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的统一的思考与探索

2018-12-06李希斌

新一代 2018年16期
关键词: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创新意识

李希斌

摘 要:育人之本、素质先行。个性化教育与传统教育相辅相成,方能切实地提高教学质量,培育出创新型人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对于同一时期不同的学生如何实现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统一的问题及针对同一学生不同时期如何实现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统一的问题,应该是教育工作者的认真思考与积极探索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素质教育;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创新意识

一、实施“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时代的呼唤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性格,而性格是由天赋的倾向性及生活中获得的信念和习惯形成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与否,应看其公民个性发展的程度。因此,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是时代的呼唤,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二、当今高中生个性发展现状及原因

(一)爱表现而内在修养不足。一些学生把个性理解为形象、外表和技巧等,喜欢装酷扮炫,事实上这种盲目模仿别人不仅不是个性张扬,恰恰是个性磨灭的体现,真正的个性应该是注重内在修养,积极的、健康的、尊重他人个性,如谈吐得体,乐观大方。

(二)享乐意识增强,受挫力偏低,忧患意识下降。现在高中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面临挫折和困难时,容易表现出抑郁、焦虑等情绪。有的学生炫耀自己的名牌、炫耀自己的亲戚朋友有多有钱多有权多有势,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迅速膨胀,严重影响个人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导致忧患意识下降。

(三)以自我为中心,早熟且叛逆。当代学生从小接受系统的科学、民主和法制知识的教育,比上一代人早熟且知识丰富,他们自我意识较强,一些独生子女极易以自我为中心。

三、如何有效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

(一)了解、宽容和信任学生,满足他们被尊重的需要。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如果教育者要从多方面来培养人,那么他首先应该从多方面来了解学生。"人最根本的内在驱动力是其所追求的自我价值,这需要一个良好的受尊重和受重视的成长环境和相关的发展主体性的教育条件。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才能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找到适合他们个性特点的教育途径与方法,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过程并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满足学生责任心不断增强的需要。奥地利著名教育学家布贝尔说过:"具有教育效果的不是教育的意图,而是师生间的相互接触。"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育过程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教育过程的积极参与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渴望有机会了解与成长相伴而来的责任。

(三)严格、耐心地教育学生,满足他们认知发展的需要。学生在认知道路上能否取得进步和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之严与爱的有机结合。在班集体中,学生都渴望得到师爱的浇灌与扶持。不过这种师爱并不等于母爱,而要与严格要求融为一体。因为我们的教育就是通过外在的科学、合理、严格的要求来体现,并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认知需要和实际行动。

四、如何有效促进高中生个性发展

(一)尊重学生个性,善待学生个体差异。发展心理学认为,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既不能高估学生独创性思维品质的水平,也不能忽视他们思维独创性品质的发展和培养。爱学生不仅是爱他的优点,更可贵的是要爱他的缺点。因为体现在孩子身上的缺点都是在学习做人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也是可以矫正的缺点。帮助学生需要用真心,用心是达到教育成果的前提。

(二)保护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个性的核心是个人的创造精神。创造精神是追求、探索,追求负责的。鼓励了这种自主便鼓励了个性的发展,抑制了这种自主就阻碍了个性的发展。因此,在新教改中,个性发展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出独立自主、有个性、有创造精神的个人,他们有选择的能力和自由。

(三)改善学习方式,促进个性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个性化的探究学习方式,是以学生的需求为前提,面向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尊重他们的生活,带着平常心走向大众化。“

(四)建构德育环境,助力学生个性发展。有人说,要让校园成为一首诗,让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能发挥德育功能。这是对学校德育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深刻理解。确实,一个给人美感的花园,一座引人遐思的雕塑,一条催人上进的标语等,都能促使学生驻足凝思,从中得到启示和熏陶。作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教师,同样能成为影响学生个性的“德育环境”,所以,每个教师都须牢固树立自己的德育使命感,要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坚定的意志、旺盛的创造力等优良个性,潜移默化地去震撼学生心灵,使学生在偶像的崇拜、模仿和理智的评判中优化自己的个性结构,促使个性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J].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3]林崇德.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M].海南出版社1981年出版.

猜你喜欢

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创新意识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