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阻滞结合火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临床疗效及后遗症的影响观察

2018-12-05赵小龙

关键词:火针疱疹急性期

一般情况下机体受到带状疱疹-水痘病毒(VZV)的感染时就会导致带状疱疹的出现,使患者皮肤产生疱疹并伴有疼痛的现象[1]。为探究在对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神经阻滞和火针联合方式对其临床效果和后遗症方面产生的影响,本研究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2月进行治疗的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60例,纳入标准:年龄20~75岁;病程1~20d;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凝血功能异常;处于哺乳或妊娠期;心脑血管、造血系统、肝肾等存在严重疾病;意识模糊或存在精神问题。将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60例患者中包含男34例,女26例;年龄21~74岁,平均(56.1±2.3)岁。两组患者均知情并同意本研究,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首先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甲钴胺针剂(产于福安药业集团湖北人民制药有限公司)1.0 g配100 mL生理盐水以及阿昔洛韦针剂(产于湖北华世通潜龙药业有限公司)0.5 g配250 mL生理盐水的静脉滴注,其中前者1次/d,后者2次/d。

1.2.1 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患者通过西药进行常规治疗,肌肉注射重组人干扰素(产于北京三元基因工程有限公司)50 μg,1次/d。

1.2.2 研究组方法

神经阻滞:取患者仰卧位,对患者皮肤进行常规消毒,于与患者背部脊柱棘突间隙部位外部相距3 c m左右的地方进针0.5 c m,然后将针头进行4 5°角的倾斜后继续进针2~3 c m直到到达患者骨面,将针头回抽如果无出血现象则进行由3 mL生理盐水、1 mL利多卡因及2 mL维生素B12注射液组成的混合液的注射。火针:取患者仰卧位,对其夹脊穴及疱疹出现部位进行消毒,通过酒精灯将2寸24号不锈钢针的针体及针尖部分烧红,将其快速刺入患者夹脊穴0.1寸并快速出针,出针后用棉签按压一定时间,通过同样的方式在患者疱疹部位进行快速点刺,点刺顺序按照疱疹出现时间的早晚。

1.3 观察指标

预后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结痂时间、止疱时间、脱痂时间方面的差异。

疼痛程度。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即VAS评分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比较,总分为10分,无疼痛:≤1分,轻微疼痛:2~4分,中等疼痛:5~7分,重度疼痛:≥8分。

临床效果。疼痛消除,疱疹全部结痂为治愈,95%以上的痂皮干燥;疼痛程度明显减弱,75%以上痂皮干燥为显效;仍存在中等程度的疼痛,50%以上痂皮干燥为有效;疼痛情况未出现明显改善,疱疹消退结痂为无效。以显效和治愈统计治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应用SPSS 18.0,计量资料应用t检测(±s),计数应用x2(%),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后两组患者预后效果的对比

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在结痂时间、止疱时间、脱痂时间方面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预后效果更加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预后效果的对比(d,±s)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预后效果的对比(d,±s)

组别 例数 结痂时间 止疱时间 脱痂时间研究组 30 6.77±1.46 3.32±1.08 10.91±2.44对照组 30 12.58±2.02 4.51±1.47 16.11±3.15 t / 12.768 3.573 7.148 P / 0.000 0.001 0.000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SA评分不存在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且研究组VAS评分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治疗后两组患者有效率的对比

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63.33%,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更加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的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VA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30 6.38±2.08 1.76±0.38对照组 30 6.36±2.17 3.49±0.71 t/0.036 11.767 P/0.971 0.000

表3 治疗后两组患者有效率的对比 [n(%)]

3 讨 论

带状疱疹是因为机体受到VZV感染而出现的,在中医范畴中则对应“蜘蛛疮”、“蛇串疮”等。据相关资料显示,带状疱疹与年龄存在正相关关系,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重,该病在我国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2]。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主要症状是患处的剧烈疼痛,因此使患者疼痛程度得到缓解并进行皮肤损伤的修复是治疗的关键问题[3]。本研究利用神经阻滞联合火针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患者的结痂时间、止疱时间、脱痂时间、疼痛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与西药常规治疗相比均具有明显优势。神经阻滞联合火针方式能够在使患者毒邪火热外泄的同时达到促进血液、经脉循坏的效果,最终改善患者疼痛情况。

综上所述,通过神经阻滞和火针联合的方式对急性期带状疱疹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明显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火针疱疹急性期
火针联合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火针疗法联合甲硝唑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的Meta分析
夏季警惕汗疱疹
从历代火针治疗病种的变化探讨火针功效的发展
1分钟了解疱疹性咽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