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呼吸机在心脏外科ICU的应用对策及护理要点

2018-12-07曾春兰

智慧健康 2018年34期
关键词:心脏外科氧分压平均水平

曾春兰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心外重症监护一区,广东 广州 510000)

0 引言

在心脏手术后,患者的病情复杂而迅速,通常是由于急性心力衰竭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对机械通气的需求,传统的机械通气通常需要直接进入气管插管或与呼吸机相连的气管切开术进行通气,给患者带来疼痛,还会带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1]。相对于传统通气方法,无创机械通气有助于缓解急性左心衰竭,对提高危重心衰患者治疗效果效果确切。本研究收集我院90例2017年1月-2018年1月心脏外科ICU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予以全面护理方法,分析了无创呼吸机在心脏外科ICU的应用对策,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90例2017年1月-2018年1月心脏外科ICU患者。随机化方法分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6例,观察组年龄42岁-77岁,平均(56.21±2.33)岁。男是22,女是24例。主动脉夹层术10 例,冠脉搭桥20 例,单瓣置换10例,双瓣置换6例。对照组年龄41岁-77岁,平均(56.26±2.11)岁。男是23,女是21例。主动脉夹层术10 例,冠脉搭桥19例,单瓣置换9例,双瓣置换6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Bipap Synchrony使用费雪派克MR850湿化、一次性呼吸机管。根据脸型选择合适的鼻(面)罩,用BiPA P无创呼吸机治疗,调节吸气相压力(IPAP)8~14cmH2O,调节呼吸频率12~16次/min,以患者耐受为准,根据患者情况设置吸氧浓度,一般在50%左右。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1)常规根据传统的无创呼吸机流程做好上机前准备。常规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备好呼吸机、人工鼻、湿化器、一次性气管插管等用物。(2)上机治疗过程护理。治疗中需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治疗过程根据患者病情改善情况调节参数。

观察组则予以全面护理方法。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1)心理护理:ICU患者病情严重,患者可产生焦虑不安。并且许多在接受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时不完全理解使用原则的患者会出现内心的怀疑,有些患者甚至拒绝接受这种治疗。对于此类患者,护理人员应根据其不同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促使患者不良心情得到缓解,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得到改善。(2)舒适体位:当患者接受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时,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注意患者的气道是否受压迫,并使用适当的面罩并进行调整,提高舒适度。(3)无创呼吸机治疗期间的参数调节。在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操作状态的使用情况,观察潮气量和压力,确保其在正常情况下可以操作。此外,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果发生突发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在对患者进行30分钟的治疗之后,根据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调节氧浓度等。(4)人性化关怀。治疗期间,可以提前准备好患者表达的纸板等方便患者表达需求,同时,患者应给予间歇性饮水,以防止患者口干。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呼吸情况好转时间、心功能好转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心率平均水平、动脉血氧分压水平;不良反应。

显效: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心率、血压、血气分析结果在正常范围;改善:心率、血气分析结果和治疗前比较有所改善,但未达到正常水平;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临床疗效=显效、改善百分率之和[2]。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χ2和t检验统计处理,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对

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对[例数(%)]

2.2 治疗前后心率平均水平、动脉血氧分压水平比对

治疗前两组心率平均水平、动脉血氧分压水平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平均水平、动脉血氧分压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 治疗前后心率平均水平、动脉血氧分压水平比对(±s)

表2 治疗前后心率平均水平、动脉血氧分压水平比对(±s)

动脉血氧分压(mmHg)观察组 46 治疗前 123.13±26.96 61.25±3.28治疗后 88.56±9.21 132.19±12.35对照组 44 治疗前 123.14±26.58 61.22±3.12治疗后 95.72±12.53 112.14±6.12组别 例数 时期 心率平均水平(次/min)

2.3 两组呼吸情况好转时间、心功能好转时间比对

观察组呼吸情况好转时间、心功能好转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呼吸情况好转时间、心功能好转时间比对(±s,d)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对

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如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比对[例数(%)]

3 讨论

在心脏手术后,由于心脏功能或呼吸衰竭,患者通常需要重新使用机械辅助通气[3]。常规通气需要建立人工气道,即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因为它是侵入性的,有意识的患者难以接受并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由于人工呼吸道上呼吸道屏障功能丧失,外界环境和病原微生物容易进入气管,显着增加了医院内肺炎的风险[4-5]。而无创呼吸机治疗则有明显优势,BiPAP通过提供双相正压来协助患者呼吸,在吸气阶段提供高压,帮助患者克服气道阻力并减少呼吸肌疲劳,预防和减少肺毛细血管液的渗漏,改善通气和氧合,缓解组织缺氧,改善呼吸困难。与传统的有创呼吸机相比,在使用无创呼吸机后可更好改善降低心率和提高血氧分压,缩短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6-8]。为减少无创呼吸机的并发症,要注意以下护理要点:(1)口咽干燥:协助患者多喝水,并经常使用加湿加湿器。(2)鼻部皮肤损伤:在鼻梁上放一层保护膜。鼻面罩形状和尺寸应合适,位置应妥善放置,固定的紧密度应适中。(3)腹胀:如果患者有明显的腹胀,胃管可以留下连续开放或负压用于胃肠减压。(4)误吸:治疗期间,协助患者采取30-45度半卧位。根据医生的指示使用促进胃动力的药物。(5)引流障碍:多见于咳嗽和咳痰不良的患者,及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鼓励其主动咳嗽和咳痰,鼓励肺康复锻炼,必要时口服和鼻腔吸痰后进行无创正压通气。(6)漏气:漏气导致触发困难,人机不协调,气流过大,使患者感到不适,影响治疗效果。

本研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予以全面护理方法。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呼吸情况好转时间、心功能好转时间、心率平均水平、动脉血氧分压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无创呼吸机在心脏外科ICU的应用对策及全面护理方法实施效果确切,可更好改善心率平均水平、动脉血氧分压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心脏外科氧分压平均水平
欧盟:2021 年柑桔进口减少2.5%
连续护理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影响
观察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在成人心脏外科手术后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ARDS患者中应用的护理效果观察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基于《TiO2基阻变存储器件性能》的教学实践探索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载人航天器组合体氧分压控制仿真分析
动脉血乳酸动态监测在心脏外科重症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