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2018-11-23孙爱晶吉利萍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年19期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课程

孙爱晶 吉利萍

西安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陕西西安 710121

2018年1月,教育部首次正式推出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提出了紧紧围绕提高质量、推进公平两个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核心任务,以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为重要手段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服务于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建设目标[1]。下一步的主要任务是在建、用、学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大力度促进更多教师建好课、用好课,推进更多学生学好课,真正让学生受益。

2013年是我国的MOOC元年,我国政府和一些“985”高校在MOOC中国本土化问题上做了大胆尝试,取得了显著成果。2013年6月,首批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通过“爱课程”网站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这些共享课以高校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为重点,涵盖了10多个学科门类,该平台还构建了适合学生学习交流和在线学习的网络学习环境。国内围绕MOOC的教学改革研究也呈井喷之势,2013年至今有多篇相关的教学改革研究论文发表在国内有影响力的教学类期刊上,如桑新民理智冷静地解读和分析了MOOC的本质和价值,强调必须从大学未来走向的战略视野引领和推动这一世界潮流健康发展[2]。李红美以近两年浙江大学已开展的教学探索为例,提出了后MOOC时期高等学校教学变革的思考,旨在促进信息时代高等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变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3]。门路分享了同济大学物理学院普通物理课程教师借助国内智慧树MOOC平台开展的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及对怎样有利于学生在平台中持久有效学习给出相应建议[4]。

作为MOOC的一种补充,SPOC将丰富的资源与传统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不仅是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更体现了“后MOOC”时期传统教学发展的与时俱进。参考文献[5]介绍了哈佛大学在edX平台上探索SPOC教学模式的经验。参考文献[6]介绍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福克斯教学团队将edX平台上开发的BerkeleyX CS169.1x“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转化为SPOC课程的情况。国内SPOC平台的建设日趋完善,参考文献[7]介绍了清华大学2013年9月正式上线“智学苑”SPOC平台上的“大学物理”课程,并介绍了在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国内十所高校试用的情况。参考文献[8]分享了基于超星公司开发的泛雅SPOC平台的课程开发经验,文章在比较MOOC与SPOC的基础上,探索运用教学相关理论设计出了基于泛雅SPOC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

面对MOOC及SPOC浪潮,地方高校积极应对,但贸然推出本校的MOOC及SPOC课程并不可取。首先,MOOC及SPOC的建设需要巨大资金和影响力作为支持。以哈佛开设HarvardX为例,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两年前各投资3 000万美元创建edX平台,这只是用于技术平台建设以及初期运营,不包括课程的制作成本,即便如此经费依然不足。国内的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MOOC及SPOC平台的建设也投入了大量经费,所以建设MOOC及SPOC平台会给地方高校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囿于学校影响力以及授课教师知名度,地方高校制作出来的MOOC及SPOC也未必能受到学生青睐。其次,地方高校和名校开设在线课程的目标也不尽相同。名校推出SPOC课程旨在巩固自身地位,甚至占领教育界制高点,而地方高校的重心应该更多放在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竞争力方面。

2015年8月6日,陕西省高校MOOC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的成立,2016年1月8日陕西省高等教育MOOC中心的发布,旨在通过整合省内优质教育资源,实现省内高校“跨校选课、学分互认”。因此,围绕地方高校在线课程的建设、研究和实践基于MOOC及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解决地方高校在线课程教学面临的窘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构建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基本框架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国际上对混合教学的认识随着研究深入和混合教学著作的大量产生而逐渐聚焦到面对面学习与在线学习的结合上来,特别是2006年《混合学习手册》("The Handbook of Blended Learning")的出版,混合教学已经从广义的“混合”逐渐过渡到狭义的“混合”,定义混合教学是为克服传统学习与网络学习的局限而将两者优势相结合的一种学习形式,是由教师主导活动和学生主体参与活动的混合,也是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混合[9]。混合学习的核心是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统一,它所构建的环境是原有学习环境的扩展,并充分整合了传统教学和数字化学习所构建环境的优势[10]。

混合式教学并不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或理论,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逐渐得到了普遍的关注。它主张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数字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二者优势互补,从而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近年来,随着MOOC和SPOC教学的兴起,基于在线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西安邮电大学是一所地方高水平大学,以信息通信技术为特色,在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实践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在我校“MOOC+SPOC”混合式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MOOC+SPOC”混合式教学组织过程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基本框架

2 基于“MOOC+SPOC”混合式教学的实践

我校结合MOOC和SPOC资源的特点及高校教学改革实际需求,遵循混合式教学的基本规律,设计了基于MOOC+SPOC的在线课程混合式教学基本框架,并在信号与系统课程进行了实践。

2.1 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资源设计与实践

为了合理发挥MOOC和SPOC资源的特点,将教学内容中的课程资源开发模式分为3种:引进、自建、改造。即引进优质MOOC课程资源,建设自有SPOC课程,或把校内已有精品开放课程进行转型升级,改造成SPOC课程。在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中,引入了爱课程网站的课程视频资源作为学生课前网上学习的主要渠道,将该课程原有的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相关视频、课件等资源进行整合作为学生课中的学习资料,同时,针对课程学习中的难点和重点,自建了70讲的微视频作为学生课后学习的补充资源。

2.2 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

遵循混合式教学组织过程的基本框架,将教学活动设计为3个环节,包括课前线上导学、课堂线下研学、课后线上练学。课前学生结合在线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师生面对面展开深入研讨,共同解决疑难问题,课后学生通过练习测试、总结反思等方式巩固所学。

在我校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实践中,课前线上导学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引发问题,围绕每节课的视频教学内容制订了课前导学文档,指导学生线上视频学习;提前向学生发放视频导学文档,文档中列明每次视频学习的计划和应该回答的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线上学习和思考,并且做好问题回答,简要列出视频观看的疑问。借助视频学习将课堂中的浅层学习向课前转移,使学生在完成课前任务的过程中了解学习疑难和自身事先储备知识的掌握情况,利用论坛以及微信等社交工具快速组建讨论小组,交流彼此的收获以及疑问。

课堂线下研学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如何聚焦并解决问题。利用传统课堂在促进学习社群间深度互动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教师根据学生课前导学情况(如学习平台记录的学生课前探究路径和数据分析结果)了解学习疑难并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小组协作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拓展课内学习的深度,对于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可适时加以点拨,促进学生学习的触类旁通。主要做法是课前检查视频观看回答问题情况,进行疑问汇总。每节课上课前,教师提前15~20分钟到教室,检查全班学生的视频观看回答问题情况,根据其质量初步判断学生是否认真观看视频,对未认真完成的学生进行督促鼓励,同时收集学生疑问及反馈问题。将预先准备好提问问题或测验题目每节课先花5分钟左右进行提问或测验,根据反馈情况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提问测验的情况,对于简单的、学生掌握较好的知识点花2分钟左右进行总结;针对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点以及疑问汇总情况,展开详细讲解。借助于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最后再进行总结强调。通过这样的方式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课后线上练学环节的主要研究任务是如何深化问题。教师通过布置课后作业,实施课后测试帮助学生测评所学。利用学习平台的评价功能为学生提供实时反馈,使学生随时调整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优化学习效果,成为学习的主导者。主要做法是将学生4人1组,自由组合,完成给定题目的专题研讨汇报,指导学生搜集组织资料、完成MatLab仿真、撰写研究报告文档、制作PPT、成果展示汇报,回答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研讨,最后老师进行点评,并根据各组学生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得分。通过研讨环节中的各个任务的完成,充分锻炼学生搜集资料、文档撰写、PPT制作、个人展示、团队协作的能力。

3 结语

随着教学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方式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通过基于“MOOC+SPOC”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学生热情活跃的课堂气氛使教师受到深深的震撼,也激励着从事教学改革的教师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探索,为地方高校建设和应用在线课程资源和改革教学模式提供了借鉴。

猜你喜欢

混合教学模式课程
混合宅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混合所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