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吟与言志
——读李志亮《散文诗精选》

2018-11-21王幅明

散文诗世界 2018年5期
关键词:中山陵白桦树言志

王幅明

李志亮先生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作家。16岁开始写诗,几十年来笔耕不辍,且涉足多种文体,兼及散文、新诗、古典诗词、小说、杂文等。作品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散文选刊》等国内有影响的文学刊物,成果颇丰,出版过多部散文集、诗集和中篇小说。散文荣获中国散文学会第三、第四届全国冰心散文奖;诗作多次获奖,部分诗作被译介到美国、印度及欧洲多国。

前不久收到他惠赠的大作《李志亮散文诗精选》,令我眼前一亮。展卷细读,不时为他真诚、朴实、讴歌正能量的作品所打动。他的散文诗深受中国传统古典诗词及《诗经》的影响,特别在句式、分段、语言和意境上的影响清晰可见。其作品大多属于行吟类,题材丰富,俯拾皆是。志亮先生是国家公务员,长期从事公安、纪检工作,工作之余,参观祖国各地的风物、名胜,其中一些在记忆里挥之不去,引燃起激情和灵感,成为他散文诗创作的诱因。

他散文诗作品的一个突出特色,是在行吟中言志。如《中山陵》:

中山陵,高耸跨越苍穹,烈风吹显威严。

中山陵,背靠崔嵬钟山在云中,长江万里滚滚去。

中山陵,黛色苍松三千尺,超群独立的翠柏漫山。

中山陵,云山烟火,气象雄伟……

登上中山陵,“我的血液与心灵得到一次净化与升华”,缅怀中山先生的不朽业绩,作者首先想到的是中山先生身体力行并终生倡导的执政理念:天下为公。它在一名共产党人的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仿佛在我的血管中奔腾”,因而令作者“大声吟咏”。这种在行吟中言志的写法,有画龙点睛的功效,颇具感染力。

又如通篇不足百字的短章《雁》:太阳落下了,大江流动,余晖中一群大雁飞翔。不怕风急霜浓,还在塞北春来苦寒,用大智大勇,啄绿了人间生活。在云涛中散步,视泰山一点,看江水一条线,高飞吧,大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孤独、清贫。

这是一首咏物诗,对象是常见的候鸟大雁。写大雁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但大多都会使雁人格化。人是大自然的镜子。大自然的美,都有人类的影子。人格有高下之分。志亮先生用“大智大勇”“啄绿”“云涛中散步”等词汇赞美大雁,使大雁具有了坚忍、从容、淡泊的崇高人格。作者同样在言志。他崇尚“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孤独、清贫”的人格,祝愿他们更高地飞翔,何尝不是他内心的写照!

再如《黑龙江岸上白桦树》:

高高的白桦树,滔滔的黑龙江水。白桦树走的是一条艰苦卓绝的道路,它盼望有一种希望到来。

摆在它的面前是:大山,寒风,黑夜,雪花,悬崖,江水,雷电,暴雨,雨凇,漠漠纷纷飞雪。

白桦树迎着几番风雨,不回头,身体直立向前走。雷电击碎了白桦树的叶子,它抬起头向前走。白桦树在夜寒寒、杀声阵阵的环境,冲坚毁锐,碧血丹心,向前走!

恶鸟死了。白桦树盼到了春风,黎明,太阳照满人间。

此章与《雁》异曲同工。在作者眼中,白桦树下是静止的,它像一个顶风冒雪一往无前的勇士,最终赢得了春天。显然,字里行间,有着作者深沉的寄托。

徐怀谦说:“读李志亮的散文,感觉他的文字贯穿了一股浩然正气,这样的文字搭在一起,就构成了一幅风骨,使他的文字昂然挺立,不会轻易倒掉。这可能得益于中原大地的哺育,也与他长年做纪检监察工作有关。”徐怀谦的评价同样适用于志亮先生的散文诗。以上举例足可佐证。

志亮先生写过不少有关豫东风情风物的短章,犹如一幅幅精致的素描,别具一格。而他一些在行吟中言志的篇章,是他散文诗中最有思想价值的部分。

猜你喜欢

中山陵白桦树言志
遗产旅游动机对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影响研究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之 托物言志法
延续风雅
试论中山陵建筑的东西方文化因素
言志说及其诗歌史上的体现
平静
白桦树的生长习性及幼苗养护措施
窗边的白桦树
白桦
南京中山陵蜡梅资源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