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验风险评估在实验室安全准入中的探索应用

2018-11-23包艳华陆春华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年19期
关键词:危化品实验室考试

包艳华 陆春华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 210009

实验室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的主要平台,具有人、财、物高度密集的特点,是高校安全事故易发点。2017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17〕2号)》强调“要建立教学实验室的安全准入制度,对进入实验室的师生必须进行安全技能和操作规范培训,未经相关安全教育并取得合格成绩者不得进入教学实验室。”[1]据此,各高校应切实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首要环节—安全准入管理,通过准入制度的构建和规范运行,让师生在进入实验室前就接受一系列学习、培训和考核,提升安全意识,增强安全技能,有效防止和减少实验室事故的发生。

1 实验室实施安全准入制度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在国家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研究型大学的背景下,材料科学研究得到极大发展,实验室建设不断加强,实验室数量、规模、等级和种类不断扩大,进入实验室开展教学、科研和学习的人员数量也愈发庞大,给实验室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挑战。因此,必须加强对实验人员的安全教育,进行安全准入考核。

国外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起步较早。美国密西根大学新生在进入实验室前必须接受一系列安全培训并通过考试;平时还有实验室组长(即研究生)进行监督提醒[2]。澳大利亚同步辐射中心的新人员必须先通过安全培训才能获得进入科研机构的资格,并且中心经常组织疏散演习和实际撤离[3]。加拿大材料技术研究所建立了“准入卡”约束系统,限定实验室进入权限和设备使用权限,“刷卡即责”[4]。牛津大学对实验室的准入要求非常严格,所有实验人员在经相关安全培训后,还需导师和实验室负责人同意才能进入实验室[5]。

我国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研究起步较晚。江南大学2011年对全校师生实施强制性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并设置了严格的约束门槛,已取得良好效果[6]。清华大学化工系2015年建立了严格规范的化学实验室准入制度,在常规基础上,还增加了“告知+分析”环节,并通过门禁授权进行约束管理[7]。香港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均设置了强制性及非强制性的安全课程,学生必须参加安全训练,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8]。

2 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实践

2.1 开发实验室安全考试系统

为实现实验室安全教育和考核的信息化、规范化、系统化,学院于2013年组织开发了“实验室安全考试系统”涵盖多类安全知识,提供在线自学和练习,实名登录系统可参加安全考试。安全考试题目按照专业设置进行题库抽题,共抽100道题目,总分100分,考试时间30分钟,每人2次考试机会,考试合格分数为90分。安全考试系统的开发旨在为学生提供安全知识学习的便捷通道,并为实验室准入管理提供依据。

2.2 实施实验室安全准入管理

实验室安全准入流程为:基础安全知识学习、培训→实验室安全考试系统网上考试通过→签订安全承诺书→进入实验室。该制度以通过实验室安全考试作为实验室准入获取资格。自2013年实施安全考试以来,共有2 968名学生参加了安全考试,其中研究生1 187名、本科生1 781名,首次考试通过率为98.32%,其中研究生的考试通过率为98.23%、本科生的考试通过率为98.37%,学生整体上已较好地掌握了实验室安全基本知识。

2.3 实验室安全准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习模式单一。安全学习仍以题库和知识灌输为主,实训内容较少,准入对象空有理论知识而没有实战经验,对危险后果预计不足、反应不灵敏,学习效果难以得到真正提高。

(2)安全考试流于形式。准入对象通过“实验室安全考试系统”实名参加网上考试,考试合格方可进入实验室。该考试模式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时间灵活等优点,减轻了管理部门的压力。但是通过网络在线学习和考试,学习效果不扎实,且考试成绩难以反映真实情况。

(3)准入后缺乏有效的约束管理机制。一方面,对不规范使用危化品、高温高压设备等方面的行为没有具体的管理及约束机制,犯错成本极低。另一方面,已在实验室工作的研究生们还会将一些不规范行为言传身教给新进成员和本科生,不利于安全文化氛围的打造。

3 实验风险评估在安全准入中的探索实施

现代安全管理的事故致因理论明确引发安全事故的四要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和管理缺陷,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占有很大比例[8]。轨迹交叉理论强调安全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一定时间、空间发生了接触或交叉的结果[9]。据此,要提高实验室安全准入效果,不仅要在组织管理和条件建设等方面提供强大支撑,更要在人和物的安全准入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确保人、财、物与管理的全面整合。

3.1 制订《实验室人员准入管理办法》 加强人的安全准入考核

实验室准入流程详如图1所示,该准入办法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实验室准入培训和实验风险评估考核环节。准入对象在进入实验室前必须接受实验室准入培训,内容包括“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及原因分析”“实验室化学品安全管理”“实验室设备安全使用规范”“实验室环境安全”“实验室防护、急救与消防”和“实验风险评估”六大部分。培训结束后,根据课题设置及实验方案,提交由导师签字认可的《实验风险评估报告》,经考核通过并签订安全承诺书后方可进入实验室。

自2017年执行以来,已对全院481名硕、博士研究生组织了实验室安全培训,并进行了“实验风险评估”考核,考核合格率为94.7%。相信通过长期的坚持和引导,不仅可以培养出学生优秀的实验风险预估能力,还可以培养出学生自觉遵守安全规范、践行安全实验行为、维护实验室安全环境的个人素质,打造出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图1 材料学院实验室人员准入流程图

3.2 制订《实验安全评估管理办法》 提高危化品的安全准入门槛

2016年,学院对涉及易制毒、易制爆等危险化学品的实验,严格实行危化品申购审核管理。在学院审核环节,实验操作人员必须填写《危险化学品实验核准申请报告》,详细说明实验名称、操作流程、主要试剂及用量、化学品安全说明书、防护装备、实验废弃物处置办法、危险化学品贮存场所及条件等信息,由实验室安全责任人评估通过后,报学院备案,方予以审批采购申请。自执行以来,各实验室已能熟练掌握并严格执行危化品“五双”管理制度,确保危化品使用记录的规范性和真实性。

2017年,根据危化品申购审核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为推动危化品使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有效控制实验风险来源,增强实验风险流程管理的有效性,学院出台《实验安全评估管理办法》,要求申购危化品的实验操作人员在危化品申购审核环节必须提交《实验风险评估报告》(评估流程如图2所示),由实验室安全责任人评估通过后,报学院备案,方予以审批采购申请。

实验风险评估目前尚在试行阶段,旨在确保危化品进入实验室后的安全使用和管理。今后有两个努力方向:一是所有涉及危化品的实验,在每次实验操作前都必须填写《实验风险评估报告》,并与危化品使用记录一同存档,随时备查;二是将实验风险评估要求逐步拓展到涉及高温高压设备、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乃至所有实验,确保所有实验操作人员都能够提前预估每一次实验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并做好防范措施,避免危害和事故的发生。学院将不断完善《实验安全评估管理办法》的实施和监管,加强“实验风险评估”培训和考核,提升学生的实验风险评估能力,增强危化品购入和使用管理。

图2 实验风险评估流程图

4 结语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核心。要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加强安全教育,严格执行人的安全准入和物的安全准入,确保实验室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实验室安全工作规范化、常态化、信息化,为高校履行三大职能提供安全保障。

猜你喜欢

危化品实验室考试
江阴市“三个创新”打造危化品安全监管新引擎
从一起案例谈如何认定危化品的代加工行为
海上危化品运输船舶紧急过驳应急处置
危化品运输岂能有乱象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