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生产标准化对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作用探讨

2018-11-16张福成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8期
关键词: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管理

张福成

摘 要: 安全管理是机械制造企业管理的基本构成。基于此,本文主要从管理范围方面、管理理念方面、管理工作执行力度方面,分析当前机械制造企業安全管理中的不足;并分析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应用优势;最后从基础管理、作业环境管理、设备设施管理及职业健康管理等方面,细化阐述安全生产标准化在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以期为企业安全管理质量的提高提供支持。

关键词: 安全生产标准化;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管理

前言: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一种以预防为主的规范化管理方法。这种方法秉承以人为本理念,通过多种手段预防实践生产中的风险,保障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近年来,随着机械制造企业面临压力的不断增加,加强安全管理改革逐渐成为机械制造企业发展的主要需求。基于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价值,探讨其在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管理中的不足

经分析可知,当前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管理中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管理范围方面

从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范围来看,部分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存在较为明显的管理范围局限性、管理内容不全面等问题。事实上,机械制造企业作为我国工业行业的基本构成单位,其安全事故或不良事件可能发生于机械制造生产的任意一个环节[1]。当安全管理工作范围存在局限性问题时,实践机械制造生产中的安全事故发生率将发生相应提升。例如,A机械制造企业于安全管理制度中,将安全管理范围限定为:作业环境、作业生产等,而对员工职业健康等要素的关注度相对较低,这种片面性的安全管理范围设置状况,可为机械制造企业的安全生产埋下一定的隐患,一旦隐患爆发,将为机械制造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二)管理理念方面

管理理念是影响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效果的主要因素。经分析可知,部分机械制造企业的安全管理理念仍以传统理念为主,未能凸显以人为本理念,其安全管理工作对员工关注度不高,缺乏完善的职业危害评价。这种传统理念的不足之处在于:员工倾向于企业采用人性化管理方法开展管理工作,而人性化管理理念的缺失,将导致员工难以对企业所要求或重视的安全管理工作建立正确认知,员工的安全意识水平整体偏低,当机械制造企业提出相关安全管理措施或方法时,员工的配合度较低,这种状况直接威胁这些制造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三)管理工作执行力度方面

在机械制造企业的管理工作执行力度方面,其问题具体表现为:员工安全意识不足,执行力度低,导致安全管理效果受到影响[2]。事实上,安全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无疑是安全管理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无论机械制造企业所制定的安全管理方法、管理体系是否合理,当安全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不足时,上述方法或体系的作用均难以得到妥善发挥,长此以往,甚至可能影响机械制造企业的正常发展。因此,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应用优势

就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而言,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应用优势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规范化优势。与机械制造企业的传统安全管理方法相比,安全生产规范化为其实践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标准化、规范化的制度流程,在实践安全管理中,这种方法的引入可有效提高机械制造生产安全管理的规范化水平。第二,安全意识强化优势。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机械制造企业实践生产工作安全水平的作用前提在于:机械制造企业员工均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且可将安全意识落实于实践生产中[2]。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引入可将责任制作为媒介,不断强化员工自身的安全意识,因此,这种方法有助于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管理效果的改善。

三、安全生产标准化对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作用

这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对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作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基础管理方面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核心在于: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在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引入安全生产标准化方法后,其可有效改善企业的安全管理质量。这一作用主要通过基础管理来实现。机械制造企业的基础管理主要包含安全制度确立、机械生产危险源辨识、安全事故管理等内容。安全生产标准化方法不仅对机械制造企业的安全管理内容进行合理分类,同时,还可提供适宜的评价体系(方法)作为机械制造企业评估自身各项基础管理工作质量的工具。

例如,S机械制造企业自2017年中旬引入安全生产标准化方法以来,其危险源辨识管理、班组安全教育管理质量均发生显著提升:S企业分别于上述2种基础安全管理工作中引入双重评分法:危险源辨识管理中:当员工接受完机械制造生产的危险源辨识培训后,分别由员工、培训者对培训效率、培训质量进行评分,并按照40%、60%比例获得权重参数,进而保障评价结果的公平性及准确性。而在班组安全教育管理中,仍然采取培训对象、培训者双重评分机制,但二者的评分占比分别为30%、70%。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旬-2018年中旬,S机械制造企业由安全事故、安全隐患等危险因素引发的经济损失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2.6%,上述结果充分验证了安全生产标准化方法的应用价值。

(二)作业环境管理方面

近年来,机械制造企业中,由作业环境管理不当引发的相关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率逐渐增长。这种现象主要与部分企业安全管理对作业环境管理的忽视有关,这种状况对机械制造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3]。于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引入安全生产标准化方法后,机械制造企业的作业环境管理工作将得到充分重视。

例如,F机械制造企业利用安全生产标准化方法,将厂区作业环境安全管理要点设置为:车间摆放方法、厂区消防等基础设施、厂区垃圾摆放等。结合企业自身安全生产要求及生产特征,将生产车间摆放方法设定为定置摆放,并利用安全生产标准化方法确立明确的责任制度,将A、B、C、D四类物品的摆放职责全部落实与每一位员工身上。安全生产标准化方法的应用实践证实:F企业的安全管理规范化水平及安全管理效率均发生显著提升。

(三)设备设施管理方面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管理中设备设施管理的难度主要体现为:企业设备设施数量、种类繁多,一旦管理疏忽,很容易影响设备设施的正常使用性能,甚至可能诱发安全事故。利用安全生产标准化替换机械制造企业的传统安全管理方法后,企业设备设施安全管理中的不足均将得到显著改善。

例如,G机械制造企业为了提高设备设施安全管理质量,于2016年初证实采用安全生产标准化方法实施管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下,G企业各生产车间的各类设备设施,如电气设备、照明设备等均由专人(或小组)负责监管。这种管理方法不仅可有效避免管理疏忽的发生,同时也为设备设施的运维监管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其原因为:责任制管理使得负责员工可及时发现相关生产设备或辅助设备的异常运行状态,并向上层管理者发出通知,进而降低设备故障率,保障企业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职业健康管理方面

作为一种高危行业,机械制造生产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实践机械制造生产工作对员工身体健康的威胁多伴有潜伏性、長期性特征。调查显示,从业时间长的员工的职业危害发生率显著高于从业时间短的员工。

H机械制造企业于安全管理工作中引入安全生产标准化方法后,将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设置为:制定职业危害作业的评估指标、为易形成职业危害的员工建立健康档案、参照职业危害类型于生产车间增设传感监控装置等。H企业某生产车间的噪声较大,员工的职业性噪声聋发生率较高。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管理后,H企业于该车间设置多个传感器,用于测定作业时的噪声参数。同时为该车间员工建立健康档案,为其提供健康体检服务,同步根据体检结果更新其健康档案信息。安全生产标准化方法的应用效果证实:2017年H机械制造企业的员工职业性噪声聋发生率较去年降低8%左右。这一结果表明安全生产标准化可有效改善机械制造企业的职业健康管理质量。

结论:综上所述,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机械制造企业的安全管理质量。为了充分发挥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功能,在实践安全管理工作中,机械制造企业应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立正确的认知,合理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安全管理的整合,进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安全水平,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帮助机械制造企业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高会鲜.安全生产对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管理的作用[J].中国设备工程,2018(07):45-46.

[2]和苗兰.安全生产标准化对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作用[J].煤,2017,26(09):99-100.

[3]任伟.安全生产标准化在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05):21-22.

猜你喜欢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管理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及安全文化建设结合实施模式分析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融合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新形势下碧流河水库安全工作之探索
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