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上半年住院患者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及用药研究

2018-11-28倪建腾马致洁赵奎君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21期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抗生素

倪建腾 马致洁 赵奎君

[摘要] 目的 分析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发生与年龄、住院天数、住院次数、基础疾病、抗生素使用等方面的相关性,为临床防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16年1~6月间在北京友谊医院住院并出现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患者133例。记录其年龄、性别、住院天数、住院次数、基础病因、抗生素使用情况等,分析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发生与患者年龄、基础病因、用药情况等的相关性。 结果 133例纳入患者平均年龄69.38岁,均对头孢唑啉耐药(100.00%);其次为呋喃妥因128例(96.24%)与氨苄西林108例(81.20%);其中37例(27.82%)纳入患者仅采用单一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治愈率为51.35%;94例(70.68%)纳入患者采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抗生素进行联合治疗,治愈率为26.32%。 结论 抗生素联用与否无统计学差异。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抗生素;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 R44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8)21-0145-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occurrence of drug resistance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nd the ag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the time of hospitalization, basic diseases, and the use of antibiotic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infe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33 patients with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infection in Beijing Friendship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une 2016 were collected. The age, sex, days of hospitalization, the time of hospitalization, basic causes, antibiotic use, etc. were record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rug resistance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nd the patient's age, basic etiology, and medication status was analyzed. Results 133 patients included in the study with the average age of 69.38 years old were all resistant to cefazolin(100.00%), followed by nitrofurantoin in 128 cases(96.24%) and ampicillin in 108 cases(81.20%). Among them, 37 cases (27.82%) were treated with only a single antibiotic, and the cure rate was 51.35%. 94(70.68%)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wo or more antibiotics for the treatment, and the cure rate was 26.32%.Conclusion There i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combined antibiotics and non-combined antibiotics.

[Key words]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ntibiotics; Drug resistance

鮑曼不动杆菌是一种非发酵阴性不动杆菌,其生命力强、传播途径广,该菌不仅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1-3],还可通过医务人员、手术器械、公共设施等在医疗机构内传播感染[4]。此外,鲍曼不动杆菌因其固有和获得性耐药机制的多样性、具有在干燥环境下长期存活的能力和形成细菌生物膜[5],已成为临床中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截止至2010年,除头孢哌酮-舒巴坦外,鲍曼不动杆菌对其他头孢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40.00%,其中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已达到66.70%与94.80%。目前防治鲍曼不动杆菌的措施主要为研发新型抗生素、抗生素联用以及控制抗生素剂量等手段[7],但该菌的变异及耐药速度不断加快,临床中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居高不下[8],这已成为目前的研究重点与难点。故本研究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6年上半年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探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与抗生素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防治鲍曼不动杆菌提供参考与新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收集2016年1~6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所有住院患者,筛选出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病例133例。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

1.2.1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的诊断标准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是指鲍曼不动杆菌对于化学药物治疗作用的耐受性,通过实验室药物敏感性实验来确定耐药性的有无。

1.2.1.1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诊断标准 是指对常用3类或3类以上的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1.2.1.2 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诊断标准 是指对大部分常用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1.2.1.3 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诊断标准 是指对所有类型的常用抗菌药物均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1.2.2 纳入标准 纳入资料为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研究病历:①2016年1~6月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住院患者,住院时间>1 d;②临床诊断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并予以抗生素治疗的患者。

1.2.3 排除标准 住院时间<24 h的患者。

1.3 研究内容

1.3.1 患者一般情况 患者性别比例、年龄分布、住院天数、住院次数、基础病等。

1.3.2 患者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程度 诊断为多重耐药、广泛耐药或全耐药。

1.3.3 患者住院期间的用药情况 对患者住院期间所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剂量、给药方式等进行分析总结。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秩和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表示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

本研究纳入患者共计133例,其中女48例(占36.09%),男85例(占63.91%);平均年龄为69.38岁,其中年龄最小仅有1岁,年龄最大为96岁,有101例患者为60岁以上老年患者,占所有纳入病例的75.94%。见表1。

2.2 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

在所有纳入患者中,具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高达23.31%,为患病人数最多的基础疾病;其次为消化系统疾病,占比11.28%,主要为肠梗阻、胆囊炎、结肠恶性肿瘤等疾病;而心血管疾病有9例(占6.77%),泌尿系统疾病8例(6.01%),脑血管疾病8例(6.01%),血液系统疾病6例(4.51%),阿尔茨海默病6例(4.51%)。见表2。

2.3 纳入患者的住院时长与次数统计

纳入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长为44.55 d,其中最短住院时间为2 d,最长住院时间已长达9个月;住院时间为15~60 d的患者最多,共有72例(54.13%)。见表3。

2.4 纳入患者住院次数的分布情况

纳入患者的平均住院次数为1.26次,其中住院次数少为1次(81.96%),住院次数最多的为5次(0.75%)。见表4。

2.5 纳入患者耐受抗生素的分布情况

所纳入的133例患者均对头孢唑啉耐药(100.00%);其次为呋喃妥因128例(96.24%)与氨苄西林108例(81.20%);耐药率最低的为替加环素,133例患者均未产生耐药。见表5。

2.6 纳入患者耐受抗生素种类构成比

此外,在纳入的133例患者中,同时对2~5种抗生素产生耐药的有3例(26.32%);同时对6~10种抗生素产生耐药的有10例(7.52%);同时对11~15种抗生素产生耐药的有86例(64.66%);同时对15~18种抗生素产生耐药的有2例(1.50%)。见表6。

2.7 纳入患者使用抗生素的品种及构成比

在133例納入病例中,共有83例曾使用头孢类抗生素(62.41%),该类抗生素的使用频率最高;其次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共有79例(59.40%)。此外,在纳入病例中,有37(27.82%)例仅采用单一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有94(70.68%)例采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抗生素进行联合治疗;而在采用单一抗生素进行治疗的病例中,死亡例数为3(8.11%)例,治愈率为51.35%;而在采用两种及以上抗生素进行治疗的病例中,死亡例数为17(12.78%)例,治愈率为26.32%。见表7。

3 讨论

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已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更是医院在使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难以攻克的难题。本课题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住院患者,统计年龄、性别、基础病、抗菌素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它们之间的联系,并为临床防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提供参考。

3.1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与年龄的关系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高发在75~89岁的年龄阶段,且男性患者(63.91%)高于女性患者(36.09%)近一倍。此外,患者年龄与患者的耐药抗生素种类成正比。仅有2例患者对2种抗生素有耐药性,且他们的年龄均偏低;而60岁以上的患者几乎对所有一线抗生素都具耐药性。由此可以看出,年龄与患者耐药性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其原因可能有以下3方面:(1)年龄越大,身体素质越差,药物药效发挥越差。(2)年龄越大、病情越多,治疗越多,使用药物越多,耐药风险越大。(3)年龄越大,滥用抗生素的时间越长,耐药性越明显。

3.2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与性别的关系

在133例纳入患者中,男患者(63.91%)与女患者(36.09%)的比例接近于2:1,可见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更容易发生耐药,但具体影响因素尚需进一步研究。

3.3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与住院时间的关系

在所有纳入病例中,以半个月到2个月的住院时间的病例感染率最高,分别为22.55%与31.58%,其主要原因可能为在住院期间的交叉感染,感染源包括工作人员双手、医疗器械、护士工作台、工作服衣袖等环境物品。

3.4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与基础疾病的关系

在133例纳入患者中,呼吸系统基础疾病(31例,23.31%)高居首位,其次消化系统基础疾病(15例,11.28%),而泌尿系基础统疾病与心血管类基础疾病也颇靠前。这些患者的共同特点是高龄(平均年龄69.38岁)、住院时间长(平均住院时间44.55 d)、病程长,病情易反复。其次,呼吸系统疾病与消化系统疾病需要大量医疗器械支持,比如呼吸机、胃镜等,这些均会在治疗与检查的过程中增加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率。因此,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医务工作人员、患者与医疗器械之间的交叉感染,从源头上杜绝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发生。

3.5 鲍曼不动杆菌的治疗与抗生素种类的关系

133例纳入患者在用药过程中,37例(27.82%)使用单一抗生素治疗组与96例(72.18%)使用抗生素联用治疗组对比的统计结果为P>0.05,表明抗生素联用与单用的治疗效果无统计学差异,抗生素联用在治疗鲍曼不动杆菌上与单用抗生素相比较并没有绝对的优势。且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生素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过程会增加鲍曼不动杆菌产生耐药的风险,增加机体的代谢负担,亦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此外,抗生素单用病例中,男性痊愈病例10例(83.33%)与女性痊愈病例9例(90.00%)比较治疗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抗生素联用病例中,男性痊愈病例24例(70.59%)与女性痊愈病例11例(61.11%)比较治疗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不同性别在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方面没有明显差异。而在3.2的讨论中,发现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更容易发生耐药。可以推测,在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中,男性患者身体综合素质要强于女性患者。

综上所述,抗生素在抗鲍曼不动感染上并没有绝对的优势,我们应该开拓新思路,寻找新方法。近年来,随着对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发掘黄芩、金银花、黄连、连翘、五味子、乌梅等中药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9-10],表明中医药在防治鲍曼不动杆菌方面存在着巨大潜力。我们应该正视生物个体的整体机能与病邪之间的平衡,病邪与药物之间的平衡,而不是只考虑杀菌、抑菌等单方面研究,因为细菌与病毒均属于自然中的生物,具有生物的两个基本性质——应激性与适应性,长期的应激造成对外来刺激的适应,从而产生了耐药性[11-14]。而传统中医药理论强调整体观念,不仅着眼于疾病本身,更注重患者自身情况,强调患者自身正气的强弱与疾病的关系[15],采取提高自身免疫力的方法调整体内菌群状态,进而抑制感染的发生与发展。因此,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中,探索中医药的特色治疗方法是当今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 Wright GD. The antibiotic resistome:The nexus of chemical and genetic diversity[J]. Nat Rev Microbiol,2007,5(3): 175.

[2] Sommer MO,Dantas G,Church GM.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antibiotic resistance reservoir in the human microflora[J].Science,2009,325(5944):1128-1131.

[3] Sommer MO,Church GM,Dantas G.The human microbiome harbors a diverse reservoir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J]. Virulence,2010,1(4):299-303.

[4] 唐国鑫.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病例特点、耐药特征及爆发流行模式的分析[D].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9-25.

[5] 陈代杰,郭蓓宁,杨信怡,等.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5,15(3):286-288.

[6] 肖淑珍,徐桂婷,方洁,等.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相关性分析[J].中國感染与化疗杂志,2013,13(6):446-449.

[7] 吴春阳,综述,顾国浩,等.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其对策研究的新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174-176.

[8] 岳登明,王宝亮.试论中西药联合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04,6(14):7.

[9] 曹晓,何文胜,王娜,等.黄芩等6种中药对60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抑菌效果检测[J].中国实用医药,2016, 11(30):19-20.

[10] 王慧玲,卢先雷.2013年常见分离菌分布及耐药变迁[J].华西医学,2016,31(2):287-292.

[11] Yoon Eun-Jeong,Courvalin Patrice,Grillot-Courvalin,et al.RND-type efflux pumps in multidrug-resistant clinical isolates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ajor role for AdeABC overexpression and AdeRS mutations[J].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2013,57(7):2989.

[12] Andrew P.Tomaras,Michael J. Flagler,Caleb W. Dorsey,et al. Actisl.Characterization of a two-component regulatory system from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that controls biofilm formation and cellular morphology[J].Microbiology,2008,154(Pt 11):3398-3409.

[13] Thomas W. Loehfelm,Nicole R. Luke,Anthony A.Campagnari.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biofilm-associated protein[J].Journal of Bacteriology,2008,190(3):1036.

[14] Baqurero F,Alvarez-Ortega C,Martinezj L.Ecology and evolution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J].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Reports,2009,16(1)469-476.

[15] 崔煦然,赵京霞,郭玉红,等.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相关中药研究进展[J].世界中医药,2016,11(10):1961-1965.

(收稿日期:2018-03-27)

猜你喜欢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抗生素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故事
婴幼儿感染中的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2013~2015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神经外科ICU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的治疗
ICU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与生物膜形成关系研究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
抗菌药物组合轮用策略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治疗效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