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2018-12-05孙秋琳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生化

曲 健,孙秋琳

(大庆市中医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453)

本研究将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研究为内容,展开相关分析探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患者的选取时间为为2016年9月~2017年9月,患者均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共有患者100人,为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另外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人数为78人和22人,患者的平均年龄在经过计算后得出为(55.79±4.78)岁。而对照组患者中其男性患者人数有77人,女性患者人数为23人,对应的患者平均年龄则为(56.47±4.44)岁。将统计学方法进行应用,探究其一般资料时,发现其差异性相对较小,能够进行比较。

1.2 方法

生化指标检测。在患者入院后的24h内对患者展开空腹静脉学采集,本研究将美国贝克曼DXC800生化分析仪进行了应用,主要检测患者的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蛋白、低密度蛋白、纤维蛋白原和同型半胱氨酸等[1]。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采用色彩多普勒超神诊断仪进行检查,本研究涉及的仪器主要选择ACCU-VIX-XQ型。主要由较为专业的超声医师对其展开操作,对患者的双侧颈总动脉及其颈动脉分叉、颈内动脉起始处和内膜中层厚度进行检测[2]。对其有无斑块情况进行观察,并对斑块的大小、形态和部位等进行观察。

1.3 统计学方法

我院本次研究全部数据采用SPSS20.0.3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和t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相关性生化指标分析

两组数据对比中,TG指标不存在明显差异,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各项指标的差异性相对明显,表现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2 患者粥样硬化斑块检测情况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易损板块检出率分别为55%和9%。其对应的差异性相对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性生化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性生化指标对比(±s)

组别 n TG TC HDL LDL FBG Hcy实验组 100 1.88±0.44 5.66±1.03 1.17±0.36 3.98±1.04 5.79±1.48 19.48±3.57对照组 100 1.87±0.55 4.57±0.97 1.44±0.55 2.17±1.02 5.77±1.24 18.64±3.55 t 0.348 5.347 5.798 6.179 7.948 4.258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粥样硬化斑块检测情况比较 [n(%)]

3 结 论

综上所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存在相关性,在对其颈动脉粥样硬化问题进行预防的过程中,能够将短暂性脑缺血发病率进行有效的控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展开全面分析,有利于增强短暂性缺血问题的诊断准确率。

猜你喜欢

短暂性脑缺血生化
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大脑皮质细胞焦亡的影响
内源性NO介导的Stargazin亚硝基化修饰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及机制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胆绿素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过去进行时考点梳理一表清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
解放还是奴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