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的未成年人阅读服务研究

2018-11-28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馆员图书互联网+

韩 冰

(东营市文化活动中心,山东 东营 257091)

1 背景

2015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和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公共图书馆作为最重要和最普遍的社会教育机构,在未成年人阅读推广中承担着阅读资源提供者与阅读教育实施者的双重任务和角色。促进并推动未成年人阅读,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未成年人作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阅读水平直接关系着祖国与民族的未来。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做好未成年人的阅读服务工作,值得图书馆界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2 未成年人阅读服务现状

2.1 对未成年人的阅读引导具有局限性

目前,未成年人课外阅读占比较多的是辅导书、漫画、小说等书籍,阅读的范围非常狭窄。虽然近年来图书的数量在逐年递增,而且图书种类丰富,仅我国每年就有数万种图书出版。但是,由于青少年有繁重的学习任务,阅读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许多学生都是按照教师布置的阅读作业进行阅读的,自己没有很好的阅读规划。同时,一部分家长和教师也没有对他们进行合理、适当的阅读指导,导致未成年人阅读量不够、阅读面狭窄,课外阅读无序化现象严重。

2.2 儿童读物单一

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对专业性的书籍和资料比较重视,而在少儿读物方面把关不严,如公共图书馆过于注重图书的数量,以致购进的一些图书在内容方面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同时,公共图书馆依据成人的兴趣爱好采购图书,致使购进的大部分图书对未成年人缺乏吸引力,阅读率不高。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适合未成年人阅读的优秀书籍由于缺少宣传推广,不被未成年人及其家长所了解,既没有走进图书馆,也没有走进未成年人的阅读视野。

2.3 阅读时间普遍较短

据相关资料统计,全世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最多的是犹太人,为64本;美国现在正在开展平均每年每人读书50本的计划。而我国的9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9年期间学生课外读书量要达到400万字,如果每本书是10万字,9年读书量是40本,即平均每人每年读书不足5本。

2.4 公共文化资源分布不均

发达国家为未成年人提供了良好的阅读服务,公共图书馆的少儿书籍资源丰富。但是在我国,不论是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还是未成年人的阅读服务,区域、城乡不均衡发展趋势越来越严重。上海以及广东的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的规模以及服务都走在世界前列,但在广大农村地区、边远山区的乡镇图书馆以及一些县级图书馆的发展现状令人担忧,而全国大多数中小学图书馆因缺乏经费和专业人员,管理方式落后,未能很好地解决在校未成年人的阅读问题。未成年人阅读的主要场所是学校阅览室,这也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场所。但是大多数村镇的中小学校没有设置图书馆,有的村镇学校虽然有图书馆,但里面的图书和资料都是非常陈旧和落后的,根本满足不了本地区未成年人的阅读需要。

3 “互联网+”环境下开展未成年人阅读服务工作的意义

“互联网+”的本质特征是跨界、变革、开放、融合,它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在现实应用中的进一步升华。“互联网+”给人们的启示是:阅读也是可以无所不在的,而图书馆服务的核心是“阅读”,因此图书馆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图书馆”战略实现“让阅读无所不在”的目标。未成年人是祖国繁荣昌盛的基础,是国家发展的希望。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文化服务场地,是提供阅读环境、培养阅读习惯、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在未成年人阅读服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图书馆应把未成年人阅读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家长认可,阅读在家庭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家长指导和陪伴孩子阅读的过程,也是家长自我提升的过程。作为成年人,家长是否喜欢阅读对未成年人具有重要影响。图书馆通过推广亲子共读、阅读宝贝等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家长教育子女的责任心,而且能增加亲子互动,有利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长。

4 以“互联网+”促进未成年人的阅读

4.1 积极做好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

公共图书馆针对未成年人的阅读推广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图书推荐。图书推荐以新书推荐、推荐书目展示等为主。近年来,图书馆推荐形式不断得以创新,如:东营市图书馆举办的“你选书我买单”活动,旨在通过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提高未成年人的阅读积极性,使借阅的图书范围更广、内容更新、可读性更强。②常规活动。常规活动的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如播放益智动画片、开展亲子手工制作及科普类活动、举办主题讲座等,同时还可以开展面向家庭的亲子游戏以及专题类讲座等。以手工制作为例,东营市图书馆每月定期举办一场面塑类手工课,每期手工课都要制作不同的面塑手工艺品,同时还在不同的节日制作具有节日特色的代表物品,如在元宵节开展制作灯笼专题课程,在中秋节制作月饼,在春节开展剪纸活动等。值得一提的是,画年画等也已成为图书馆的品牌活动。③与学校、社会机构等一起合作举办阅读推广活动以及主题性阅读比赛,如“书卷长流,伴随一生”读书朗诵大赛等。④特定节日的阅读活动。图书馆应利用不同的节日举办活动,如在“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主题绘本展览等相关活动。⑤策划参观活动。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和学校、幼儿园的合作,举办“图书馆参观接待日”活动,邀请学校和幼儿园的未成年人分批来馆参观,增强他们对图书馆的了解,使图书馆的影响力渗透到未成年群体。馆员应引导未成年人感受图书馆浓厚的阅读氛围,带领他们到各个功能室体验不同的学习方式,寓教于乐,同时还可以带他们体验触摸屏阅读等,这些都有利于未成年人阅读兴趣的培养。

4.2 正确运用网络技术,培养多元化阅读方式

公共图书馆应运用不同的方式引导未成年人阅读,以培养未成年人独立阅读的能力,例如利用举行阅读讲座或朗读比赛等方式,向未成年人推荐数字阅读,提高未成年人的数字阅读能力。同时,公共图书馆还可以举办一些主题讲座,指导未成年人如何利用数字资源,怎样进行信息检索等,从而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公共图书馆不仅要选购传统的纸质书籍资料,还要不定期地购入适合未成年人阅读的电子书等数字资源。此外,公共图书馆还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提高未成年人的阅读水平,如在图书馆网站以及微信平台上设置相关专栏,提供线上儿童读物等。

4.3 不断提升馆员素养,全面提高服务质量

图书馆应全面提升馆员的综合素养和技术水平,为未成年人阅读服务提供保障。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服务工作需要有专业的馆员,馆员应掌握儿童教育学、心理学及社会学知识,了解未成年人在不同时期的阅读需求,同时还应该为未成年人阅读提供科学的以及具有趣味性的阅读指导。在寒暑假期间,公共图书馆可以招募师范类的大学生志愿者为未成年人提供服务,这不仅可以解决图书馆人手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使工作人员的构成更加多元化,有利于为未成年人提供全方位的阅读指导服务。在“互联网+”环境下,馆员也必须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他们可以通过参加继续教育、主题讲座以及轮岗等方式,增强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

5 结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国际图联发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十二条使命中,第一条就是“从小培养和加强儿童的阅读习惯”。为未成年人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目标。因此,公共图书馆要走进社区,走进学校,向未成年人推荐优秀读物,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方法和阅读引导方法。“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只有顺应时代的变化,用优秀的服务理念指导工作,才能正确引领青少年多读书、读好书。

猜你喜欢

馆员图书互联网+
信息时代院校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素养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关于义务馆员参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建设的思考
基于个人发展困境与人力资本视角双维度考量的青年图书馆员培育对策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