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探讨

2018-12-05婧,朱

关键词:导向血糖满意度

李 婧,朱 青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糖尿病是现代人群高发病之一,其临床症状为血糖高,需要调控血糖水平来维持健康。由于糖尿病患者后期易发生其他并发症,对患者身体、生活质量影响较大。我院通过对60例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得出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为例,年龄44~73岁,平均59.4±5.2岁,男37例,女23例;病程4~22年,平均11.6±4.8年;餐后2h血糖水平10.5~15.7 mmol/L,平均13.2±1.8 mmol/L,空腹血糖平均为7.2~9.2 mmol/L,平均7.4±1.1 mmol/L。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血糖水平、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结合患者血糖监测状况,对其饮食、运动、药物及并发症预防等进行指导和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模式,主要内容包括:(1)对所有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病情评估,了解患者身体、心理、病症程度,来制定相应的干预计划;(2)了解患者需求,通过沟通,对患者需求进行梳理、分析,特别是结合患者检查结果、案例、数据等资料,向患者介绍糖尿病危害,提高患者认知;(3)满足患者需求,结合评估结果,对不同患者开展有效的措施防范。四是维持需求,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每周2次的需求观察和分析,并在出院后进行每周2次的电话随访,从患者心理、生理、行为习惯、自我管理等方面,提高患者健康水平。

1.3 观察指标

在实施护理干预中,对相关指标主要有四类:一类是患者血糖水平监测,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二类为生活质量的量测,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方法,从患者的生理、心理、情感、躯体机能、健康状况等维度进行评测;三类遵医行为调查,主要从饮食、运动、服药方式、定期复查等方面了解患者遵医行为;四类为满意度,主要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等级,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病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并采用±s来计量,组间采用t检验,用%表示,组间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前后患者血糖水平状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对比(±s)

组别 n 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0 7.2±0.8 6.1±0.4 9.8±1.8 7.1±1.0对照组 30 7.3±0.7 6.9±0.5 9.8±1.5 8.6±1.3 t 0.000 7.664 0.251 4.024 P 1.000 0.000 0.805 0.000

2.2 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状况

依据SF-36评测指标,对两组 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测定,观察组患者护理前总体健康水平为53.2±7.2,护理后总体健康水平为93.4±8.5;对照组患者护理前总体健康水平为54.3±7.2,护理后总体健康水平为81.2±8.2;两组护理后t值5.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遵医嘱行为方面,两组患者x2为4.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满意度为97.2%,对照组为64.2%。

3 讨 论

从糖尿病发病率、发病人数来看,都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在糖尿病临床护理方面,患者的饮食习惯、行为方式、心理状态等与糖尿病的发生有较大关系。在临床治疗干预方面,主要通过胰岛素注射、口服磺脲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药物,辅以健康运动、合理饮食调理,来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本研究采用SF-36身体各维度评测数据显示,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模式,能够最大化的顺应患者的需求,增进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理解与满意度,从而为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创造良好条件。总之,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导向血糖满意度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偏向”不是好导向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