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与梗死相关血管关系的临床分析

2018-12-05吉秀霞

关键词:下壁导联病患

吉秀霞

(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宾州镇芦圩卫生院,广西 南宁 530405)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在临床中还是比较常见的,通常是因LCX(左回旋支)与RCA(右冠状动脉)病变所引发的。临床中,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常用方式以心电图为主,此检查方式也相当简单可行,近些年以来,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实施,临床发现由不同分支病变所引发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症状会致使不同的预后效果,为此,对于此类病患梗死相关血管加以判定是评判预后与后期治疗的基本举措。本文主要针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与梗死相关血管的基本关系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8年3月治疗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病患展开研究(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39~79岁,平均(56.53±8.42)岁。入选病患均实施冠状动脉造影诊断。

1.2 方法

1.2.1 心电图检查

病患在进入医院10分钟均实施18导联心电图检查,基线为T-P段,ST段水平由J点后80 ms测量,各导联ST段压低或者抬高标准以≥1 mm表示有意义改变。全部病患在7天内实施冠脉造影(由上级医院所提供的造影报告进行参考)与IRA(梗死相关血管)介入治疗,在冠脉造影显示出次全闭塞或完全闭塞动脉被确定为IRA,如果有充盈缺损、局部血栓以及血管夹层情况出现也可作为IRA的基本认定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0.0处理此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以±s来表示,x2检验数据差。P<0.05,表明对比结果有显著差异,统计学有比对意义。

2 结 果

观察STⅡ、STⅢ抬高与IRA的基本关系,右冠状动脉病变心电图ST段抬高Ⅲ>Ⅱ共存在19例(79.17%),此数据显著高于左回旋支病变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I:AVL导联ST段压低与IRA的基本关系,右冠状动脉病变心电图ST段压低AVL>I共存在20例,此数据比左回旋支病变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观察STV3压低、STⅢ抬高比值与IRA的基本关系,右冠状动脉病变STV3↓/STⅢ↑>1.2仅有1例,比左回旋支病变少,差异显著,统计学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STⅡ以及STⅢ抬高与IRA的基本关系 [n(%)]

表2 I AVL导联ST段压低与IRA的基本关系 [n(%)]

表3 STV3压低、STⅢ抬高比值与IRA的基本关系 [n(%)]

3 讨 论

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方式除开症状与血清心肌标记物生化指标外,还有一类较为便捷的为心电图,如今,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大力展开,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与梗死相关动脉的基本关系也被更多的人所了解。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大部分是由右冠状动脉病变所引发而来,仅存在少数是由左回旋支病变所引发,而在心电图的诊断中,具体表现以STⅡ、STⅢ以及AVF抬高为主,但是二者对于治疗预后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由右冠状动脉近端闭塞所造成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通常会并发血流动力学异常与恶性心律失常症状,而由左回旋支闭塞所造成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预后相对较佳。为此,判定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患的梗死相关血管在之后的预后治疗中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就本研究来看,若单纯右冠状动脉闭塞时,心电图ST段Ⅲ/Ⅱ>1的产生率相对更高,它通常会对Ⅲ导联造成影响,若单纯左回旋支闭塞,其ST段Ⅲ/Ⅱ>1的产生率相对较低,它通常会对Ⅱ导联造成影响。

由上可知,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患所显示的心电图与梗死相关动脉具有关联性,并可为病患的下一步治疗给予有效的预测资料,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下壁导联病患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重症糖尿病足伤口护理中应用的意义研究
体表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动脉的定位作用分析
回旋支闭塞引起孤立Ⅰ、aVL导联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例并文献复习
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比研究不同梗死部位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二尖瓣构型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及护理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喉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连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
急性前壁与下壁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行冠脉搭桥术后的临床护理价值分析
18导联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