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陶行知创造教育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现代意蕴

2018-11-14钱亚纶

考试周刊 2018年95期
关键词:创造教育区域活动幼儿园

摘 要:陶行知的创造教育包含内容较多,范围较广,其主要的内在实质是解放幼儿自身,并从幼儿的头脑、双手、嘴、眼睛、时间以及空间六方面入手,利用精神对幼儿园区域活动产生良好的指导,满足教学的要求。基于此,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陶行知创造教育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现代意蕴进行有效的探究,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创造教育;幼儿园;区域活动;现代意蕴

一、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要求幼儿园在开展区域活动过程中,注重创造教育的应用,进而促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己学习,进而提升自身的探索能力与发现能力,引导幼儿全面发展。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全面发展幼儿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自我探索、自我学习以及自我完善的重要方式。

二、 陶行知创造教育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应用的重要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育过程中,也同样如此,进而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想象能力,促使幼儿全面发展。幼儿通过有效的自我探索与发现,不断完善自身,提升自身的生存能力,以当代的教育理念为基础,在不断的自我学习过程中,解放幼儿的天性与创造力,培养出大量的创造型人才。创造教育是当前的重要教育方式,对于幼儿的成长来说,起到积极的促进意义,并符合现代教育观念,教会幼儿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完善,成为综合型人才。

三、 陶行知创造教育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应用的内容

(一) 以适当的介入引导为基础活跃幼儿大脑。受当代的应试教育影响,在教育过程中主要以灌输式教育为主,具有较强的控制性,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被动接受知识内容,甚至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被动的条件反射,虽然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学习到大量的知识,但将会导致幼儿的思想与行为受到禁锢,固化自身的思维,被约束到条条框框内,创造力受到限制。因此,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对幼儿进行适当的介入引导,解放幼儿的天性,并活跃其大脑,适当进行教育,激发出幼儿自身的潜能,满足当前新课改的要求,培养全能型人才。例如,以现阶段的“天才现象”为例,实际上,天才并不是个别的孩子,每一个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都具有良好的创造力与创造思维,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并不是利用条条框框的规则对幼儿进行约束,而是需要用有效的引导激发出幼儿自身的能动性与主动性,提升自身的创造力,进而促使其在思想的摇篮中激发出自身的潜能,全面发展。

(二) 为幼儿创造良好机会解放幼儿的眼睛。对于幼儿来说,此时其自身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对于世界的认知不够深刻,并且受其自身的记忆能力影响,在生活中其自身的经验较为匮乏,导致其学习受到影响。因此,在幼儿的成长与学习过程中,教育者应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机会,解放幼儿的眼睛,促使其提升自身的视觉感官能力,激发出自身的欣赏能力,继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例如,以某幼儿园为例,在该幼儿园经常开展区域活动,建立完善的美工区域,将幼儿创造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引导幼儿在欣赏其他作品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评论,通常情况下,评论越多的作品往往其自身的内容也较为丰富。又比如,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可以在阅读区域放置合理的优秀绘本,通过绘本中蕴含的丰富人文知识,为幼儿教育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指导,促使幼儿学会利用眼睛观赏世界,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引导幼儿突破传统束缚,创造性发展。

(三) 通过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解放幼儿的双手。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感知能力是现阶段的重要内容,进而促使幼儿全面发展。对于幼儿来说,受其自身的性质影响,直观形象思维与表观思维一直占据幼儿自身的思维主导,而相对来说,帮助幼儿加深对知识的记忆的最佳方式就是将幼儿的视觉、听觉以及触觉进行有效的融合,进而帮助幼儿加深自身的记忆与印象,全方面发展。例如,如果幼儿单一地进行听讲,记忆较为片面,甚至很快就会忘记,通过具体的视觉形象,会加深记忆与印象,再通过有效的实践,进一步提升幼儿自身的操作能力,促使幼儿多方面发展,只有将“教”“学”与“做”进行有效的融合,才能保证幼儿解放自身的天性,在创造中成长。

(四) 突破界限的束缚释放幼儿的空间。对于幼儿来说,其处于疯狂吸收知识的年纪,此时,不应该对幼儿进行条条框框的空间束缚,如,不可以将幼儿束缚在狭小的幼儿园范围内,应将其成长与学习与社会生活相关联,突破空间的束缚,在不断地优化过程中,引导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延伸到自然与社会中,加深自身对社会的认知。例如,经常举办具有意义的活动,通过合理的活动,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实践场所,增强自身的经验,提升其想象能力,在不断地优化发展过程中,促使其学会思考,以活动为媒介,突破空间的限制,满足当前的需求。例如,在某次活动中,教师以大自然为主题,为幼儿举办感受自然活动,幼儿在自然环境中感受自然环境与幼儿园之间存在的不同,进而促使其在成长与学习过程中,形成创造思想,不受空间的限制,学会思考,成为优秀的人才。

(五) 引导幼儿进行自我时间支配解放时间。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受其自身的性质影响,相对来说幼儿自身的反应速度与成人相比较为缓慢,因此,教育者在活动过程中应耐心地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指导,并结合实际情况,为幼儿提供充足的自我活动时间,进而保证幼儿具有充足的精力去学习与活动,自由进行发挥,全面发展。例如,在某次活动中,活动结束后教师在收拾教具时,某一幼儿依旧在摆弄魔力纸杯,教师并没有催促,过了一会,幼儿似乎想通了,将其用力一吸,就吸住了纸片,幼儿得意扬扬地完成了该场活动。

四、 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教育来说,其目的并不是塑造相同的“人才”,而是教育出一个个具有独特創造性与创造力的特质人才,并促使其展现出独特的个性,全方面发展。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积极利用创造教育理念,尤其是在进行区域活动时,引导幼儿发挥出自身各感官的作用,积极进行探索与思考,提升自身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张慧仪.浅析陶行知创造教育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现代意蕴[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6):268.

[2]陈明荣,窦晓勇,张国亮.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创造教育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现代意蕴[J].幼儿教育(上旬刊),2017,28(10):163-164+168.

[3]孙燕华,章高亮,孙璐璐.创造教育对幼儿园区域活动产生的现代意蕴影响[J].创造教育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0(7):266-267+269.

作者简介:钱亚纶,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陆家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创造教育区域活动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数学课程中的创造教育浅议
“创造教育”引领幼儿生活与学习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品三口而知味
基于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幼儿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