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医药工业百强发布创新成百强药企标签

2018-12-05文/项

中国科技财富 2018年8期
关键词:医药产业医药行业主营业务

文/项 铮

2017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8月3日发布,前三名是扬子江药业、广药集团、修正药业。2017年度百强药企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放缓,突破7500亿元人民币,增幅为10.2%。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主任郭文分析,百强药企大多重视药品创新,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放缓 利润增速快

2017年,药品研发、生产、流通、支付等全产业链的大事件频频发生,中国医药行业充满变革,百强榜单也受到了影响。总体来看,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势头平稳,但增速放缓。

郭文认为,中国医药产业的规模在稳步推进。从榜单来看,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的药企从去年的19家提升至今年的21家,创历史新高。通过资源整合,2017年中国百强药企集中度达到25.2%。

2017年,百强企业利润总额超过了1500亿,利润增速达到15%,显著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幅。百强药企盈利能力在2017年有显著提升,成本控制的成效逐步显现。2017年百强企业也逆转了2016年中国出口交货下降所带来的颓势,2017年交付380亿元,增速高达18.8%,显著高于整个行业的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了3个百分点,规模再创新高。

华东地区药企表现抢眼

和去年的榜单比较,34家企业排名上升,4家企业新晋入围,23企业排名不变,39家企业排名下降。2017年度前十强药企位置不变。前十强药企保持了旺盛的增长活力,

从榜单来看,我国医药产业的集聚效应显著,华东地区药企表现抢眼。

榜单上,43家企业聚集在华东,其中3家是十强企业。山东有13家药企入榜,数量最多;江苏省有12家企业入榜,但是他们为整个华东地区贡献了最多的主营业务收入。

2017年,百强企业在医药产业各自行业的分布相对稳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仍然以化学制剂制造和中成药制造为主,占比分别是66.1和22.7,基本与上年持平,化药制剂有由此可见仍然是整个中国产业的重要支柱,但值得一提的是,生物制品制造和中药饮片加工业虽然占比比较少,但是2017年增速翻倍,行业占比呈上升趋势,由此提示我们这两个领域的增长潜力巨大。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注重国际化

2017年百强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总投入达316亿,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提升至4.2%,较上一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百强企业中,先声药业、正大天晴、江苏恒瑞、康美药业、成都康弘、深圳信立泰、清风医药、浙江海正、长春高新9家企业的研发企业占比大于10%。

业内人士认为,对跨国优秀的制药企业来说,我国药企研发投入不高,这个差距需要中国企业慢慢弥补。但是,药企下决心持续投入研发,一定会在长远有更多更好的回报,回报远远会高于研发少的企业。

在国际化方面,百强药业显著领先于行业整体水平。一些百强企业已经不满足于原有的原料药出口,而是将目标放到了自行申报仿制药的制剂上。有些企业另辟蹊径,通过海外技术合作获取产品。比如,十强里面的华润通过九新药业与罗氏和瑞士巴塞利亚等开展技术合作,谋求新的收入增长点。

未来医药行业发展四大趋势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主任郭文表示,“按照2017年百强药企的综合表现,可以展望我国未来医药行业发展的四大趋势”。

郭文分析,首先就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未来百强企业将进一步重视创新,在重大创新产品的培育方面将取得新的突破。

第二是产品质量不断提高。2017年医药行业发展风波不断,伴随着中国医药行业阵痛,我国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信息技术和工业4.0与医药产业不断融合,企业在药品的研发、生产、经营、销售等产业链全过程中也将逐步实现智能化、信息化,企业生产质量和效率将进一步提升。

第三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通过并购重组、促进强强联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数量一定会持续上升,而低效落后的企业也将逐步退出市场。

第四个是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我国医药产业逐渐接轨国际市场,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已经是大势所趋。

郭文说:“未来的中国医药市场必将不断开放并且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猜你喜欢

医药产业医药行业主营业务
主营业务变更与借壳绩效
我国医药行业并购财务整合问题研究
辽宁省企业专利产出与经济产出相关性研究
TPP生物制品数据保护条款与中国政策定位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和熵权法的我国医药产业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山西证券公司主营业务创新策略
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药学综合实训平台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一季度大中型钢铁企业主营业务亏损超百亿元
医药行业
医药行业:迎接降价不降利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