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母乳喂养常见问题及护理干预探讨

2018-12-05易美兰晏彤娟

关键词:身长母乳喂养体重

易美兰,晏彤娟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人民医院,江西 宜春 336400)

新生儿母乳喂养是最常见的一种喂养方式,母乳中包含了新生儿成长发育所需要的所有物质,有利于新生儿消化吸收,利用率较高[1]。然而,由于近年来人们生活方式等的改变,多数产妇对母乳喂养的正确方式不够了解,新生儿母乳喂养率降低,导致新生儿获取量降低,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因此,对产妇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本文探讨新生儿母乳喂养常见问题及护理干预,具体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我院妇产科接收的60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所有产妇平均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年龄22~34岁,平均(28.63±1.93)岁,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39.24±0.28)周;对照组年龄22~35岁,平均(28.68±1.75)岁,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39.33±0.25)周。两组基础信息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给予产妇健康宣教、心理护理、营养护理等。

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①评估产妇的心理状态、母乳喂养的能力、乳头情况等,根据评估结果对每位产妇制定详细的护理方案,为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如早吮吸早接触可以增大泌乳量;②及时与产妇进行沟通交流,鼓励产妇适应母亲的角色,调节产妇因身份转换而产生的紧张、恐惧心理;③为产妇讲解具体的母乳喂养技巧,如哺乳操作方法、婴儿正确含接方法、乳头护理正确方法等;④教会产妇观察新生儿进食、睡觉、换衣、进食等规律,学会正确育儿方法。

1.3 观察指标/疗效判定[2]

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涨奶及母乳喂养情况。3个月后,观察记录两组新生儿的身长及体重,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根据SSP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产妇涨奶及母乳喂养情况对比

观察组产妇中2例涨奶、28例母乳喂养,涨奶率及母乳喂养率为6.67%(2/30)、93.33%(28/30);对照组产妇中8例涨奶、22例母乳喂养,涨奶率及母乳喂养率为26.67%(8/30)、73.33%(22/30)。观察组产妇涨奶率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0,P=0.038)。

2.2 两组新生儿身长及体重的对比

观察组新生儿的身长及体重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身长及体重的对比(±s)

表1 两组新生儿身长及体重的对比(±s)

组别 n 身长(cm) 体重(kg)观察组 30 67.38±2.14 6.91±0.83对照组 30 63.15±1.96 6.32±0.64 t 7.984 3.083 P 0.000 0.002

3 讨 论

母乳喂养是新生儿成长发育的关键因素,可以增强新生儿的抵抗力。然而临床多数产妇缺乏母乳喂养经验,对母乳喂养知识不够了解,导致出现喂养困难、乳汁分泌障碍等情况,对新生儿成长发育造成较大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的涨奶率为6.67%,高于对照组的26.67%,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仅常规护理虽然对产妇母乳喂养有所帮助,但是效果不甚明显,而针对性护理通过给予产妇健康宣教、心理护理、为产妇提供母乳喂养技巧的指导以及育儿指导,可以有效降低涨奶率,提高母乳喂养率。

观察组新生儿的身长及体重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对性护理通过指导产妇进行正确的母乳喂养方式、引导产妇学会正确育儿,对新生儿的成长发育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对新生儿母乳喂养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值得加大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身长母乳喂养体重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称体重
母乳喂养进社区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
洞身长管棚施工工艺新技术
雪豹,你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