置课程任务中,一般需要布置教室,先从班级学生的基本学情入手,进行任务的相关设计,首先,应先从旧知识的复习开始,因为这节课程内容在物理中属于难度比较大的,可以一边利用学过的知识,一边结合现场实验,进行此节课程的归纳总结,将“同一导体下的电流跟导体为正比电压”这个知识点进行一定巩固。其次,有了上述步骤基础后,可以进行数据的计算与分析,得出导体电压与电流具备相同比值的电阻概念,进行特点强调,对学生们重点说明电压、电流大小与电阻并未有太大关联。最后可通过反复阅读“欧姆定律”概念,对它的成立条件及公式,进行成立关系与单位等系列问题的加强明确。可以和此课程的文本研究联系在一起,布置前置学习任务。如此一来,学生很容易就可以对欧姆定律产生深刻的了解。重点在于,欧姆定律不同于其他简单物理课程内容,需要结合相关例题进行定律求解,最好可以多进行题目的联系,对每一种类型的电压、电阻及电流类型习题都灵活掌握,教师可以考虑使用图像进行定律的学习指导,为学生量身定做关于欧姆定律这节课程的具体例题。

2.“声”课程教学

在将要学习“声”的传播这门物理课程时,教师可以将对这部分文本精读作为前置性任务进行相关布置。可以给出学生一些课程内容提纲,促进学生尽快了解文本所讲内容,从而促进学习有效性。让学生了解我们将会在接下来的新课中学习这部门内容的那些重点,便于课堂提高授课效果。同时教师可以在给学生布置前置性学习任务的时候,试着增加一些小情绪,比如:可以让他们自行总结出自我感觉新鲜及感兴趣的课程内容,对这部分内容简单地做出总结与阐述,试着提前给学生们列出一些本节知识重点题目,让学生进行学习内容的自我明确,为后置学习铺垫基础。举个简单的案例,假如接下来的课程重点是“声波的由来”及“传播在传播时可否离开介质”,类似这种简单化的问题,都可以设置到前置学习任务中,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自行举例和回答,并阐明解答原因,掌握较好的学生还可以进行举例说明。总之,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前置学习的积极与热情,同时还在巧妙中,推动学生进行“振动产生声波”物理原理的实验探究,这种良好设置方法同时也是具有实用性的,可以带动学生上课时,主动演示自己的实验方案,引发周围同学的积极响应与思考。实质性也是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参与的有效原则之一,而且将这个学习过程突出得更加带有目的性和有效效果。

3.光的折射教学

对于学习评价问题,很多教师当下都是采用的家长及学生自评方式,或者是教师与小组结合评定,这样便可以非常清晰地量化出来学生的学习到底如何,让学生的学习行为得到比较详细的条目评价。就拿物理课程中的“光的折射”这门课程来说,如果对其进行前置作业的布置,首先教师应当站在基础角度,先以“基础理念”下手,然后在从实验角度让学生进行光折这门课程的实际实验,从学生对课程能力的进展方向,展开具体问题的探究,从而制定具有规范性的课程问题评价表,让学生从详细的现实操作中,真正产生对前置性学习的认知,而整个任务中,必须坚持一个终点,即一定要突出降调这门课程的学习重点,应当将“什么是折射”“折射和反射有何不同”及“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折射”这类问题,设置成核心任务,然后给予每个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描述与评价机会。至于怎样进行这部分任务重点的评价描述,可以尝试使用画“三星”的方法。其他部分学习内容则可以根据情势考虑降低布置。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学生可以很快就产生对自己所要学习内容的客观认知,或者借用课程评价情况便会很快了解这部分内容的重点;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这部分学生的作业评价,分析出教学重难点,确定哪些学生需要帮助引导,哪些同学已经明确掌握课程学习要点,产生以学定教的基础。

由于物理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很多部分都是息息相关的,生活中也经常会用到物理知识,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物理学习足够重视起来,清楚地了解前置性学习的有效性与潜藏价值,在课堂上对此积极展开教学筹划,并且利用这种特殊教学模式,为学生们组织良好课堂,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项献出最大力量,相信不久的将来必会取得良好成绩,同时这也是身为一名教务工作者,为课程今后的发展,做出的相關有利贡献。所有学生应该跟随教师的教课步伐,认真服从安排,在物理教师的积极引导下,积极地思考物理问题,努力进行物理学习成绩的自我提升,不辜负教师一片苦心。

【参考文献】

[1]范良帮. 初中物理“学生先行-前置性学习”有效设计的实践探索[J]. 浙江教育科学,2017(06).

[2]王海. “前置性小研究”:学案教学的新突破[J]. 教学与管理,2015(25).

[3]郭达丽. 浅谈初中物理前置性学习[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3(01).

[4]实施“前置性学习”打造和谐“生命课堂”——山东省淄博市召口中学理想课堂建设[J]. 学周刊,2011(29).

[5]房殿波. 初中物理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及实施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7(13).

[6]王忠艳. 初三物理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与实践研究[J]. 才智,2016(07).

猜你喜欢

前置性学习物理课堂应用
物理课堂需要“三笑”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