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关键在教师

2018-11-29

中学政史地 2018年18期
关键词:批判性独立思考参考答案

批判性思维是人的一种关键的思维能力,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包括独立思考、善于质疑、关注理由和逻辑的合理性、完整性等。批判性思维是培育理性精神的必然要求,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题中之意。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经验,试就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进行探讨。

“教师改变,教育改变。”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关键在教师。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前提是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批判性精神,懂得批判性思维的内涵、特质、重要性及一般的培养路径。一个没有批判性思维的教师,怎么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呢?因此,教师要博读、精读有关批判性思维方面的文献资料、书籍,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思考、反思,将批判性思维精神内化于心,融入血脉里,然后付诸行动中进行尝试。点燃自己,才能照亮别人。

现实就是现实,不管教育专家怎样摇旗呐喊,批评与质疑,题海战术仍是学校和高三教师惯用的“套路”。有些教师在主观题评讲中简单照搬参考答案,想方设法让学生理解、相信、接受参考答案。教师累,学生更累,但收效甚微。上述种种现象,究其深层的思维原因就是教师缺乏独立思考、善于质疑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需要我们教师平时要独立思考,善于质疑,融入骨髓,变成习惯。

例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9月,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在广东省惠州市举行。关于如何推动中医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认为,中医药要想走向世界,就要让世界了解中医药,认可中医药。首先,要让西方了解中医药、了解中医药的科学价值。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临床结果是国际通用的检测标准,因此,我们要借鉴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医药的治疗方法进行具有时代特征的改进,让中医药的临床治疗得到世界的认可。其次,要加强学术、文化、医学体系之间的交流,与世界医学院进行合作研究,进而推广中医药。再次,中医药要走向世界,就要学术和药物同时进行。最后,作为中医药大国,要增强自信心,要不断推动中医药的发展,致力于制定中医药的国际标准。

结合材料,说明吴以岭院士关于“推动中医药发展的认识”的文化生活依据。

“参考答案”: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让世界了解和认可中医药并借鉴国际通用的检测标准,推广中医药;②依托科学技术,利用大众传媒,加强中医药文化与世界医药文化的交流,促进中医药在世界的传播;③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中医药要加强学术、文化、医学体系之间的交流,与世界医学院校进行合作研究;④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对中医药发展前途充满信心,不断创新中医药发展。

这道题材料新颖并体现时代性,考查文化的传播、交流、发展等重要知识点,立意很好,“参考答案”也似乎完美。当时我们备课组的老师都认为照“参考答案”讲评即可。这“参考答案”看似完美,但真的很完美吗?笔者仔细琢磨、梳理和深究,发现从材料中至少可以找到6个主要答案要点,即:①现代科学技术在文化交流传播中的作用;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③尊重文化的多样性;④教育在文化交流、传播中的作用;⑤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⑥文化创新的作用。但“参考答案”只有4个要点,明显答案要点存在不全之嫌。作为教师,如果没有独立思考,善于质疑的品质,就不会发现“参考答案”之外的这些要点的。如果评讲老师不能全面掌握材料蕴含的答案要点,就无法对学生的答案做出合理的评价,长此以往会禁锢学生的思维,泯灭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明代陈献章也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始于教师思维的转变,攻于教学的细节,重于无疑中有疑。它要求教师务必要独立思考、善于质疑,关注理由和逻辑的合理性、完整性。否则,人云亦云,东施效颦,势必缺乏创新,失之合理,也不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养成,关键在教师。

注:本文系贵州省黔西南州第七批州级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培养高中生理性精神的策略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7@XN7071)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批判性独立思考参考答案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谈独立思考
2017年6月七、八年级参考答案
2017年6月九年级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