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韩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及启示

2018-11-22王世珍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23期
关键词:工业化城市化韩国

王世珍

[提要] 工业化过程和城市化过程是紧密结合的。分析比较日本韩国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发展模式和内在机制,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具有良好借鉴意义。

关键词:日本;韩国;工业化;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8月29日

借鉴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进程、模式,掌握其规律,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農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影响日韩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科学技术因素。纵观世界各国工业化历程,英美发达国家用了几百年,日本用了近百年,韩国仅用了30多年实现了工业化。除了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的前期发展速度缓慢的因素之外,日本和韩国之所以能够快速实现工业的快速发展,最终走上工业化道路,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两国都注重科学技术的引进和后期的创新、自主研发能力。韩国更是提出了“技术立国”的口号,通过政府主导、科技立法、科学决策,鼓励企业技术进步等方式,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培养本国企业的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能力。科技的进步直接推动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二)社会经济因素。由于国家政治地位、自然禀赋、人口资源和社会经济制度等方面的不同,日本和韩国的工业化道路也不尽相同。韩国虽然国土面积小、资源匮乏,但是韩国实时抓住了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机会,发展以纺织业为主的轻工业,实现了工业化初期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韩国承接日本失去比较优势的钢铁,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通过“技术立国”,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和外向型产业,实现了经济的快速腾飞。日本则抓住朝鲜战争机会,借助特需订单有利时机,扩大出口,实现社会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

(三)市场作用因素。日本和韩国虽然都是政府主导下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强调政府干预经济,但是在国际经济互动发展的大背景下,市场作用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还是不可逾越的。日本和韩国国土面积小,国内资源短缺,其制造业都需要依靠进口国外原料和能源,对海外依赖程度高达87%,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为了实现收支平衡,日韩两国都必须增加工业出口,因此对国际市场表现出高度的依赖性。

(四)政府作用因素。政府一直在日本、韩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社会经济进行了强有力的干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各个阶段,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根据国际经济形势,不断调整产业发展战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二是政府通过制定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等手段,调整工业发展重点,协调城市和农村发展,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三是政府积极投入教育和科技研发,鼓励企业引进、消化、吸收西方先进技术,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二、日韩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特征比较

(一)产业结构演进。工业化进程与产业结构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是密不可分的。三次产业发展演变具有不可逆转性,总是第一产业首先发展,然后是第二、第三产业,而不是相反。日本的产业结构是由轻工业向重工业,再转向知识密集化和高附加值化,日本的产业结构趋向密集化,同时服务业比重也在逐渐上升。韩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轻工业到重化工业的转变,1981年韩国的重工业差值超过轻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由此韩国基本实现工业化。

(二)农业地位。日本非常重视农业、农村问题,日本的农业现代化是在1950~1975年25年间实现的。一是工业的现代化为农业的现代化提供物质和社会条件,政府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出,工业为农民提供了廉价的电力、机械等生产资料;二是日本通过立法的形式制定农业总布局、战略、规划、方针、政策,保障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韩国的农业现代化经历了殖民统治、土地改革和新村运动三个阶段。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初期,韩国是不重视农业农村的发展,从而导致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后期,通过“新村运动”,注重对农民知识传播和技术推广,同时倡导“勤勉、自主、合作”的精神,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同步推进农村现代化。

(三)人口城市化演进。工业的发展带动了人口的流动,城市的聚集,同时,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也促进了工业化进展。人口城市化是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不同的是要采取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日本和韩国都是通过城市非农产业吸收农村人口的城市化道路,从而形成了城市人口以非农业为主,农村人口以农业为主的人口分布格局。日本形成了以东京、大阪、名古屋为中心的三大都市圈,形成经济文化集聚效应,占据了全国人口的80%以上,并且仍在继续聚集。韩国由于实行了首都开发政策,形成了以首尔为中心的首都经济圈。虽然韩国开展了“新村运动”,大力改善了农村生活,但并没有降低城市化的速度,人口流向首尔等大城市的趋势不减。人口的流动及城市化的演进,进一步促进了日本和韩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高新技术和服务业比重持续上升,两国分别进入高度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分析比较及其启示

一般认为,根据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世界不同类型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同步协调型”,即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协调发展,如欧美等发达国家;二是“城市化超前型”,即城市化水平高于工业化水平,如印度、墨西哥、巴基斯坦等拉美和亚非一些国家;三是“城市化滞后型”,如中国、朝鲜、泰国、越南等,城市化水平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

以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协调发展模式,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城市化道路,它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促进工业化,两者相互推动,相得益彰,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和社会经济的适度、同步发展。以印度、墨西哥为代表的“城市化超前型”国家,缺乏工业支撑,以牺牲农业发展为代价,造成城乡生活差距、贫民窟等严重的城市病,是一种畸形城市化,不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以中国为代表的“城市滞后型”国家,由于先期历史原因和自然禀赋,产业发展重点放在工业,造成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失衡,城乡生活差距逐渐增大,城市人口流动具有特定时间、特定区域流动性特点,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许多不利因素。因此,借鉴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进程、模式,掌握其规律,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坚持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协调发展。城市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性潮流,但是城市化的核心是人口城市化,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必须依靠产业聚集,为城市化提供工业支撑。超前城市化或是没有产业支撑的城市化,必然缺乏发展动力,会形成贫民窟或是像美国底特律那样随着汽车产业的没落而成为空城或是死城。拉美国家出现的城市病,最主要因素就是缺乏产业支撑,工业落后。同时,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和动力,对城市化起到促进作用。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都是以工业化发展为基础,都是以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支撑的。因此,要正确认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辩证关系,坚持有机结合、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夯实基础、因势利导的方针,相互促进,互为推动,同步协调发展。

(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农业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基础,城市化与农业农村发展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农业产品剩余、要素资源,为城镇工业产品和服务提供广阔的市场。同样,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也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提供信息、技术、人才等支持,能够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促进农业人口转移。日本和韩国都是在工业化初期没有注意到农业的发展,造成城乡差距的加大。在工业化中期,日本制定了《农业基本法》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韩国通过“新村运动”,都逐渐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逐渐改善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状况,实现了城乡协调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据全国人口的45%,因此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对于全面实现小康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三)要建立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网,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稳定器”,是社会公平的调节器。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如果社会保障水平过低会引发社会矛盾,阻碍经济的发展,如果过高,则会增加财政和企业负担,从而制约经济发展。世界各国都是依据自己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状况和历史文化背景等来选择本国的社会保障模式和政策。在城市化进程中,日本政府适應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适时调整农业发展政策和农村土地制度,并在解决与城市化、农地制度改革相关的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的过程中,建立并不断完善了包括农村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了城乡的协调发展。因此,河南省要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使城市化进入稳定、持续发展的轨道,就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为进城农民提供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主要参考文献:

[1]孙亚南,张桂文.二元经济转型的一般规律研究——基于跨期国际比较分析的视角[J].天津社会科学,2017.3.

[2]王建国.中部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4.

[3]陈一鸣.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特点及其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10.5.

猜你喜欢

工业化城市化韩国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在韩国走马观花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
工业化住宅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