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椀见宜男

2018-12-04张扬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15期
关键词:萱草

张扬

摘 要:河南省许昌禹州市发现一件“椀见宜男”铭红绿彩瓷碗,碗心以生动的萱草图样配合碗口的四字铭文,体现着宋金时期“宜男多子”的生育文化。萱草作为祥瑞植物,寓指母亲、宜男、无忧。魏晋及至明清,萱草既是农业社会生育文化的体现,也承载着人们“多子多福”“椿萱并茂”“无忧无虑”的生活愿望。笔者通过对瓷器与书画中萱草形象的描绘,通过对魏晋、宋金时期生育风俗的研究,揭示我国农业社会时期传统生育风俗的典型性。

关键词:宜男;萱草;生育文化

1 发现“椀见宜男”铭红绿彩瓷碗

河南省许昌禹州市发现一件红绿彩瓷碗(图1、图2),弧腹敞口,圈足深削。胎色青灰,化妆土敷至碗下腹部,罩透明釉,碗内口沿红彩书写“椀”“见”“宜”“男”四字。内下腹及碗底绘萱草花一株,红彩勾线,绿彩填绘枝叶、点缀花蕊。整个碗规整大方,从特征来看属宋金时期磁州窑风格的器物,是难得的文物资料。

“椀”“见”“宜”“男”四字的语序及解读,有三种:椀见宜男、见宜男椀、宜男椀见。“宜男”为一词组,《西湖老人繁胜录》记载,“关扑”器用中有“宜男扇儿”“宜男竹作”[1],同时,在故宫馆藏中有一件宋代磁州窑系瓷枕(图3),枕面书“宜男小”四字。“椀”,同“碗”,形旁从“木”、声旁从“宛”。《说文解字》言:“宛,屈草自履也,从宀、夗声。其义之一:‘四方高中央下,符合南阳西、北、东三面环山,当中低平的盆地地貌特征。”[2]“见”同“现”,意为出现、显露。因此,笔者认为“椀见宜男”的语序最为恰当。

从碗中植物的形状来看,最完整的一朵花卉有六个花瓣,呈卷曲状,花蕊直立。根据花卉形状及“宜男”二字相关的文献来看,此株植物为萱草。萱草属于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每年春天发芽,5~7月抽茎开花。萱草花色种类繁多,但多为橘色、黄色等暖色,花瓣可分单瓣、重瓣。陈淏子在《花镜》中如此描述萱草:“茎无附枝,繁萼攒连,叶弱四垂,花初发如黄鹄嘴,开则六出,色黄微带红晕。”[3]

2 萱草的寓意

萱草自古以来有三种寓意:忘忧、宜男、母亲。

2.1 “忘忧草”一说

萱草最早出现于《诗经·卫风·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谖”字,“《卫风》:‘终不可谖兮。傅曰:‘谖,忘也。此谖葢藼之假借。藼,本令人忘忧之草,引申义,凡忘皆曰藼。《伯兮》诗作‘谖草”[4]。萱草被赋予了“忘忧”的寓意。《本草经集注》中言:“萱草味甘,令人好戏,乐而忘忧。”[5]《本草求真》中谓:“萱草味甘而气微凉,能去湿利水,除热通淋,止渴消烦,开胸宽隔。令人心平气和,无有忧郁。”[6]可见从药性上讲,萱草都有宽胸理气、使人忘忧的作用。

2.2 寓指“母亲”

《诗经疏义》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7]。“北堂”是古代士大夫家主妇常居之所,后来指母亲的居室,常用它来指称母亲。唐孟郊早年多次试第,四十六岁才登进士第,离家远游期间,创作了《游子吟》等思亲诗章,其中一首《游子诗》写到:“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古代士子远游前都会在母亲的堂前植一株萱草,以减轻母亲对游子的思念。因此,萱草寓指“母亲”,有“母亲草”的美称。后世也以“椿萱并茂”祝颂父母安康多寿。

2.3 “宜男”说

萱草作为祥瑞植物,人们更多的是取其“宜男”之意。三国曹植有《宜男花颂》:“草号宜男,既晔且贞。其贞伊何,惟乾之嘉。其晔伊何,绿叶丹花。”从形与色、德行与作用上来赞美“宜男草”,可见何等受人喜欢。同时,这也说明萱草很早就有“宜男”之名。南朝梁元帝也有《宜男草诗》:“可爱宜男草,垂采映倡家,何时如此叶,结实复含花。”

古人为何称萱草为“宜男草”?虽然佩戴萱草花生男孩并没有可靠的依据,但在古代,孕婦佩戴萱草花已成为一种习俗。晋嵇含在《南方草木状》中载:“妇人怀妊佩其花,生男者即此。”[8]《齐民要术·鹿葱》引晋周处《风土记》曰:“宜男,草也。高六尺,花如莲。怀妊人带佩,必生男。”[9]《本草纲目》也引周处《风土记》云:“怀妊妇人佩其花则生男,故名‘宜男。”[10]

3 萱草在宋以后文物上的形象

萱草寓意美好,是农耕文明下求子、敬母传统与忘忧情结的表现。萱草往往作为一种象征,承载着人们对安定无忧生活的向往。在这部分,笔者主要以瓷器与绘画上的萱草为主,分析其形象特征。

明谷应泰《博物要览》云:“定器有划花、绣花、印花三种,多因牡丹、萱草、飞凤三种,时造式多工巧。”[11]可见,萱草纹是宋金时期定窑瓷器代表性纹饰之一。在《定窑瓷器萱草纹刍议》一文中,以线图的形式介绍了主要发现于河北曲阳涧磁村的白釉萱草纹瓷器。“定窑萱草纹具有典雅、柔和的整体风格,多运用偏刀、浅刻的划花技法……为增加立体感,常在纹饰轮廓线旁衬以细线,形成双线划花的装饰效果”[12](图4,节选自《刍议》一文)。在海南省博物馆展示的华光礁出水瓷器(图5)中,也有类似纹样,但这种纹样现今被称为“莲花纹”,似乎与萱草的典型特征也并不完全相符。

宋金时期表现萱草主题、带有萱草纹样的彩瓷,仍待笔者进一步寻觅、补充。

在《浅谈萱草及其在明清官窑瓷上的应用》[13]一文中,萱草堂主人(日本)引用南宋毛益绘的《萱草游狗轴》(图6,日本大和文化馆藏)及《明人画鸡轴》(图7,台北故宫院藏),表现宋明以来绘画作品中萱草的形象。在以上两幅图中,萱草似乎作为配角,作为周边景物衬托主体动物,但画家仍然用工整的笔触、醒目的色调强调了它的存在,烘托着母与子的画面。在陈洪绶的《竹石萱草图》(图8)中,也以兼工带写的技法,采用萱草与寿石相呼应的构图,呈现出“宜男多寿”的美好寓意。

而在衬托、共生的构图方式之外,萱草也作为主角呈现在画面中,如陈洪绶的《萱草图》(图9),萱草占据画面的主体位置,以洞石作为衬托,用优美流畅的线条展现萱草花朵的舒展与叶脉的柔和。清代恽寿平的《萱草图》(图10)也将萱草作为主体,并题“云锦靡然称富贵,披图一见即忘忧”诗句,以寓意“忘忧”。而不同的是,陈洪绶用墨色勾勒,恽寿平采用没骨画法彩绘,一则雅致,一则温丽,但都呈现着萱草典雅的美感。

明代绘画对瓷器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最适合表现萱草美感的瓷器便是胎白釉亮的景德镇瓷器。景德镇御窑厂出土的明宣德黄地青花萱草图盘(图11),采用青花勾线的笔法写实性表现萱草的形象,并以黄色釉地衬托青花萱草,对比明显,形象逼真。在广州市文物总店有一件清代粉彩萱草纹盘(图12),胎质坚实白润,釉质光亮匀净,彩绘生动。以黄色晕染花瓣,胭脂红色点染花蕊,草绿与翠绿舒染叶脉,并在根部用红彩填绘杂花,以示衬托并保持画面重心稳定。整体用色艳而不俗,色阶浓淡有致,色系搭配和谐,是粉彩中不可多得的佳品。

在明清官窑器物中,以萱草为主题的纹样不在少数。萱草作为“母亲”“宜男”的象征,多与“石榴”组合构图,呈现“宜男多子”的寓意;与洞石构图,形成“宜男益寿”的寓意;与祥瑞的动物构图,展现古人对父母安康、多子多福、无忧无虑这般美好生活的希冀和祝颂。

4 “宜男”与古代生育文化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十三经注疏》中对此有如此解释:“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14]意即:见父母的过错而不言,曲意奉行,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不孝之一;家境贫穷父母年迈,而自己却不知进仕第以奉养,不孝之二;不娶妻不生子,断了祖先的香火,不孝之三。孟子的“无后为大”伦理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陶潜《命子》诗中则曰:“三千之罪,无后为急。”自古以来,对于男婴的渴望是生育文化的主题,重男轻女的传统是农业社会人口结构、生产力的自然选择,也是男权社会的必然导向。

历史上,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许多与生育文化相关的风俗。在民俗活动中,佩戴萱草祈祷生男孩是最常见的。还有在特定的寺庙前行善布施,如《荆楚岁时记》载:“四月八日,长沙寺阁下有九子母神。是日,市肆之人无子者,供养薄饼以乞子,往往有验。”[15]魏晋南北朝大量出现宜男诗赋及形成的求子风俗,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战争频繁有直接的关系。男子是主要的劳动力,大量征伐不仅急剧消耗民力,而且使男性数量明显减少。因此,渴望生子既是现实的诉求也是对安定美好生活的憧憬。

此外,宋代有较多表现生育文化的文物,扒村窑出土一件金代连生贵子图盘(图13),一个可爱的男婴持莲叶呈现于莲花丛中,婴孩灵然跃动,莲花朵朵盛开,一派生活富足安逸的气象。宋金时期,这样的瓷盘一般都是送给新婚夫妇的,寓意美好,让人欢喜。

宋金时期,虽然经济实力较强,但以耕织为主的农业社会,在个体年老体衰失去劳动能力后,就需要子孙赡养;继而年寿尽矣,又要由子孙送终。在提倡孝道为本的宋代,子孙对至亲养老送终是基本的家庭责任。所谓“生有以养,死有以葬”,这也是宋人最基本的伦理要求。苏轼在多次政变与党争中饱受贬抑之苦,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即使如此困顿,子孙的繁衍与孝敬仍使他倍感欣慰,遂有“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16]一言。

在子嗣绵延、多子多福的生育思想下,宋人的求子活动多种多样。一则是妇女食用象征性的食物,如葫芦瓜、枣儿等,将葫芦瓜比喻为女性的孕育器官,内含多子之意,“枣儿”又与“早儿”谐音,以此寄托生子的愿望。二则祈求神助,去寺庙烧香拜佛,供奉观音(传说主管生子的菩萨),早晚烧香诵经以求得子。三则多做善事。

5 结语

综上可见,在农业社会,无论是征伐战乱时期,还是社会稳定经济富足时期,求子风俗都是一脉相承的。而透过“椀見宜男”与“宜男小枕”等寄托生子愿望的文物与萱草花这般寓意祥瑞的香花美草,可见古人对子嗣绵延、多子多福这般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寄托。

参考文献

[1](宋)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胜录[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

[2][4](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清)段玉裁注.北京:中国书店,2011.

[3](清)陈淏子.花镜[M].伊钦恒校注.北京:农业出版社,1962.

[5](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6](清)黄宫绣.本草求真[M].赵贵铭校.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7](元)朱公迁.诗经疏义:四库全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8](晋)嵇含.南方草木状[M]//说郛:卷87.北京:中国书店,1986.

[9](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M].北京:中华书局,2015.

[10](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二)[M].北京:中国书店,1988.

[11](明)谷应泰.博物要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9.

[12]隋璐.定窑瓷器萱草纹刍议[J].文物春秋,2015(5).

[13]萱草园主人.浅谈萱草及其在明清官窑瓷上的应用[J].收藏界,2006(8) .

[14](清)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5](南朝梁)宗怀.荆楚岁时记[M].姜彦稚辑化.长沙:岳麓书社,1986.

[16](宋)苏轼.苏轼诗集:卷四二:借前韵贺子由生第四孙斗老[M].(清)王文诰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6.

猜你喜欢

萱草
中国的母亲花——萱草花
萱草花
“忘忧草”真的可以忘忧吗
母亲花
思君如萱草一见乃忘忧
上海市:共赏萱草花
中国的母亲花
“母亲花”萱草
花开笑口,萱草忘忧
萱草忘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