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到孩子的高度

2018-11-30丁凤霞

好家长 2018年3期
关键词:磁铁毛毛虫幼师

文 丁凤霞

“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这句话是对那些误以为懂孩子的老师、家长的“当头棒喝”。前不久,我听说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圣诞节的晚上,一个年轻的母亲,带着五岁的女儿去参加圣诞派对。热闹的场面、丰盛的美食,还有圣诞老人的礼物……母亲兴高采烈地和朋友们打着招呼,不断领女儿到晚会的各个地方,她以为女儿也会很开心。但女儿几番哭了出来,母亲开始还是很有耐心地哄着,但多次之后,女儿坐到地上,鞋子也甩掉了。母亲气愤地一把把女儿从地上拖起来,训斥之后,蹲下来给孩子穿鞋子。在她蹲下来的那一刹那,她惊呆了:她的眼前晃动着的全是屁股和大腿,而不是自己看到的笑脸、美食和鲜花。

她明白了女儿为什么会不高兴,她蹲下来的高度正是女儿的身高。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以成人的眼光对待孩子,按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是多少幼师常犯的错误啊!我们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不妨试一试把自己降到孩子同样的高度。

一、蹲下来和孩子一同看

我们大人要蹲下来和孩子站在同样的高度,才能够与他们看到同样的世界。镇农民运动会举行盛大的游行,我请示园长后将30多名小班孩子带到游行必经地,让孩子们排队站着,准备有秩序地观看。可是当我刚刚看到远处载歌载舞的游行队伍时,一向听话的孩子们却开始东奔西窜。在我蹲下去在人流的夹缝中找一名孩子时,我惊诧地发现,孩子们看到的竟然全是前排观众的大腿。我赶快与两旁的住户商量,将孩子们带到二楼朝着街道的窗口处,为孩子们寻找最佳角度来观看游行。

由于身高的差距,为了从孩子的视角来看待问题,我们应该蹲下来与他们在同一个高度上对视或向同一个方向看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这样,我们才能知道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二、潜下来陪孩子一同玩

记得我在村级孩子园任教时,安排孩子们玩大型滑滑梯游戏,一轮过后,我本以为孩子们会热情高涨,会争先恐后地再玩几遍,可是孩子们很不情愿地玩了一次后,都躲在一旁。我很诧异,只好身先士卒,潜下身子,自己先玩,在钻“山洞”时,我发现由于前几日下雨,“山洞”的铁板内层锈水时不时地往下滴。顿时,我恍然大悟。的确,我们不能以居高临下的指挥者的立场对孩子们的“玩”指手画脚,而应该站在孩子的立场,设身处地地体验他们感受,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强迫他们接受不认同的事物,也尽可能保留他们“喜欢”的权利。

去年,旱鸭子的老公为了让二子习得生存技能,带他去游泳馆学习游泳,四次培训结束了,儿子都不敢自己游,老公开始恼火,我劝他和儿子一同学习。下了一次水之后,老公心平气和了许多。他认识到初学游泳,的确非常怕头没在水中。玩既是孩子的天性,更是他们了解世界的途径,我们不能用成人的心理或成人的眼光去挑剔、限制和阻止。我们需要弯下身子陪孩子一起玩,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该玩哪些玩具、开展哪些活动,才能知道他们适合什么难度的活动,有什么乐趣,有什么需要,才能从他们的实际发展水平、乐趣、需要出发,促进孩子的发展。

三、静下来伴孩子一同听

在上公开课《傻小熊进城》时,孩子们在看电视机上放的《傻小熊进城》MTV,而我在忙着准备下面知识竞赛环节的工具。课后园长提出的第一条建议就是“静下来伴孩子一同听”。她告诉我虽然《傻小熊进城》的内容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又是能理解的,但3~6岁的孩子最显著的特点是好动、注意力差,我们没有资格责备他们注意力不集中,但我们有能力用自己“静下来”的陪伴,让他们倾听时专心致志。

一次户外活动,同班的生活老师发现一个孩子在专心致志地看着一条毛毛虫。她好奇地问他在干什么,孩子说在听毛毛虫唱歌。生活老师大笑说:“胡说,毛毛虫怎么会唱歌!”孩子被笑声激怒了,冲着生活老师大声说道:“你又没有静下来听,怎么就说毛毛虫不会唱歌?”这一声猛喊真如醍醐灌顶,告诉我们自以为是就是我们幼师经常犯的最大错误,拉大了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的距离。蹲下来,倾听,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关心与理解,是儿童能够接受的一种爱护;静下来伴孩子一同听,孩子离我们的距离就会缩短;静下来伴孩子一同听,是我们关心孩子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静下来伴孩子一同听,营造出来的是一种民主、和谐、相互尊重的成人与儿童的关系,“静下来陪孩子”,就是还原童心。孩子特级教师鹂海婴说:“孩子是几岁,我就是几岁。”

四、慢下来让孩子一同说

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是孩子学习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调动孩子有话敢说的必要条件。它体现了幼师与孩子关系上的平等,体现了幼师对孩子人格的尊重。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首先需要幼师引导孩子把语速降下来。带孩子参观春天的花园时,我先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花园里有各种各样的花,有红的,有黄的,还有紫的……五颜六色,真美丽。”然后一遍遍地和孩子们一起慢慢说:“我看到红的花。”“我看到黄色的花,好漂亮!”“我看到很多不同颜色的花。”看到所有孩子大胆尝试运用语言和提高运用频率,我感到很欣慰。

但孩子与孩子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当有的孩子词不达意或语句不太完整时,我们幼师不要急于或者刻意加以纠正,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导致产生挫折感或压抑感,从而失去说话的主动性、积极性。一次美术活动,一名孩子无视范画,将一只鸡画成了四条腿,孩子看到我不满的眼神,有些害怕,于是我急忙面露微笑让他和我一起说:“我喜欢吃鸡腿,我长大当科学家,要培植出四条腿的鸡,让更多的人吃到鸡腿,所以我画的鸡长四条腿。”说完,他笑了。

优秀的幼儿教师会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与他们平等相处,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把自己“慢”成一个孩子。这样,孩子就会感到老师对他的信任和尊重,便喜欢你,亲近你,信任你,这样的教育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五、动起来带孩子一同做

每个孩子都是充满活力的生命体,他们会幻想、憧憬美好的事物;他们好奇,喜欢探究;他们会蹦,会跳,会玩耍,会创造,会花样翻新,会异想天开。一次,我将水瓶塞子遗忘在放满水的池子里,两名孩子将木塞子硬按在池子底,手一松,塞子浮到了水面上,他们重复做了许多次。我走到他们身边,叫他们将一块活动用的大磁铁扔进池里,他们看着磁铁没有浮上来,又将磁铁捞到水面上,手一松,磁铁又迅速下沉了。看着他们疑惑不解的神情,我又将木塞子和大磁铁放进一个不漏水的小塑料袋里,让他们放到水面上,两件物体随着塑料袋一起到了池底。在我的引导下,他们开始主动探究浮沉的奥秘。

我们的很多实验都是教师的演示实验,总是把孩子引进我们设计的“埋伏圈”。其实,我们没有必要以牺牲孩子们的创造驱动力来作为了解常识的代价,我们只需要同孩子一起做,让他们在自由探索未解之谜时,感受到来自我们的强大的后盾。

一个上孩子园大班的女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只腿被碾断,流血不止的小狗,她不顾母亲的严厉呵斥,脱下校服将小狗裹起来抱回家,用她笨拙的小手给小狗做包扎,并出门给小狗找狗粮,当她从同学家借来狗粮回到家,发现小狗已经死亡,且被安葬在楼下的垃圾箱里,女孩哭了,整整一个星期没和妈妈说一句话。其实孩子的爱心,已经打动了妈妈,女儿出去寻狗食时,妈妈找来附近的兽医给小狗作了诊断:小狗失血过多,无法救治。

母女长达7天的冷战,谁之错?母亲应该带着孩子一起,先去找兽医,再寻狗粮。这样带孩子一起做,才能急孩子之所急,做孩子之想做,才是真正把成人降到孩子的高度。

夸美纽斯曾指出:不要让孩子去适应教育,而是让教育来适应孩子。如果去掉成人的成见,蹲下来看孩子的世界,你就会明白,在孩子的眼中雪化了并不一定只是水,雪化了,还会变成一个春天呢!老师们把自己降到孩子的高度,“蹲下来”来了解孩子的所看、所玩、所听、所说、所做,深入孩子的心理世界,任重道远。同样,把孩子“举起来”,给孩子一个广阔的视野空间,师长们也责无旁贷。

猜你喜欢

磁铁毛毛虫幼师
网红幼师 撕掉标签,拒绝被定义
男幼师荒
毛毛虫和蚕
彩色毛毛虫
可爱的毛毛虫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
玩磁铁
用磁铁治病,由不信到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