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班级管理中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策略研究

2018-11-14唐静

考试周刊 2018年95期
关键词:矫正策略小学班级管理行为习惯

摘 要:注重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小学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笔者通过在班级管理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实践出发,从三方面论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行为习惯;矫正策略

叶圣陶先生曾经将“教育”概括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强调良好的习惯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核心和基础。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职责,班级管理对于孩子们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不良习惯的矫正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强化班级管理工作,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抓起。

一、 身正为范,为学生树立榜样作用

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善于模仿,具有向师性,班主任老师和学科教师们做好孩子的榜样,对于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起到很大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行为习惯良好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才会潜移默化每一位学生,教师的榜样作用如春雨,滋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田,“身教重于言教”,“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应从自身的形象和行为规范做起,为孩子们树立典范。

如教师要求小学生不迟到不早退,教师首先每天早到校,让学生到班后首先能看到自己,每天放学,教师在确保每一位学生平安送出校园后再下班;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首先在自己的课堂上,对于每个孩子的发言,教师应耐心听完,树立“善于倾听”的好榜样;要求学生举止文明,教师就应注意在校每时每刻的言行举止文明有礼,多说“谢谢”“请”等礼貌用语,自觉按顺序进行相关活动,不能有优先的特权;要求学生作业认真,教师在黑板上的板书、作业批改和评语中、给学生辅导时,书写应横平竖直、左右成行、上下成列,给学生美的感觉和享受,学生自然会把老师的书写作为字帖不断模仿;要求学生的书本文具摆放整齐,教师应对班级的桌椅排列、作业摆放、工具收纳都有明确、细致、精准的位置习惯;要求学生心平气和,首先自己面对孩子错误和不足时,应给以包容的心,不能大发雷霆,少用指责和痛斥的方式,以委婉的语气指出,多给孩子们积极正面的暗示和鼓励……

教师的点滴,都是学生学习的楷模,教师的榜样作用有助于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养成。教师在班级管理、教育教学中,处处以身作则,实现“其身正,不令而行”之效。

二、 循章立制,用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习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起到规范的作用。作为班主任,为了强化班风、浓厚学风,应在学生走进校门的第一天,就组织他们学习这些规章制度,并定期检查他们的掌握情况,如相互检查背诵、开展“规章制度知多少”的竞赛活动等,以丰富有趣的形式强化学生对《守则》和《规范》的学习和掌握。

《守则》和《规范》的学习,不能停留在背诵的表面,应落实到具体的学习和日常活动中,对于孩子们的不良习惯,教师及时指出,再引导他们对照《守则》和《规范》的具体条文明确自己的不良行为和习惯。一天早晨,某位家长将哭闹的孩子“扔”进了班级,原因是家长发现孩子书包里多了一把玩具小手枪,孩子对手枪来源闪烁其词,家长看出端倪,再三“审问”,最后还是没有问出所以然,上学时间到了,孩子被家长痛打之后,被送进学校……此时,教师应先向家长明确:棍棒之下未必出孝子,孩子处于叛逆期,往往越是打骂,效果越糟。在学生面前则要让他意识到家长的举措也是万般无奈,无计可施的下下策,让学生理解家长,再引导学生背诵《守则》,特别让学生回顾第六条“诚实守信有担当”——不说谎,告诉孩子有错就改,仍然是个好孩子。如此开导下,孩子终于说出了真相——他喜欢玩枪,但是爸爸妈妈不给买,只好偷偷“拿”30元,买了枪……哭着承认并保证改正错误。班级管理工作包罗万象,班主任工作也千头万绪,教师应合理地利用起《守则》和《规范》,鼓励学生不断将自己的行为习惯和相关条款进行对比,不断反思,不断矫正。

其次,班主任还可以根据教育部的《守则》和《行为》制定自己班级的班规,做到精致化、精细化管理,让孩子们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促使孩子们用规章制度严格约束自己,形成强烈的规则意识。

三、 注重细节,循序渐进帮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细节决定成败,细心的班主任,善于从细节入手,时刻关注孩子们的行为举止,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班级里有个小男孩喜欢玩手机,一回家就玩手机,作业不做,说少、说轻了,就是耳旁风,说多、说重了,就发脾气,用各种方法抗拒管教……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班主任无法介入教育。此时,就需要教师在校注意观察他的行为,从而针对性做工作。一天课堂上,这个学生的眼神逐渐漂移到窗外,面带倦意。我不急于指出他的上网的坏习惯,先示意他好好听课。当他再次走神的时候,我也不能“上綱上线”地批评指责,学生不易接受。我们可巧设话题,组织学生讨论:你喜欢上网吗?谈谈上网的看法。多数的孩子对网络游戏《愤怒的小鸟》《王者荣耀》倍爱有加,谈起之时,似乎还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之中……待他们充分表达完后,再用一位男孩沉迷网络,为抢夺爸爸扔出窗外的手机一跃而下,当场毙命;小学生上网吧,三天三夜不回家,猝死在网吧里;一位成绩优秀的学生,因沉迷手机游戏,沦为班级的学困生;女孩上网交友不慎,与网友约会被拐卖等实例,引发学生意识到“网络”的负面影响,引导学生放下手机,从网络中走出来,远离网吧,远离游戏……这样的渗透教育,保护了这个孩子的自尊心,也能帮其认识自己的问题所在,纠正错误的学习习惯。

班级管理工作,是精细活儿,学生的养成教育更是长期的工程,需要教师的智慧和细心。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教师应身先士卒,德高为范,还要关注细节,矫正坏习惯,应润物无声,更要用班级班规让学生自主约束和管理,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艳.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浅谈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7(3).

[2]李珍.小学班主任有效进行班级管理的思考[J].文学教育(中),2017(12).

[3]李裕怀.小学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的实践策略解读[J].考试周刊,2018(20).

作者简介:唐静,江苏省昆山市,江苏省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包桥小学。

猜你喜欢

矫正策略小学班级管理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
谈学生学习不作为的正向引导
关于小学班级管理的理念和策略心得体会
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学困生“习得性无助”现象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