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书桌

2018-11-13陈万海

连云港文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岳父书桌书法

陈万海

我的书桌其实是岳父遗留下的。

去年秋天,我一直忙着搬家。新家在城东,有些偏远,生活并不方便,考虑到新家宽敞,最主要的是新家有个独立的书房,这是我多年的心愿。

岳母说:“家里摆的那张老周在世时用的书桌,你们要不嫌旧,就搬去用吧。”

夫人在街头雇了个拉货的电动三轮车,几番交涉,三轮车主报价从200元降价到150元,再不肯让步。开始拆装运输时,见是个已经很旧的书桌,轻声咕哝着,这书桌拿到旧货市场,恐怕至多也就值个百把块钱。见我们沉默不语,他也就不再吱声,专心干活。

搬入新家后,岳母专程拎着几条活鱼和半盆米糕以示庆贺。到了屋里,走进书房,眯着眼瞅了半天,微笑着点点头:“这书桌放在这书房里,非常合适。”

这是一张岳父在世时定做的书桌,长2米出头,宽1米出头,高约90厘米,比普通的书桌或办公桌要大出一号。历经二十多年岁月的打磨,四周表面有些陈旧灰暗,墨汁沾染的污迹看起来有些脏,但结构完整,形状如初,适合临习或创作书画作品用。站在书桌面前,记忆的片段便不由自主地连成一串。

岳父五岁开始练习书法,在长辈的教育和影响下,很快就显现出在书法上的天赋和灵性,二十几岁便成为本市有名的书法好手。青年时期的岳父,追随传统的书法家成长路径,深知天才和悟性固然重要,但要想成为专业的书法家,没有捷径可走,因此,他的勤奋远近闻名,无论春夏秋冬,每天临池不辍。真草隶篆,无不精通,尤其是正楷,下功夫最深。他对书法的痴迷超过常人,每天除了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占用一些时间外,主要精力全部用在书法上,这也是他年少成名的重要原因。

出于对书法的酷爱,从三十多岁起,岳父从一个中学语文教师转行正式成为专业书法教师。三十年的流转光阴中,他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学生,一些学生也早已成长为一方名家。多年的书法教学过程中,他提出练书法就是练人的理论,受到许多学生和家长的欢迎。特别是一些原本调皮不求上进的青少年学生,在经过多年的书法培训后,喜欢上了书法,改掉了原来的不良习性,提高了自身修养,和从前判若两人,进而带动了个人事业发展走上新的境界。

因为家境普通,岳父以前的书桌极为简陋,其实连桌子也算不上。那是件标准的家庭组装产品,它是用一张三合板充当桌面,下面是两张老式的条凳做支撑。就是在那样的一张书桌上,岳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上面临帖、创作,度过了从少年到成年的充实时光。

退休后岳父有了些空闲,终于下决心定做一个专业的书桌。托亲戚买了些普通的木料,并请来个木工。木工姓黄,是个身材不高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带着一套家伙,应约而来。因为住在一楼,有个不大的家院。黄师傅把锯子、刨子、墨斗、尺子等一字排开,在家院里大干起来。手法确实很熟练,先是桌腿、后是桌面、再是抽屉,仅仅3天工夫就已基本成型。岳父专门叮嘱岳母每天做好饭菜热情招待,自己则不时过来围着看看,说些他的想法和特别的要求,黄师傅一一照办。

组装、磨砂结束后,又用本色的油漆小心地漆了两次,才算正式完成。抬到书房后,铺上毛毡,上面按次序摆着文房四宝,新书桌终于派上了用场。和以前的三合板桌子相比,这个崭新的书桌,本色的表面清漆光可鉴人,摆放在西墙边,原本不大的书房顿时显得拥挤,书卷气场随之提升了几个等级。正中的抽屉里放着他常用的印章印泥一类东西,并小心地上了锁,把钥匙扣在自己的一串钥匙里。

那以后的好长一段时间,大凡家里来学生或朋友,岳父总是不厌其烦地向来人详细介绍,声音洪亮、满脸笑容。

在岳父的影响下,我也学着拿起毛笔,开始练习书法,那时已是将近而立之年。

万事开头难。作为高龄的初学者,基本功的训练是一个痛苦而不可缺少的过程,由于自感悟性不佳,心里难免有畏难情绪,岳父总是温和地鼓励我,多注重过程,不要想结果。告诉我掌握书法的运笔技巧,必须从基本笔画练习开始,每天给自己规定练习量,要么是一小时,要么是几张纸,哪天没完成,后面补上。一个阶段以后,选择褚体开始临帖。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学习书法也是这样,练习的过程比较枯燥,特别是发现日复一日却没什么进步时,内心无比地沮丧。而岳父总是和颜悦色、放慢语调讲解,点出我细小的进步,坚定我继续下去的决心。久而久之,心浮气躁渐渐消失。

学海无涯。通过几年的楷书临写,使我慢慢地把书写从完成任务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每天寂静的午后,打开布毡、铺开纸张、倒好墨汁、提起毛笔,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的状态。冬天则更适宜读帖,坐在岳父家书桌旁简陋的火炉边,听着木材噼噼啪啪的声音,漫不经心地打开一本本名家字帖,颜真卿的,王羲之的,赵孟頫、文徵明的,不管是哪个书法家,不管是哪种字体,从楷书到隶书,再到行书,草书等,看看都是一种享受,冬天便不再漫长和寒冷。

退休后的岳父依然活跃在书法教学和创作中,每周的老年大学、书法函授大学、少年宫等到处有他瘦削的身影,日子非常充实而愉快。回到家里,书桌上多了一个老式的收录机,用的还是当时的盒式录音带,循环播放着高山流水等传统音乐。岳父左手拿着名家字帖,右手执毛笔,站在书桌旁练习书法。那时,我的女儿刚会走路,围着旁边,一边叽叽喳喳地学习说话,一边随着音乐摇摇晃晃。

无奈好景不长,一个冬天的午后,在一次被人请去创作后,他因没有控制好情绪,加上劳累,晚上脑溢血发作,被人送回。后虽经治疗好转,但终究元气大伤,几次反复发作终于瘫痪。从那时起,每天守着一个日渐枯萎的生命,家里的空气变得沉闷而压抑,好在他本人并不知晓痛苦,还经常瞪着大眼睛望着我们,只是早已无法表述自己的思想。多少次望着躺在床上的岳父,我都在思考,他若还清醒,明白今天如此不堪的结局,是否会后悔自己曾经超人的艰辛付出。我们不能替代他,也无法挽救他,内心深处一次次地惋惜这样一个书法家的消失。虽然一个人的生死是这个世界再平常不过的事,但轮到自己身边的亲人总是难以接受。张爱玲曾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在因脑溢血后遗症瘫痪在床近四年后,岳父悄然离开了我们。那是一个黑色的夜晚,尽管对这一天我们早有心理准备,但当医院工作人员将岳父推进太平间后,我们都忍不住掉下泪来,岳母更是瘫在地上,大哭不止,我们将她拉起,在这样的夜晚所有的安慰都显得苍白无力,只能共同守候着又一个天明。

岳父去世后,在整理书桌时,书桌的抽屉里有一本厚而古旧的书,书面泛着浅灰,连边上的书钉也早已锈迹斑斑,封面上贴着手写的“行书字法”,正是岳父常用的字体风格。打开书本,里面是他多年来从书法报等报纸杂志上剪下来的行书书写技法文章,从概述、字帖选择、临习方法、临习心得、名家字帖的审美,每一篇文章都粘贴得整整齐齐。这在网络诞生前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专业知识汇总。斯人已逝,但这本书法技法仍在静静地诉述着主人对书法的热爱和执着。

今年的清明节,全家人来到青龙山扫墓。青龙山顶,林林总总的墓碑一排排、一行行,当初埋葬他的片区只有不多的几个墓地被使用,如今已是满座。没有细雨纷纷,反而艳阳高照,暖暖的阳光热情地落在山林间,落在泥土里,落在这片墓碑林立万人长眠的冷清的世界,也落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心里却不由升起一股无言的忧伤。

光阴似箭,不经意间,我业余学习书法已过去十余年。岳父遗留下的书桌变成了我的书桌。

书桌的正上方挂着岳父留下的一幅书法作品《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是岳父生前不常写的篆书作品,作品布局严谨,书写中提按转折、枯湿浓淡、粗细坚柔、笔力尽显,使人能感觉到作者尽情挥洒的风采。挂在墙上,每天与我相伴,让我也从书法练习中享受到愉悦,努力寻找自己喜爱的生活方式,用心打扮自己的生活空间,让每一天更加充实。

岳父名叫周庚如,1939年生,海州人,曾任连云港市书协副主席、延安中学书法教师,2008年初离世,终年70岁。谨以此文代表家人对他离世10周年的纪念。

猜你喜欢

岳父书桌书法
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小书桌,容天下
一张书桌的自述
成交
笑话
一张美丽的书桌
未来书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