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康复干预策略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作用分析

2018-12-05王莉娜

关键词:阻塞性康复训练常规

王莉娜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因气流受限为特点的疾病,该病具有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的特点,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2006年,第一次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可以治疗与预防的,并指出肺康复是非药物治疗该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对此本文对该病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治疗方法与实施肺康复干预策略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了搜集与整理,具体情况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7年5月~2017年5月,以我院的10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50例,男性患者有27例,女性患者有23例;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为(67.5±3.0);肺功能分级为Ⅰ级5例、Ⅱ级10例、Ⅲ级20例、Ⅳ级15例。常规组50例,男性患者有28例,女性患者有22例;年龄58~82岁,平均年龄为(70.0±3.4);肺功能分级为Ⅰ级6例、Ⅱ级10例、Ⅲ级22例、Ⅳ级12例。本文此次的研究均在所有患者同意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基础上进行,所选病历已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且各项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予以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机械治疗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肺康复干预策略进行治疗,详细内容如下:(1)健康宣教:医护人员在实施肺康复训练前应根据患者的依据患者的知识接受能力,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患者肺康复治疗的重要性,提高患者肺康复训练的依从性。(2)训练的注意事项:在医院设立专门的康复训练室,根据患者的病情为其制定有计划的康复训练计划,控制好训练的强度,在实施康复训练计划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陪伴在患者的身边,并在训练的过程中监测患者的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

1.3 观察指标

第一,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包括有FVC、FEV1以及FEV1/FVC,其分别是用力肺活量、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之间的比值;第二,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情况,包括有PAI-1(凝血酶元激活因子的抑制因子)、CRP(C反应蛋白)、脂联素。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各项数据均以通过SPSS 22.0软件的检验,计量资料为(±s),用t进行检验;若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肺功能指标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肺功能指标情况比较(±s)

表1 肺功能指标情况比较(±s)

组别 FVC(L) FEV1(L) FEV1/FVC(L/s)常规组(n=50) 2.36±0.57 2.08±0.74 55.36±8.76研究组(n=50) 2.63±0.68 2.56±0.79 62.25±8.45 t 2.1516 3.1355 4.0028 P 0.0339 0.0023 0.0001

3 讨 论

近年来,临床医学上对肺康复的认可度越来越高,该训练对进行性气流受限、呼吸困难以及运动能力下降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肺康复干预措施的实施可对患者血液循环中的不利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缓解,以此来降低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同时肺康复训练中的上肢肢体训练、下肢肢体训练以及呼吸锻炼法将有利于患者应氧气缺失造成对肺部损伤的改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据本次研究显示,实施肺康复策略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这一数据表明,肺康复在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为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应普及肺康复治疗法。

综上所述,肺康复干预策略可降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值得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阻塞性康复训练常规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常规之外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