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供给侧改革中的新媒体转向研究

2018-11-30韩东旭李晽

教学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转向供给侧改革互联网

韩东旭 李晽

[ 摘 要 ] 随着我国经济逐渐转入中高速发展阶段,各行各业的供给侧改革都刻不容缓。对教育行业而言,情况亦是如此。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许多行业的业态都在经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社交媒体对人际交往关系的颠覆,使得各行各业都面临被“互联网”化的前景。对教育而言,互联网及社交媒体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压力,更是动力;这一去中心化变革所带来的是教育过程的交互性转向。通过对交互性转向进行审慎的评析,并对这一转向对教育供给侧改革所能带来的推动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 教育;供给侧改革;转向;互联网

[ 中图分类号 ] G64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5-4634(2018)04-0001-03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深水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了日益重要的一项课题。过去,在国际比较优势的分工下,我国可以在较为粗放的条件下,主要通过“需求侧”发力,让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然而,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外需不断下降,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资源环境约束日益严峻,这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了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1 供给侧改革视点下的教育问题

关于供给侧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1 ]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教育,作为一种混合产品,拥有很强的公共产品属性,而且层级越低的教育产品(例如义务教育),其公共产品的属性越强。而且,作为拥有公共产品属性的教育,其外部性是正向的,不仅对经济发展,也对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有着积极作用。这一点恰好契合了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

面对广大群众对教育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推进教育领域中的供给侧改革也迫在眉睫。在這样的背景下,如何寻找到一条合适的突破口,对教育供给侧改革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而教育供给侧改革中的突破口就是去中心化的媒介革命。

世界历史进入新千年,网络技术并没有因为互联网泡沫的爆发而偃旗息鼓,反而是一跃从“Web10”时代进化到了“Web20”。以Facebook、维基百科以及微博微信等社交应用为代表,互联网正在从以各大门户网站为中心节点的模式,转向了以用户为主导、中心不固定的去中心化模式。近年来,随着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更是为去中心化网络提供了更强的安全保障。可以说,随着这些网络应用的不断丰富及其程度的不断加深,网络化生存时代的人际关系也势必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反观教育领域,长久以来,这一领域就建立在以课堂为中心的中心化模式下。教师借助课堂这一媒介,在以课堂为中心的条件下,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教学,并把课本知识“灌输”给学生。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被动”地听教师讲课;教师通过课后习题和阶段测验从学生那里取得反馈,并据此来评估教学成果。可以说,上述模式是一种典型的中心化传播方式,大部分有关教学的资源都集中在课堂这一中心节点上,围绕这一节点,教师从学生那里取得反馈及响应的时间节点相对而言是较为滞后的。然而,随着各种各样新兴媒体及社交应用的出现,教育这种在传统意义上具有强烈中心化特点的行业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首先,社交媒体向课堂渗透的趋势不可阻挡。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极大降低了信息在便携式移动终端间的传输成本。鉴于其便捷、高效、低成本,各种社交应用不可避免地要向各类场景中扩散,教育行业概莫能外。

其次,手机与各类社交应用实名制的推广,在增强安全性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网上社交“脱虚向实”。网络上的社交关系不再是一种无关紧要的事情,而是需要每个人花精力进行维护的同一切线下关系一样。

再次,社交媒体日趋去中心化的特性,也在不断倒逼教育领域中以课堂为主的中心化模式进行自我演变。教师、学生与家长三方间的社交关系,就必然要从线下的课堂拓展到线上的移动网络。

社交媒体兴起对教育行业改革的渗透,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固然是一种压力,然而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种压力更是一种动力。更准确地说,顺应这一趋势,才有可能会教育供给侧改革寻获真正的契机。具体地说来,就是逐渐摆脱以课堂为中心的导向,在各种社交应用带来的人际关系变革中,把教育变成一个在交互性主导下的全天候过程。

2 “互联网+”视域下的去中心化教育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各个终端用户之间的交互性大大增强,每个终端用户都有可能在这一张大网中成为局部的中心。而教育行业在逐渐被移动互联网技术渗透的同时,也将面临这样的局面。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去中心化不等于没有中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已经处在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但教师在教育的部分环节中依然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应该说,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并不是要弱化教师的作用,反而是对教师在组织教学中的角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曾提出过“创造性破坏”的思想,而“这一过程是关于资本主义的本质性的事实,应特别予以注重”。移动互联网对教育行业的“创造性破坏”,乃至“颠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学资源的下沉与上浮——以翻转课堂与慕课为例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在教育领域中,教师将学习内容发布在网络上成为了一种自然而然的趋势,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就是翻转课堂(flipping classroom)和慕课(MOOCs)。

翻转课堂的起源应归功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大约在2007年左右,两位教师发现,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学生因为缺课而跟不上教学进度,于是他们决定把部分教学内容发布到网络上。然而,意外的是,这种教学方式逐渐发展成了一种新模式:课下通过网络内容来学习新知识,课堂反而成了教师为学生答疑解惑的场所,对旧有以课堂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实现了“翻转”。

就在翻转课堂诞生不久后的2008年,加拿人Dave Cormier与Bryan Alexander首先提出慕课的概念。慕课的全称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它以开放、免费和课程资源数量之庞大为主要特色,课程设置短小精悍,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碎片化时间,结合多种形式如社交网络、专项平台等展开学习交流,注重学习的便利、自主和互动。斯坦福大学校长将其比作教育史上的“一场数字海啸”。

2011年,萨尔曼·可汗在“技术、娱乐、设计”(TED)大会上发表《让我们用视频再造教育》的主题演讲,更是在全球教育界把这一新生业态推向了新的高度。在在线慕课平台中,萨尔曼·可汗创办的可汗学院主要面向的是中小学生;而Coursera、Edx和Udacity这3大国际主流MOOCs平台则主要面向成人学习者。

就这两种新模式而言,两者存在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在整个新生的互联网在线教育模式中,二者互有侧重。MOOCs主要关注的是教育短视频产品的生产及其在多平台上的分发;而翻转课堂却依然把课堂上的线下环节作为其整个过程中的有机环节。但值得注意的是,两者相互间也存在着一种共生关系:一方面,组织翻转课堂的教师同样也可以充分结合自身的教学目标,使用MOOCs所提供的各种视频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充分搜集一线教师对各科教学的反馈,MOOCs也可以借此来进一步优化各种短视频课程。

就教育的去中心化而言,这两种新的教育模式体现了分配教育资源的两种新方向:一种是下沉,即下沉到教育产品的最终用户——学生,以学生的需求来组织分配各种教学资源,这一方向恰好对应了翻转课堂;另一种是上浮,通过制作教学短视频的方式,把教学资源上传到云端,以便学生能够共享这些资源,这一方式恰好对应了慕课。当然,无论是下沉还是上浮,这两者本身并不是目的。这两种方向之所以能够发生,恰好体现了互联网传播规律所起到的作用。通过这两种方向,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能够突破传统上的时空界限,做到对学生需求的迅速响应。

2.2 加强教师、学生与家长的情感联系——以社交媒体为纽带 众所周知的是,教育并不只是对知识的传授,而移动互联网为教育所带来的去中心化和交互性革命并不只是发生在授课这一环节。

顾名思义,教育一词本身就包含了教书与育人这两层含义。可以这么说,育人与教书有着同等的重要地位。而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教师通过自身道德和榜样力量,通过情感上的潜移默化来塑造学生的高尚情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情感心理活动变化进行响应的时间过长,在很多时候往往会错过最佳的干预时机。同样,对中小学教育而言,在大考之后的家长会上,教师与家长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往往又进一步错失许多对学生成长进行积极干预的时机。

可以说,传统的教育模式都是以校园这个大场景作为中心,来对学生进行情感干预,这势必就造成了较为低下的效率。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日益发展,教师已经拥有了克服上述缺陷的手段,这得益于社交媒体的出现和发展。当下的社交媒体主要包括微信、微博、社交网站、论坛等等。社交媒体在移动互联网的基础上蓬勃发展,为教学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下面以人们常用的微信和微博为例,谈谈社交媒体在教育模式转变方面带来的影响。

微信作为一种具有封闭性的社交平台,恰恰符合教师、学生及家长这种带有一定私人性的社交关系。以微信群为媒介,教师能够得以对各种突发情况尤其是学生情感方面的波动进行迅速响应,并进行及时干预。另外,微信群还确保了教师与家长间交流的日常化,并通过这种日常化的方式建立双方之间的信任,以至于最终能够在学生教育方面与家长达成必要的谅解与共识。此外,微信公众号还提供公共信息发布平台的功能,也保证了重要通知的充分传达。

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微博的关注机制分为单向、双向两种。微博作为一种分享和交流平台,其更注重时效性和随意性。相对于微信的封闭性,微博更具有公开性和广泛性,博主的观点可被大多数人关注,具有公共性。作为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平台,当学生把自我情感的描述第一时间发表在微博上时,教师和家长可及時关注。这样既可分享学生取得成绩的喜悦,又可在学生遇到困难而不想与教师和家长沟通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鼓励。

综上,无论是微信、微博,亦或是社交网站、论坛等社交媒体,在联结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都有异曲同工之处,在教育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3 结束语

在大数据背景下,教育供给侧改革中新媒体转向主要体现在“去中心化”方面。运用新媒体作为媒介,可以促进教育方式、方法、内容的精准化与高效化,提高实效性,是一种创新的思维方式。但就目前来看,在转向实现过程中,会给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带来很大压力。新媒体的出现,使世界变得更小,使整个人类社会变得更加透明。新媒体介入教育领域,使整个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变得更高。但是就整个人类教育发展史而言,新媒体转向的确起到了传承、发展、创新的作用。

诚然,教育的去中心化和交互性变革势必会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从客观层面上把教师逐渐改造成为一种“全天候”式的职业。正如互联网对许多行业所产生的冲击一样,为了做到能对学生及家长的全天候响应,对教师而言,工作与闲暇之间的区分正在变得模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经受的压力也将会是巨大的。相应地,针对这一新情况的逐步发生,如何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也将成为未来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重要话题之一。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EB/OL].(2017-11-19)[2017-12-06].http://rss.ndrc.gov.cn/gzdt/201605/t20160520_802491.html.

[2] 约瑟夫·熊彼得.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8.

[3] 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轉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35(7):5-16.

[4] 黄美初,沈敏敏.翻转课堂与MOOCs在开放大学教学中的有效结合研究——太极四重嵌套式的翻转课堂与MOOCs相结合架构初探[J]. 远程教育杂志,2015,33(2):62-70.

AbstractAs the economic growth of our country is turning to a medium-high rate, it is urgent to carry out the supply-side reform in all trades and professions. The education sector is not the exception as well. The formats of various business sectors are greatly challenged b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mobile internet. It is especially the discruptive power generated by social media, which is transform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in every way, that makes the "internetized" prospects unavoidable in every single business sector. As for the education sector,what internet and social media bring about is rather a motivation than a pressure. The decentralization reform caused by internet actually calls for a turning of interactivity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It is attempted in this essay to evaluate the turning of interactivity in a careful manner and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promotion brought about by such a turning in favor of the supply-side reform in the education sector.

Keywordseducation;supply-side reform;turning;internet

猜你喜欢

转向供给侧改革互联网
奥古斯丁《忏悔录》中的时间问题分析
二战时期日本文坛的转向文学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