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汉语“X然”类词语研究

2018-12-08李春雨袁小军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9期
关键词:语义特征结构特点词类

李春雨 袁小军

摘 要:本文对现代汉语“X类”词语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调查分析,以探索“X然”类词语在词性、词的结构、句法、语义、语用方面的特点。

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陈述了研究对象的选定、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二部分论述了“X然”词语的词性,“X然”类词语可细分为六大词类,大多为形容词;第三部分介绍了“X然”词语的结构特点,其大多为合成词,仅一个为单纯词;第四部分考察了其在句法分布上的特点,“X然”词语多做定语、状语、谓语和独立语;第五部分论述“X然”词语的语义特征和语用特点;最后,总结主要观点,指出研究的不足。

关键词:“X然” 词类 结构特点 句法分布 语义特征 语用特点

一、引言

现代汉语“X”然类词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比如,在写文章时,人们经常会用“当然”、“虽然”来表强调、转折、让步等意或用来连接上下文;而在日常交际中,“X”然类词语也占有一席之地,比如,人们在对话中常说:“不然呢?/!”表反问或惊叹之情。而且人们也发现现代汉语“X”然类词语家族成员庞大,其词性、语义和组合规律都需要研究探讨,以期指导汉语教学。

许多专家学者在他们的著述中对其都有涉猎,比如黄伯荣、李炜版的《现代汉语》将“果然”、“居然”、“竟然”归入到语气副词一类,将“虽然”归入连词一类,同为现代汉语“X”然类词语,但所属词类却不同;刑福义版的《现代汉语》将“忽然”归到时间副词里,并说“然”是构成形容词与副词的标志。现学术界已经对现代汉语“X”然类词语展开了一些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都还不够。如王清华的《现代汉语让转义“X然”类词语研究》着重分析了“诚然”、“当然”、“固然”、“虽然”、“自然”、“纵然”的句法、语义和语用语篇功能,给人以启发。另外,吴凯风的《“然”系词语的词汇化考察》,有独到的见解,还有吕明臣的《“不然”格式的语义分析》等,大多数是抓住了小点研究得出了结论。而且还有一些是从古代汉语研究角度谈到“然”系词语。可见总体上这方面的研究还不足,现在对现代汉语“X”然类词语的研究不失为一个较好的补充。

本文将以《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X然”类词语为立足点,以前辈们的著作为参考依据,尝试用穷尽式定量统计的方法对“X然”类词语进行研究。从词类、词的结构、语义语用等方面分析,并考察它们在句法分布上的特点。以期为汉语学习与教学有所帮助。

二、“X然”类词语的词类分析

(一)“X然”类词语系统的确定

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X然”词语为研究对象。经研究发现词典共收录了161个“X然”词语,涵盖动词、名词、形容词、区别词、副词和连词六大词类,其中有12个“X然”词语为兼类词:“依然、已然、霍然、自然、必然、诚然、纯然、当然、断然、浑然、果然、冷然”。

而像“瞿然”、“亦然”、“僾然”等词虽也是“X然”类词语,但因“现代汉语词典”并未将其收录,且其多用于古文,散见于现代白话文文学作品中,甚少用于人们的日

具体词语如下:

1.动词:

1.使然2.未然3.依然4.已然

2.形容词:

1.蔼然 2.安然 3.岸然 4.黯然 5.昂然

7.盎然 8.傲然 9.勃然10.不然

11.惨然12.灿然13.粲然14.恻然15.诧然

16.怅然17.超然18.怆然19.纯然20淡然

21.澹然22.当然23.荡然24.断然25.愕然

26.斐然27.废然28.愤然29.怫然30.骇然

31.酣然32.浩然33.赫然34.轰然35.哄然

36.焕然37.涣然38.恍然39.浑然40.霍然

41.豁然42.寂然43.恝然44.戛然45.孑然

46.尽然47.井然48.迥然49.铿然50.岿然

51.喟然52.冷然53.栗然54.了然55.凛然

56.泠然57.茫然58.靡然59.渺然60.漠然

61.默然62.赧然63.偶然64.翩然65.飘然

66.凄然67.悄然68.愀然69.跫然70.蘧然

71.阒然72.飒然73.森然74.潸然75.释然

76.爽然77.悚然78.肃然79.索然80.嗒然

81.泰然82.坦然83.陶然84.倜然85.恬然

86.突然87.颓然88.枉然89.惘然90.巍然

91.蔚然92.怃然93.翕然94.显然95.萧然

96..翛然97.欣然98.悻然99.泫然100.哑然1

101.哑然2102.嫣然103.俨然104.怏然105.杳然

106.怡然107.屹然108.悠然109.油然110.跃然

111.崭然112.昭然113.卓然114.自然1115.自然2

(3)區别词:1.必然2.或然3.天然

(4)名词:1.必然 2.孜然3.自然

(5)连词:1.不然2.诚然3.固然4.果然5.既然6.虽然7.自然8.纵然

(6)副词:

1.诚然2.纯然3.猝然4.当然5.定然

6.陡然7.断然8.顿然9.幡然10.翻然

11.奋然12.公然13.果然14.悍然15.忽然

16.浑然17.霍然18.截然19.竟然20.居然

21.遽然22.决然23.慨然24.溘然25.冷然

26.贸然27.猛然28.蓦然29.偶然30.仍然

31.倏然32.率然33.徒然34.宛然35.奄然

36.俨然37.依然38.毅然39.自然

(二)“X然”词语的词类划分

“X然”词语多为实词,再往下可细分为:动词、形容词、名词、区别词①和副词。其中形容词“X然”数量最多,副词“X然”次之;名词“X然”只有3个:必然、孜然、自然,其中,“自然”、“必然”还是兼类词,“孜然”是音译外来词;区别词“X然”亦只有3个:必然、或然、天然,其中,“必然”是兼类词;动词“X然”有4 个:使然、未然、依然、已然,其中,“依然”、“已然”是兼类词,它们既是动词也是副词。

极少数“X然”词语为虚词,少至仅有8个,且都为连词。即:“不然”、“诚然”、“固然”、“果然”、“既然”、“虽然”、“自然”和“纵然”,其中,除了“固然”、“既然”和“纵然”这3个词外,其他6个词语还都是兼类词。

由此可见,在大多数情况下,“然”是构成形容词与副词的标志。②

(三)同形词分析:

“X”然类词语还存在同形词,数量很少,只有4个:自然1、自然2、哑然1、哑然2,它们之间还有些细微的差别。如下:

1.同音同形同词性异义

哑然1【iA214】【?an35】:书面上的文言词语、形容词。有两个意思:1.形容寂静2.形容惊异得说不出话来。

哑然2【iA214】【?an35】:书面上的文言词语、形容词。(“哑”旧读è)形容笑声:哑然失笑。

例句如下:

(1)他的话说完,大家哑然了。(路扬《柳庄的“总拿”》)

(2)众人被这反常的景象吓得哑然无语。(何晓铮《真假博士》)

(3)这一条条质问,重若金石,掷地有声,全场为之哑然,空气十分紧张。(王奇《重庆,一道冲破浓雾的闪电》)

(4)果然,没有等小刘走出去,发动机又哑然无声了。(王宗仁《延安之夜》)

(5)……大自然变得哑然无声,一切都是那么落寞,一切都在变异……(马佳《神葬》)

(6)哦,那不安详的鸟儿飞到这里也哑然噤声……多么神秘的寂静。(尚赫《阿芙罗蒂德的头颅》)

(7)同事们打趣地叫他"美髯公",他对镜自照,也不由哑然失笑。(陈四长、潘志新《民国奇才于右任》)

(8)他不由哑然失笑。(映泉《百年尴尬》)

(9)在工厂上班的爸爸听到后始而不动声色,继而哑然失笑,再而眉飞色舞。(于彬《力拔山兮气盖世》)

“哑然1”和“哑然2”的使用频率都比较高,多用于书面语体中。“哑然1”的第二个义项最常用,其所修饰的主体为个体的人或集体的总称,如例(1)—例(3);第一个义项用得较少,在需要用到此义项的情况下,人们大多用“寂然”,而且其所修饰的主语多为没有感情特征,所在的句子常使用拟人、移情等修辞格,感情色彩浓厚。如例(4)—例(6)。“哑然2”后常加“失笑”两字组成短语使用,其修饰的主体为个体的人,如例(7)—例(9)。

2.同形异音异词性异义

自然1【ts?51】【?an35】:1.名词,自然界2.形容词,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区别于“人工、人造”)3.副词,表示理所当然4.连词,连接分句和句子,表示语义转折或追加说明。

自然2【ts?51】【?an1】:形容词,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自然1”为兼类词,其语素“然”保留了原来的语音形式,而“自然2”的语素“然”的语音内容已经弱化,变为轻声。不论是何种词性,“自然1”和“自然2”在书面语体与口语中的使用频率都挺高。

三、“X然”类词语的结构特点

总特点:“X然”类词语除“孜然”一词是单纯词外,其他的词语都是合成词。具体论述如下:

(一)单纯词“X”然

音译词:孜然

161个“X然”词语中仅此一个音译词,“孜然”是2个音节表达一个语义内容,整体合为一个语素,虽然“孜”和“然”单看起来都各有意义,但与“孜然”这个词语的意思无关,因此,整个语言单位还是一个语素。“孜然”属于名词,意思是“安息茴香(一种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亚地区)的种子,有特殊香气,可用来做烧烤羊肉等的调料。” 3.仅看“孜然”这个词,很难把它与调料联系起来。除了现代汉字的表意功能较弱外,最大的原因便是“孜然”一词是用音译的方式直接从维吾尔语引进的外来词。

(二)合成词“X然”

派生词有三类:1.前缀+词根2.词根+后缀3.词根+中缀+词根。“X然”类词语属于第二类(“孜然”一词除外)。如:

使然、未然、依然、已然、必然、或然、天然

蔼然 、安然 、岸然 、黯然 、昂然、灿然

诚然、固然、果然、既然、虽然、自然、纵然

不过,与其他派生词相比,“X然”类词语比较特殊的是:“然”属于类后缀,它的意义还没有完全虚化,有时和词根还有一定的联系,大多数情況下,在语音形式上又与词根相同。④例如“虽然、当然、飒然”的类后缀“然”不同于“然则”表示“既然这样”的词根“然”,而且除了“自然”【tsi51】【?an1】的类后缀“然”的读音与词根“然”【?an35】不同,其他的“X然”词语的类后缀“然”在语音形式上与词根“然”相同。

(三)语素分析法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合成词“X然”的结构特点,接下来用实义语素(简称实素)、虚义语素(简称虚素)、弱化语素(简称弱素)三者的不同组合来说明。

实义语素:表名物、动作行为、性状等有实义的语素。如:灯、奔、健、康、造等。

虚义语素:原用作虚词而进入合成词的语素。同实义语素相对,如并且、自、从、而、然等。

弱化语素:意义弱化、模糊、消失的成分。⑤如:子、阿、然、头等。

结构类型:

(1)实素+虚素

1.动词:使然(书面上)、已然

2.形容词:蔼然 、安然、盎然、尽然、断然、不然、自然【tsi51】【?an35】、自然【tsi51】【?an1】、翛然(书面)97.欣然(书面)

此种结构类型中,形容词“X”然占据很大的比例,动词“X然”仅有2个,区别词“X然”仅1个,无名词“X然”、副词“X然”和连词“X然”。

而语素“然”在构词中除了满足音节上的需要,还与第一个语素有轻微的意义关系。有以下两种情况:

A.前一语素表动作、程度,支配后一语素“然”,此时,“然”的意义虽已虚化,但仍有表意“这样”的功能。

例如动词“使然”的词义为“致使这样”;动词“已然”的词义为“已经这样”;形容词“尽然”的词义为“完全这样”,形容词“不然”的词义有“不是”。其中的“使”、“已”、“尽”、“不”分别表示动作、程度,是词义的主体部分;后语素“然”有“这样”的意思,和词义的主要载体一起构成完整的词义。

B. 前一语素表状态、属性,修饰后一语素“然”,此时,“然”的意义虽已虚化,但仍有表意“……样子”的功能。

如“豁然、寂然、恝然、戛然、孑然、盎然 、傲然 、勃然”等。此類都为形容词“X然”,且多为书面上的文言词语。

(2)实素+弱素

动词:依然(依旧)、未然

名词:必然、自然

形容词:偶然、突然

区别词:必然、或然、天然

副词:仍然、竟然、断然、依然、已然、偶然、忽然

此种结构类型中,副词“X”然占据很大的比例,动词“X然”仅有2个,区别词“X然”个,无连词“X然”。

(3)虚素+弱素

副词:自然

连词:虽然、自然、不然、果然、纵然、既然

此种结构类型的“X然”词语数量较少,连词“X”然数目最多,副词“X然”仅有1个,无其他词性的“X然”类词语。

第一种结构类型中的很多“X然”词语虽在当今社会被广泛地交际使用,但其实其大都为书面上的文言词语,这也是“X然”类词语在构词上的一大特点,如“使然”、“淡然”、“欣然”、“浩然”、“释然”等;其中,又以形容词“X然”的数量最多。结合古代汉语中“然”的意思:“1.燃烧。3.指示代词。这样,那样。3.是的,对的。4.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5.不过、但是。” 6.现代汉语中,语素“然”虽在构成词的词义方面不占主要地位,但有表意“这样、……的样子”的配合功能就是因为语素“然”的意义未完全虚化,仍或多或少保留了古语词的部分意思。传承语素“然”经历了从上古汉语的词转化为语素的语素化过程,不论是其原有的语音形式,还是语音内容都和构成的新词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7.在《汉字源流字典》中,“然”的义项“这样,如此”是这样举例说明的:“教使之然也,然后/然则。”而“使然、未然、依然、已然、尽然”等词语的语素“然”都有此意。其中又以动词“X然”最为典型,在汉语“X然”词汇教学中,结合“然”的语素化历程,可使知识点变得简单易懂,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第二种和第三种结构类型的语素“然”语义内容模糊、消失,仅剩下语音形式,起着音节衬字的作用,配合前一个语素适应表达上的节律需要。如“仍然、竟然、虽然”在使用时可以单用“仍”、“竟”、“虽”,意思不会改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竟然”的解释同“竟”。但人们在使用时多用“X然”词语,因为加上一个“然”字,表达出的感情更加充沛、强烈。而名词“X然”尤为典型,“必然”、“自然”、“天然”在交际使用时不能去掉语素“然”,其与整个词的词义完全无关,起着典型后缀的作用,意义虚化程度最深,此时,语素“然”的音律作用显得尤为突出。

四、句法分布特点

(一)多做定语、谓语和状语

“X然”词语大多为形容词和副词,因此在语句中长做定语、谓语和状语,且区别词“X然”——“必然、或然、天然”只能做定语,起修饰作用。例句如下:

(1)但朝代的存在与史书的体裁,没有因果必然的关系。(周谷城《略论朝代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作定语

(2)青年人并不是天然的现代人,也需要铁锤与铁砧的锻造。(陈小川《振奋中华民族的探险开拓精神》)——做定语

(3)他认为归纳法只能得出或然的结论,而且由甲联系而产生的乙事例愈多,则或然性就愈大。(刘元亮《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作定语

(4)他铺开画纸,欣然命笔,只见画面上一只小鸟站在一块石头上引吭高歌,下面是一只螃蟹。(《少年歌手的沉浮》)——做状语

(5)然而为了丰富更多青年的业余生活,他牺牲了自己的专业,毅然担当起这个责任。(肖复兴《精神文明的灯光》)——作状语

(6)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成立十年成绩斐然,有力地把中国船舶工业推向了发展新阶段。(人民日报)——做谓语

(二)为独立语

连词“X然”和副词“X然”在句子中多做独立语中的插入语,如“诚然”、“当然”、“忽然”等词语。它们或出现在句首,或出现句中,鲜少出现在句尾,因为这些词语的插入就是为了引出下文,或起对照强调、突出情感的作用。例句如下:

(1)果然,那个小青年象一个炮仗点了火儿,猛地转过身喊道:“你要干什么?”(郭宝臣《一位封面画家的故事》)

(2)当然,从全省范围看,这些还只是萌芽状态,还不能作过高估计。(人民日报)

(3)诚然,艺术形象并不仅是个审美物象,但它必须由审美物象来构成它的形式。(胡经之《文艺美学》)

(4)事实上,往往在分析句子之前就有了关于那个句子的初步的综合--有一个对那个句子整体的大致的了解,不然,分析也无从着手。(张静《语言简论》)

(5)这下可好了,我可以安安稳稳地坐在那里,欣赏天空奇丽的景色,忽然,我觉得身上很冷很冷,而且越来越冷,手脚都快冻僵了,我的整个心,也冷冰冰的,我一看寒暑表,嘿!(黄衣青《上月球》)

(6)这方面也并不是完全不可能的,当然,这方面困难很大,但大有前途。(人民日报)

(7)一查,果然,他的祖先也是平和的小老百姓,只不知道是哪一代把故乡移到台湾来的。(林史敏《在地图上》)

五、语义特征和语用特点

(一)语义特征

1.书面语体色彩较强

在161个“X然”词语中,有54个词语为书面上的文言词语,其中大多数为形容词,其余少数为副词。这与这些词语的构成语素“然”的意义未完全虚化,还保留着古汉字“然”的部分意思有关。由于语言是动态的、发展的,很多词语虽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的使用频率不高,但广见于文学著作、日记、书信等书面语体中。

如“使然”、“霍然”、“蓦然”等。例句如下:

(1)因而如梁启超、何炳松、……等之夸扬中国固有的法学,完全是一种爱国观念使然。

(周紹张《政治学体系》)

(2)这些都是知识使然的。(张红雨《写作美学》)

(3)(霍然立起)好一个小石匠李,你倒是腿长!(王树元《杜鹃山》)

(4)黄因明霍然站起来,踱了几步。(茅盾《虹》)

(5)他蓦然记起,爷爷队伍里那个任副官也是年轻俊俏,也会舞动着胳膊指挥队伍唱歌。(莫言《红高梁家族》)

(6)蓦然,我心里产生了一种诗意的联想:这奔腾欲飞的巨龙,不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吗?(魏绪强《灯节遐想》)

2.形象色彩突出:

此特点多体现在形容词“X然”和副词“X然”上。其前一个语素的语义内容丰富,或附加听觉意义,如“哄然”,让人联想到闹哄哄的人群同时发出的嘈杂的声音;或附加形象意义,如“哑然”,使人仿佛看到一个人哑口无言的样子;或附加触觉形象意义,如“冷然”,使人联想到冷淡如冰霜的形象。而语素“然”的语义内容或语音形式则为这些意像在接受者脑海的延伸加工提供了落脚点。

附加听觉形象意义:哄然、轰然、寂然

附加视觉形象意义:灿然、颓然、哑然1、屹然、翻然

附加触觉形象意义:冷然、森然、猛然

大多数情况下,附加听觉形象意义的“X”然词语个数有限,都为形容词,其多用于修饰各种各样的声音,其后多接动语。

例句如下:

(1)众人哄然大笑了。(路遥《人生》)

(2)同船的人都哄然大笑,也一叠声喊着:“江北人出去,出去!”(茅盾《内河小火轮》)

(3)那棵传说的大树终于在大火中崩溃,倾倒下去,发出轰然巨响。(梅帅元《红水河》)

(4)忽然,我们船旁的水里轰然一响,一件很大的东西从上而下,落在坐在我旁边的青年的怀里,而且在他怀里任情跳跃,忽而捶他的胸,忽而批他的的颊,一息不停,使人一时不能辨这是甚么东西。(丰子恺《放生》)

(5)……寂然地吃过饭,陆秉达抢先收拾了碗筷,竟然殷勤地跑进厨房去刷碗,好家伙,这可是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头一遭呀。(刘雪屏《比翼鸟螺旋》)

(6)可是,在现在,这声音却是寂然了。(许杰《热天的路上》)

(二)语用特点

1.“X然”词语连用增强表达效果:

(1)这时候,天色已经黑下来了,电灯还没亮,我仰后靠在椅背上,闭了眼睛,嗒然惘然,耳无所闻,心也无所思,——真有些倦了。(茅盾《腐蚀》)

(2)想到这里,小陈毅然决然地接受了任务。(解放军报)

(3)她突然发现我有时间同她拉家常了吧,忽然向我撒过来了家务之网。(俞天白《危栏》)

(4)哥哥听到这里,满脸青筋叠爆,眼睛深处也满含着隐藏不住的杀机,猛然间,他眼珠一滚,爆凸的青筋就倏然消逝,他笑容可掬地把脸转向嫂子,掷给她一个神秘而不可预测的眼色。(贺政民《一个理论家的愤怒》)

(5)赫理斯初觉茫然,思之恍然。(树棠《文坛一怪物》)

(6)他黯然,我也黯然。(赵荫棠《悼亡支储皖峰》)

(7)生活依然美好,依然充满热情,依然充满爱。(北京晚报)

意思相近或相反的“X然”词语连用,使表达的感情更加强烈,强调的意思更加突出。如例(1)-例(5)。例(1)中的“嗒然”和“惘然”都有失意伤感的意思,两个词连用,更加突出“我”内心中的迷惘失意。在例(4)中,“猛然”、“倏然”都有忽然、动作快的意思,两个词连用,突出“哥哥”内心活动的复杂性与不可知性,渲染了紧张的气氛。而例(6)—例(7)的情况比较特殊,相同的词连用几次。例(6)强调了被修饰主体的伤感怅然,例(7)则突出了对生活的无限热爱。这种连用的情况相对来说较少。

2.不同语境下的否认效果不同

一些“X然”词语出现在语句中,通常表示说话者“否定”的意思。语境的不同,表达的方式也不同,可分为明否和暗否这两种方式。明否下,说话者表达的感情强烈,否定的态度明确;暗否下,说话者语气委婉,多为照顾接受者的想法与心情。

A.明否

此种情况下的“X然”词语较少,典型的只有2个,分别是:“不然、偶然”。因为“依然”一词在大多数情况下否定的是话语中隐含的意思,因此不纳入讨论。例句如下:

(1)我看不然。(马可《抒革命之情》)

(2)这似乎是极平常极容易,可是不然。(知堂《保定县之游》)

(3)这都是有着经济基础为后盾的,不然,哪里有游山玩水的条件。(张光福《中国美术史》)

(4)中州制药厂出现这样的质量问题并不是偶然的。(经济日报)

(5)他的成功只是偶然。(百度搜索)

(6)其次就是过失,你说错了话,写错了字,遗失了东西,你以为是事出偶然吗?(高觉敷《现代心理学》)

例(1)-例(2)直接表达否定的观点,例(3)中“不然”的否定更突出了经济基础的重要性,例(4)-例(4)中,“偶然”配合着“不是”、“只是”分别否定了“制药厂药品的安全性”、“他的成功 ”,而例(6)的反问语气又极大地增强了否决的意思。另外,在口语中,人们常用“不然呢”、“要不然你以为呢”“只是偶然了”、“偶然偶然”、“偶然而已”来表达自己的不赞同和否认之义。

B.暗否

此种情况下的“X然”词语相对较多,多为连词和副词。如 “诚然、固然、纵然、虽然”。例句如下:

(1)诚然,這方面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但并不等于影响山丘地区土壤分布或组合的全部因素;正如上文所指出,地质地貌在这方面也有重要的影响。(罗汝英《森林土壤学》)

(2)丝制物固然可作画底,派其他用场的时候亦特别多。(周谷城《斯坦因与亚洲极中部文物》)

(3)我心里想,组缃的话是不能不承认的,因为有他这样伤感的爸爸,孩子难以不伤感,而且纵然不伤感,由感伤主义者的爸爸看去,也会伤感了的。(李长之《孩子的礼赞》)

(4)胡宁忿忿地喊道:"纵然他们有知识,这样做也是愚昧的!(徐唯国《1091》)

(5)有一件事,虽然很小,却说明了延安的民主风气。(马文瑞《永远保持延安作风》)

(6)虽然那里工业基础雄厚,但轻工业并不多。(徐唯国《1091》)

这些词语的使用都是先肯定一部分,再引出说话者自己的观点,最终目的是否认交际双方已知的想法,引导接受者放弃以前的认知,认可自己的观点。如例(1)先退一步承认存在这个作用,但随后转折—“并不等于影响山丘地区土壤分布或组合的全部因素”,否认其对山区土壤分布的全部作用;而例(3),“纵然伤感”的使用,非现实性特征很明显,承认也只是假设,否定的意味非常明显。在一个语篇中,如果遇到了这些词语,那么就预示着表达中心意思的小句还在后面,而与词语临近的句子或受词语修饰的部分只是一个起表达真正观点的缓冲作用的部分。

六、结语

本文考察了162个“X然”类词语,分析了其词性、结构、句法分布及语义、语用特点。大部分“X”然词语中的“然”字处于虚化阶段;无论是在交际环境亦或是语篇结构中,“X”然词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现代汉语“X”然词语的研究仍在路上。

另在研究的过程中,多在共时语法的层面,很少涉及历时语法,未能探讨分析出更多“X然”类词语的特点,将在以后的研究中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 黄伯荣,李炜.现代汉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166-196.

[2] 刑福义.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77.

[3]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二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118.

[4]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89-91,122-123,146,149-150.

[5] 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增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2,33.

[6] 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7]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8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322.

[8] 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717.

[9]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7361.

[10] 宋衡.浅析连词“X然”[J].文艺生活,2011,126-129.

[11] 杨晓黎.传承语素:汉语语素分析的新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2012,02:56-61.

[12] 王清华.现代汉语让转义“X然”类词语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7-11,18-22,52-56.

猜你喜欢

语义特征结构特点词类
大学英语词类教学研究及启示
现代汉语词类划分问题研究
汉语方言“驮”字被动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
浅谈现代汉语中名词作谓语现象
浅析网络用语中的新兴结构“第二最NP”
动态助词“了”、“过”的对比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及基础结构设计探讨
认知语法下汉语词类划分的再探讨
简析动词的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