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内部沟通对儿童人际沟通的心理影响及作用

2018-12-03邱慧颖

消费导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人际沟通

邱慧颖

摘要:家庭内部沟通对儿童人际沟通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结合心理学和传播学经典理论观点的基础上,通过结合家庭生活中的具体情境,详细介绍了家庭内部沟通对于儿童人际沟通的影响三因素,这三方因素即家庭成员之间沟通交流的具体模式与方法及家庭成员沟通时的心理情绪反应特征和家庭成员交流时言语状态。希望此研究能对家长们提出一定的心理学方向的教育启示。

关键词:家庭内部沟通 人际沟通 沟通交往模式 心理情绪反应特征 言语状态

在信息大爆炸的21世纪,人们埋头俯首在电脑面前工作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因此如QQ、微信、微博,FACEBOOK等即时交流软件和社交软件应运而生。因为即时交流软件和社交软件的沟通便利性,使得它们正在逐渐取代着人类自诞生以来的直面人际沟通。就在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电子设备所带来的人际沟通的便利性时,人们与这个社会的正面冲突也越来越多的见诸于报端,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如街头青少年因言语误会发展成最后的肢体暴力冲突。细察其原因,不外乎就是人际沟通过程的不畅导致了最终的冲突。由此,儿童的与外界人际交往的课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特别是心理、教育学界和为人父母的重视与反思。

一、人际沟通的含义界定

人际沟通是人类生活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沟通方式。探其人际沟通,就,必须要先了解关于“沟通”的定义。沟通多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理解过程,即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为了设定的目标,利用相互认同的符号系统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的过程。

人际沟通则是特指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的信息交流,而沟通则是在人际沟通含义的基础上增加人与内心的自我沟通和人与人非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两种沟通方式。当然与沟通相一致的是,人际沟通不仅包括言语沟通,而且包括非言语沟通。由于人类具有思维的本能,因而不仅天生具备沟通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在人际沟通的实践中去观察、模仿、学习、总结、升华、提高和发展。

人际沟通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总是处在某种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受到某种特定的环境背景的制约。这就是人际沟通的情境性,它包括宏观和微观两种情境。宏观情景更多的是在历史、种族背景下的沟通。微观情境则表现为具体的时空条件对沟通活动的影响。这种微观情境对人的约束是具体的,例如,家庭、学校和社会。本文笔者将在家庭这个微观情境的背景下探讨家庭内部沟通对儿童人际沟通的影响。

二、家庭内部沟通对儿童人际沟通的影响因素与心理影响

众所周知,在影响儿童与社会他人沟通交流的因素中,家庭成员内部沟通交流的影响占有重要地位。家庭是儿童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场所,也是成长的重要场所,儿童的众多心理品质与家庭环境的影响都是密不可分的。一些的学者经过研究认为,家庭成员间的交流方式可以明显地预测儿童个体在与外界的交流中所采用的交流方式和交流时所出现问题的原因。

有研究发现,那些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出较多积极交往的儿童,其家庭内部积极交往的表现较多。家庭内部沟通过程越好,儿童同时期与外界的沟通也越顺畅。而经过了较系统地研究家庭内部沟通对儿童与外界沟通交往影响后,笔者认为儿童与外界他人的沟通交流受到三方面来自家庭的影响因素:即家庭成员之间沟通交流的具体模式与方法及家庭成员沟通时的心理情绪反应特征和家庭成员交流时言语状态。

(一)家庭成员之间沟通交流的具体模式与方法

在研究到家庭成员之间沟通交流的具体模式与方法时,不得不提到安斯沃斯的婴儿依恋三类型理论、家庭教养方式理论和关于父母对儿童情绪的特定反应方式对儿童情绪能力的影响理论。

关于安斯沃斯的婴儿依恋类型,是安斯沃斯等通过“陌生情境”研究法提出的婴儿依恋类型理论。安斯沃斯认为婴儿依恋存在三种类型:安全依恋型(与母亲形成密切的感情联系)、回避依恋型(未与母亲形成密切的感情联系)与反抗型依恋(对母亲的感情矛盾)。其中,安全型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而回避型和反抗型依恋又称为不安全性依恋。是消极和不良的依恋。

探其儿童在婴儿时期的依恋类型,其性质取决于与婴儿有关的母亲的行为。在这一社会性的交往中,母亲对婴儿所发出信号的敏感性和其对婴儿是否关心是婴儿形成依恋的最重要的方面。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安斯沃斯的研究表明:對婴儿的需要、信号高度敏敢的母亲,其婴儿都属于安全型依恋,而在12个对婴儿需要不敏感的母亲那里,有10个婴儿属于回避型或反抗型,即不安全型依恋。也就是说:母亲对婴儿需要的直接反应,决定了婴儿对母亲的依恋类型。建立在安斯沃斯理论基础上的其他研究也都发现:儿童在婴儿时期与母亲形成的依恋类型将影响着儿童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如与伙伴、同学、男(女)朋友的关系。

另一方面,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同也将直接影响着儿童与外界沟通交往时的表现。在国内最常见的是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民主型、溺爱型、放任型和专制型。

民主型的家长具有较高的民主意识,尊重、理解儿童的个性和独立性,用说理的方法教育儿童,也经常与儿童进行情感沟通,亲子关系比较积极。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受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儿童更多的采用理智、成熟的方式处理人际交往问题。更好地形成了适应社会要求的成熟型情绪调节方式。

溺爱型的家长对儿童是高度接纳和迁就的,很少要求儿童的独立性。这类儿童不仅缺乏独立性、自立性而且还经常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中,所以当这类儿童在遇到问题时常常无法把自我和环境有机的整合起来。于是就会出现,在与外界的人际沟通发生障碍后,不知其原因所在,即使知道原因也无法独立自主地解决人际交往矛盾的现象。

放任型的家长虽然给予儿童较多的自由,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但由于他们接受父母的影响较少,在对社会认知的意识上比较薄弱。所以这类儿童很容易在以后走上因发生人际沟通不畅而以暴力冲突视为解决办法的犯罪道路。笔者认为,放任型父母对儿童的不闻不问会使儿童感受到不安全感,产生心理上的无助、疏远和冷漠感,感到自己被其他的人或事所排斥,从而导致儿童以暴力的方式去解决人际沟通中的冲突。

专制型的家长要求儿童绝对服从自己,对儿童的所有行为都加以监管,儿童稍有不从表现,就对儿童实行体罚和言语上的侵犯。这样的教养方式不仅破坏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同时会使儿童对行为作出更多的外部归因。也就是说,若遇到人际交往冲突时,受到专制型家长教育的儿童有极大的可能性将人际沟通矛盾的原因归结于沟通关系中的对方,从而造成矛盾无法得到妥善解决。

放之本文,以上两个经典的心理学理论可以进一步的推论,儿童在婴儿时期与父母亲所形成的依恋类型和家庭对儿童所施行的教养方式,二者都合力影响着儿童与外界进行人际沟通时的关系与态度。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与外界出现人际交往的冲突时,会像寻求自己母亲时着急的心情那样去寻求与外界解决冲突的途径与办法;而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与外界的人际沟通出现不顺利的情况时,会回避问题的解决或是对问题产生矛盾的情绪从而表现出一些歇斯底里的攻击性或破坏性行为,如肢体冲突或是报复行为。另一方面,从小接受着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儿童长大后也能更加顺利的完成与社会的接轨,从而拥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而溺爱型、放任型和专制型的家长应及时改变自身对儿童的教养方式,帮助儿童从小养成独立、自主的人格,为将来儿童完善的社会功能做好准备。

在理解“父母对儿童情绪的特定反应方式是如何对儿童情绪能力产生影响的?”这个概念时,笔者认为可以将其放在与本文相关的具体情景中去理解:如父母就一个问题在与儿童沟通时,父母如何应对儿童所表达出的情绪?是表现出惩罚或消极的反应还是积极地帮助儿童排解消极的反应?父母的表现又对儿童的社会人际沟通产生何种影响?

有研究发现:父母对儿童的情绪表现出惩罚或消极的反应,会提高儿童负面的情绪唤醒水平,也就是说这样教会了儿童更多的压抑消极情绪而不是适当地表达消极情绪。与这个理论相一致的时,还有相关研究发现,父母对儿童情绪表现出的惩罚反应与儿童在现实愤怒情境中表现出的不恰当的情绪调节策略(比如逃避或寻求报复)是高度相关的,总体上也表现出较低水平的社会情绪能力。研究指出,父母对外界所表现出的沟通模式与情绪对应方式,都将直接地影响着父母与儿童沟通时父母的表现与情绪应对方式,并且还直接影响着儿童是否能够以建设性、积极应对方式与外界沟通接触。

相关研究总体表明,沟通时父母对儿童的消极情绪反应与儿童自身低社会功能和情绪调节问题呈高相关。因此,这对父母们提出的心理学启示是,父母们不仅要提高自身的社会功能和情绪调节能力,还要做到能够敏感察觉,积极与儿童互动。避免对儿童的消极反应表现出惩罚或消极的反应,否则将会影响儿童当下和往后人际沟通中良好的情绪表达和调节消极情绪的方式。

(二)家庭成员沟通时的心理情绪反应特征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学会与外界沟通交流的基础,是儿童通过观察父母沟通交流时的情绪表现和互动来学习沟通时的相应的情绪调节。儿童无疑是最善于观察和模仿的,父母自身的情绪内容及如何应对这些情绪经历会使儿童学习到哪些沟通时所产生的情绪,在家庭环境和外界环境中是可接受和期望的。儿童在观察学习时,首先会关注到情境所引发的情绪,具体来说,是哪种情境会引发哪种情绪。接着,儿童会观察人们是怎样进行反应的以及人们进行反应后的结果如何。最后,儿童就会在同时期或长大后的相似环境中学习模仿和运用相似的反应模式。

研究表明,儿童实际上对父母沟通时的情绪表达与调节策略进行了模仿学习。比如,母亲抑郁的儿童具有有限的情绪调节策略,而与其母亲不抑郁的那些儿童相比,他们也表现出具有更少有效调节情绪的策略。研究发现还表明,情绪传染在婴儿早期就发生了,婴儿看见人们开心的表情时也会跟着笑,看见母亲伤心地表情也会沉默皱眉头。这也就是说,父母的情绪对儿童具有感染力。因此,父母应认识到这种情绪感染的影响,从自身做起为儿童树立良好情绪的榜样,为儿童与外界健康的沟通交流做出正确示范与指导,从而发展出儿童优良的“情绪智力”。

因此,为了给儿童一个更加良好的学习积极沟通的家庭环境,作为儿童人生第一老师的父母不妨学习参考Gottman的元情绪哲学的理论。该理论认为,指导情绪涉及以下一些父母行为:父母能够意识到儿童的情绪;把儿童的情绪看成亲密或教学示范与纠正的机会;他们帮助儿童表达自己的情绪;他们能够移情或确认儿童的情绪;他们能够帮助儿童去解决问题,表达出正确态度。

在研究儿童与外界沟通中,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模式与方法和家庭成员沟通时的情绪反应特征是否有联系时,笔者发现二者之间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联系。根据Berli等发起的父母对情绪的鼓励和控制的研究发现与安全依恋类型相比,回避型的母亲在试验中报告了更多的控制儿童的消极情绪表达,而安全型的母亲报告了更少的儿童消极情绪表达。通过以上的研究,从这二者的联系中,笔者可以大胆的做一个假设:家庭内部成员沟通的模式与方法将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家庭成员沟通时的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

(三)家庭成员交流时言语状态

谈到人与人之间交流时言语状态,就必须先了解一些传播学概念。人际沟通中的言语状态分为两部分: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言语沟通的含义为人所熟知,可是人际沟通中也有大量的信息是通过非语言文字的形式进行的。非言语沟通是指通过非语言文字符号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沟通方式,例如身体动作、面部表情、触摸行为、声音暗示、空间距离、穿着打扮等,人们在沟通过程中大量使用上述非语言文字符号来表达思想、情感、态度和意向。如:一个人的手势、表情、眼神、笑声等都可以说话或传情。根据研究表明,语言,说话的内容在人际沟通中的作用只占7%,表情/肢体语言和语调,声音等其他非语言因素占了人际沟通中作用的93%。可见非言语沟通比言语交流更常见,也更富有表达力。非语言沟通往往分成有声非语言沟通和无声非语言沟通。为了便于理解家庭内部交流时所用非言语沟通对儿童的外界人际沟通将产生何种影响与作用,笔者将通过一个家庭内部的交流事件作为案例进分析。

案例:在家庭暴力实施的过程中,强势一方往往对弱势一方实施不仅是语言上的暴力而且还有非语言上的肢体暴力。同时强势一方有声非言语沟通中的辅助性语言特征常常会出现不同于平时的强烈变化,比如:音调的提高、音量的变大和重音的不同表达。例如:“你真厉害”这句话,如果将重音放在“厉害”上,那么说明在对他人进行称赞;但果将重音放在“真,,字上,那么就很有可能不是在称赞对方,而是对对方的一种讽刺或嘲笑。而家庭暴力中的肢体暴力则是无声非言语沟通中的人体接触形式,比如:强势一方对于弱势一方所采取的对于身体各个部位的不正常性地接触与拍打。

儿童往往是从观察家庭成员的沟通模式中去学习如何与外界进行人际交往的。在以上提及的案例中,儿童在经历过多次的相同情景后,将会在家庭暴力的不良氛围中学习观察和感染到强者和弱者不同的行为方式与情绪,并将强势者和弱势者的身份进行角色定位内化,形成男性固定是强者或是女性固定是弱者的刻板性印象。一旦这种性别的刻板印象形成,将直接且多方面的影响着儿童与外界的人际沟通模式,比如遇到与异性发生人际冲突的情况时,儿童们该如何应对?应对方式会是选择妥协或是争取自身的权益?但更需要我们引起重视的是家庭暴力中弱者的最终表现对于儿童的长远影响。若在结束家庭暴力后,弱者不寻求法律援助或寻找解决办法而采取一味妥协,那么家长将会为儿童树立起一個消极的人际沟通榜样。所有的这些和家庭暴力影像最终都将在儿童稚嫩的心灵上打上一个挥之不去的黑色烙印,对儿童长大后的家庭生活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甚者将导致儿童在以后的人际沟通发生冲突时效仿榜样表现。

综上所述,家庭内部沟通对儿童人际沟通能力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家庭成员之间沟通交流的具体模式与方法,还是家庭成员沟通时的情绪反应特征,或是家庭成员交流时的言语状态等都深深地影响着儿童人际沟通能力的发展,因此,这也启示父母应认识到家庭内部沟通对儿童人际沟通的影响作用,并在生活中从自身做起,树立起一个人际沟通良好的学习榜样,完善自身的人际沟通方式和改正对儿童的教养方式并努力为儿童构建一个良好沟通情绪氛围和沟通言语的环境。为儿童拥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而做出努力。

猜你喜欢

人际沟通
低年级本科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调查研究
本科男护生自我效能感与人际沟通能力相关性研究
技工院校幼师生人际沟通能力的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人际沟通的有效性问题研究
影响临床护生沟通满意度的因素分析
人际沟通技巧在对台传播中的运用
对实验室志愿者服务与高校教育相结合的思考
理论点拨加程序性设计人际沟通训练模式在实习护生中的应用
医学院校增设《人际沟通》课程的调查与分析
云南医学院校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及需求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