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班级有效管理实施策略研究

2018-11-30浙江绍兴市新昌县机关幼儿园吴春梅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常规管理工作班级

浙江绍兴市新昌县机关幼儿园 吴春梅

班级管理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通过分析、计划、实施等环节进行组织调配,继而提高班级教育的管理质量与班级综合性活动水平。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由于幼儿年龄较小,班级管理工作更为繁杂。主要包括班级教师、保育员管理,幼儿生活管理,教学管理以及家长工作管理等。为此,要求班主任要具备一定的凝聚力、决策力、处理能力与教育能力,进而使班级人员能团结一致,不断优化班级管理工作,推动班级保教工作的顺利实施。

一、班级教师的相互合作

在幼儿园班级管理活动中,只有班主任的指导与协调,教师与保育员的协助才能顺利实施班级管理活动。为此,应从以下几点出发,加强班级教师的有效合作,提高班级凝聚力与管理质量。

1.明确职责,提高合作水平

幼儿园班级工作重要包括教育与保育工作两项,需要班主任、教师以及保育人员的相互配合,并以同一个目标进行班级工作,确保班级管理的有效性与实效性。为此,三位工作人员应明确自身的职责,加强合作力度,共同完成幼儿的班级活动。教师与保育人员的岗位职责与工作内容虽有所不同,但要想提高班级工作质量,教师与保育员就应在明确自身职责的前提下,相互协作,互帮互助,这样才能提高幼儿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2.沟通协作,避免矛盾产生

教师每天所面对的幼儿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幼儿的个性、性格、成长环境、教育环境等均有所不同。班主任要有意识地与教师、保育员进行沟通,将与幼儿有关的信息,如家长沟通情况等反馈给其他两位工作人员,并建立起班级记录本,用作记录幼儿家长交代事项与易疏忽事项;并加强与其他两位工作人员的协作力度,相互提醒、配合管理工作。同时,班主任还应与教师和保育员进行沟通,共同制定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针对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作出适当调整,避免矛盾冲突等。

3.一视同仁,形成良好班风

幼儿生活经验、认知能力较低,但模仿性、好奇心较强。班级中的物质、精神因素等都会影响幼儿的发展。特别是班级教师,每天都要与幼儿进行交流相处,幼儿极易对教师产生较强的依赖感与信任感。对此,班主任、教师应一视同仁,将自己对幼儿的无私的关爱转换成教育力量,促进幼儿成长。在信任、客观公平的基础上对待每一位幼儿,对其错误进行引导与纠正,给予一定的帮助与关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幼儿为中心,严格执行班级管理工作,进而形成良好的班风。

二、班级常规的有效建立

为了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生活习惯等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班级常规,使幼儿在班级常规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班主任要在了解幼儿需求、行为习惯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班级常规,进而推动班级管理的顺利实施。好的班级常规需从幼儿日常生活的基本要求做起。但由于幼儿年龄较小,自制力、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班主任要通过班级常规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常规意识。首先,教师要先让幼儿知道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怎样去做,潜移默化地提高其分辨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反复提醒与引导幼儿,鼓励幼儿自主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例如,个别教师在组织班级活动时,有些幼儿总是不能好好地配合工作,仅听取班主任或其他老教师的话,难以控制他们的活动秩序。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教师未能持久的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与未能严格按要求总结活动。对此,应从以下几点进行优化与改进:①以身作则,树立正确榜样:在提出新的班级常规要求时,教师要以身作则,发挥自身的引导优势,引导幼儿的行为举止,并对幼儿进行有计划的检查与指导。②向幼儿提出具体要求:在提出新要求时,教师要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要在班级活动中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并针对性地进行鼓励与总结,加强与保育员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③明确角色身份:教师不仅要引导幼儿进行探索与学习,还要与其建立友好的伙伴关系,使其能积极参与班级游戏。在活动中了解与倾听幼儿的心理需求,与幼儿们一起分享喜悦。有的放矢,让幼儿知道要按照要求与完成任务,并树立自己的威信,让幼儿积极主动的配合活动工作。

三、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

为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与实效性,教师应针对性地展开教育教学工作。根据教材活动要求及目标,制定班级学期计划、日常活动安排等,进而满足幼儿的学习与活动需求,形成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

班级学期计划制定的好坏可直接影响班级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在制定学期计划时需根据幼儿园的学期工作计划,结合班级幼儿年龄、个性、发展规律、基本现状等合理制定,关注全体,尊重个体差异,进而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同时,还要合理安排每周和一日活动。每周活动要能体现各种游戏活动的内容与主题,让幼儿能在活动中培养知识与技能。一日活动的安排要注重整体效果,明确活动的目标,做好室内与室外、小组与集体、动与静的结合。一日活动中的户外活动时间必须保障在2小时左右,兼顾劳逸与德智体美劳的结合。如:若操作性活动较多,活动后教师可安排舞蹈、音乐等活动。同时,需考虑到幼儿不同的兴趣及爱好,采用小组活动的方式提高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使其能愉快地进行活动。此外,还要对教学活动教材进行分析,准备各种教学工具,突出教学内容的中心。明确课间、区域活动以及游戏活动的目标,进而体现教学的层次性。还应创建良好的班级环境,以教育性和安全性为原则,全面布置班级环境,将教育与环境相结合,考虑使用物品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以免发生意外事故。班级环境的布置还要能激发幼儿的兴趣与参与性,布置能激发幼儿兴趣与智力的活动,进而使其能在良好的班级环境中理解与感悟所学知识。结合幼儿年龄特征,布置美观的班级环境,考虑所布置的色彩搭配是否会影响到幼儿的情绪,是否能吸引幼儿进行互动,设计的造型要美观、简洁与协调,使幼儿感到舒适。

四、与幼儿家长的联动机制

为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教师还应加强与幼儿家长的沟通,特别是在教育方面存在困难的家庭,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进而充分调动家长教育积极性,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1.开学前做好家访工作,发挥家长资源优势

在每学期开学前,教师需进行幼儿家访工作,了解每位幼儿家长的文化程度、教育观念及幼儿的基本情况等,并做好相关记录便于后续的管理工作。同时,教师还应观察家长对幼儿的了解程度、家长与班级的联系程度,尽量对每位幼儿进行家访工作,以便制订完善的幼儿家长工作计划。此外,开学后教师还应充分发挥家长的资源优势,诚心邀请家长进行助教。因在家访中已对幼儿及其家长有初步了解,故可有计划地安排、邀请幼儿家长进行助教。每位幼儿家长专业水平、工作岗位等均有所不同,让幼儿家长担任助教可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提高幼儿认识水平。同时,还可让幼儿家长更进一步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与管理水平,增强其一致性。还可通过家长会、通知栏等方式提高幼儿家长的参与度。

2.创造沟通话题,加强与家长的交流

每个班级中,有善于健谈的家长就一定会有内敛的家长。教师要在班级管理中细心观察每位幼儿的生活、学习习惯,积极引导他们,拉近师幼距离,提高他们的表现能力。例如,在餐前教师可进行一个故事演讲活动,让幼儿积极参与,提高其表达能力,进而获取家长对班级教育管理工作的认可与配合。同时,还可组织幼儿进行表演或比赛,如手工比赛、美术、社区表演等,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幼儿的关心与关爱,进而创造更多沟通话题,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工作。还可根据幼儿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与成长。需要注意的是,在展开这项工作时,需有计划性与针对性地对幼儿家长进行交流,不可等到幼儿出现问题了才与家长进行沟通,避免家长对班级教育管理工作产生反感。

总之,要想有效实施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班级教师以及保育人员就应加强合作,在共同沟通下建立起完善的班级常规,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并加强与幼儿家长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进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常规管理工作班级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班级“无课日”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班级“四小怪”
常规之外
班级英雄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
破常规 获巧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