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工类高校以传统文化强化人才培养的途径

2018-11-12于成宝王敏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人才培养

于成宝 王敏

摘 要:十八大以来,在全面复兴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国策的背景下,理工类高校当克服自身校园传统文化底蕴薄弱的劣势,从构建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华优秀文化与党课相结合、大力支持校园人文社团建设、传统文化融入师德建设、传承与创新地方传统文化等方面,努力开展好传统文化教育,以提升新时代大学生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理工类高校;传统文化;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8)23-0110-03

十八大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提出,意味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哲学思想、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逐渐成为新时代理论创新和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正确而积极的指导作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标志着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大国策。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超级工厂”,高校是“育人工厂”的最后一环。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塑造的定型阶段,如何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优势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对于理工类高校而言,由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缺乏或不发达,校园文化建设中传统文化因素淡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与渠道相对不足等原因,造成了一些理工类大学生存在思想政治素质不高、社会道德观念淡薄、历史文化知识欠缺、审美品位低下、心理抗击打能力差等诸多问题,影响了新时代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培养。因此,在理工类高校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不但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要求。笔者认为,在当前形势下,理工类高校应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大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着力强化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以培养能够主动迎接新挑战、践行新使命的新时代大学生。

一、构建传统文化课程体系

对于理工类高校而言,构建面向全体学生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首要任务,这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平台。现在一些理工类高校已经把“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列为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的通识必修课,要求所有理工类专业的学生必须完成该课程的学习,取得额定的学分。但仍有不少理工类高校并没有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提升到通识必修课的高度,学生可选可不选,学分可修可不修。这种对传统文化课程的定位,自然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也很难调动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建立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平台,有利于聚合理工类高校人文社科方面师资资源,鼓励一批教师参与其中,承担其所擅长专题的教学任务,大家相互备课、相互学习,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从而在全校的层面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学活动。

二是设立传统文化选修课程群。理工类高校传统文化方面的师资是相对缺乏的,在传统文化课程群建设上有一定的困难。这既需要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充分挖掘本校师资的资源,鼓励本校各科专任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开设诗词鉴赏、民族歌舞、传统手工艺、民风民俗、书法绘画等学生参与度高的选修课;又要利用本土其他高校传统文化方面的师资优势,聘请他们讲授经典讲读、诸子百家、历史文化等具有一定深度的传统文化课程。此外,也可与已经把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成国家级精品课的高校合作,通过网络共享,将传统文化精品课程资源导入到本校学生的学习之中。

三是开设传统文化系列讲座。学术讲座是最生动、最经典、也是最前沿的授课。判断一所大学的传统文化氛围是否浓郁,经常性举办传统文化方面的讲座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对于校园文化氛围不浓的理工类高校而言,把国内外、省内外的著名文化学者请进来,在课余时间组织专题文化讲座,为学生开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二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学管理部门在规划讲座的时候,要注意运用系统构建的思维,比如开展诸子百家系列、唐诗宋词系列、教育科技系列、历史文化系列、艺术审美系列等等,在讲座的设计上做到年度有规划、内容有衔接,这样更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学生接受的系统性,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中华优秀文化与党课相结合

高校党课是每一位入党积极分子和大学生党员的必修课,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理论阵地。可以说,在高校党课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文化,使大学生更加了解、更加认同、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当今大学生党课的应有之义。有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所包含的伦理道德、立身处事之道已成为解决当今世界许多矛盾的一剂‘良药,深深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价值体系。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党课教学中,对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党课质量、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助推中国梦实现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

党课与一般的课堂教学活动不同,传统文化课上教师有一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只要是传统文化范围内的知识和文化,一般都可以进行讲述或探讨;但党课有其崇高性、神圣性、庄严性,这就决定在将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党课教学,要突出“优秀”的判断标准,使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那么,中华文化中哪些优秀资源可供借鉴呢?笔者认为,首先是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崇德贵和”、“以人为本”等优秀精神,这已经在当今社会政治、经济、生态建设中发挥着理念的先导作用。其次是“天下为公”、“天下一家”、“修齐治平”的家国天下情怀。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时代的背景下,未来的世界是一个合作共赢的世界。2017年習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时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的伟大目标,大学生通过中华优秀文化中蕴涵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资源的挖掘与学习,可以更好更快地融入世界经济与文化中去。再次是中国传统辩证综合与直觉体悟相统一的思维方式和注重知行动态统合的行为方式,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培养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的文化品格,从而达到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统一。

三、大力支持校园人文社团建设

高校社团是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成长的场所。作为高等教育最为发达的美国,各个高校学生社团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分类仔细、活动丰富,成为大学文化、校园管理和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伴随着高校在校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学生社团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据学者对高校学生的社团参与情况的抽样统计,“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社团经验的占69.3%,理工科专业的占54.6%,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占31.7%,文史哲类专业的占13.7%。”[3]这组数据也反映了理工科专业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要较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高得多。

首先要加大对校园人文社团发展的扶持力度,统筹协调社团挂靠单位对社团活动的资金投入,为社团的各项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其次要为人文社团提供切实的指导、培训以及活动策划咨询服务,指导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如国学社团可举办《论语》大赛、国学演讲,诗词学社可举办诗词大会、诗歌朗诵会,古琴社团可举办古琴演奏会,茶道社团可举办茶艺展示,书画社团可举办作品展览等等。通过经常性的社团活动,积淀社团文化,增强社团凝聚力,从而逐渐打造传统文化活动精品。再次要推动人文社团“走出去”、“ 请进来”。对于培育比较成熟的社团传统文化品牌,要通过市、省、全国各级文化或技能竞赛活动进行锤炼,从而做优做强;对于其他高校的精品社团活动,要创造机会请进来,通过观摩其他社团的活动,来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从而促进本校社团的更好发展。最后要鼓励人文社团的活动创新。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离不开大学生这一思维最活跃、最富有创新精神的群体,人文社团恰恰为大学生的传统文化创新活动提供了一个允许失败的“试验场”、“孵化器”。可以说,通过学校人文社团建设,可以从主体上解决校园传统文化氛围不浓郁的问题,对于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具有极强的推动作用。

四、传统文化融入师德建设

把传统文化融入师德建设,是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传统文化积淀相对薄弱的理工类高校,其意义尤为显豁。我国改革开发四十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但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导致了一些不良社会现象的产生,并逐渐传导到高等教育上来,以至大学教师师德“失范”现象比较突出。2014 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再次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但市场经济催生的拜金主义、媚权媚俗和功利思想等因素对师德不良影响并没有完全消除,个别教师仍存在师德意识淡薄、师德境界相对低下、师德不优师风不正等问题,从而削弱了大学师德文化的教育功能。高校师德出现的种种病灶弊端,药方须从传统文化中寻找。中国传统文化由于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农耕经济、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结构等因素,形成了重伦理、尚道德、尊师道的文化特质。一部五千年的文明史,堪称是一部道德史、教育史。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精神力量在师德建设中的作用,必将极大提升高校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强化高校育人队伍“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首先是我国千百年来一以贯之的“师者传道”的精神有助于高校教师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进行社会角色的自我定位。从曾子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勉励之语,到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师者定义,都可以看出教师传授真理的使命要高于传授知识。从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到韩愈、程颐、朱熹、王阳明等历代圣贤之行事来看,“师”俨然是“道”的化身。师道文化,需要通过师德建设大力弘扬。其次是传统文化中“为人师表”的律己精神有助于师德高地的构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的光辉体现了对法律和规范的超越。传统文化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立身行事准则、“慎独”、“三省吾身”、“改过迁善”的道德修养方法、“言传身教”、“诲人不倦”的教育精神,只有真正的入脑入心,教师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美誉。再次是传统文化中的“穷本探原”、“博采众长”、“厚积薄发”、“经世致用”等教育理念,有助于克服当今社会功利化、浮躁化的教风和学风。最后是传统文化中的“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长善救失”等教学方法有助于教师增强教书育人的本领,从而更好地展现教师的职业魅力。

五、传承与创新地方传统文化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如齐鲁文化、秦文化、三晋文化、中原文化、燕赵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等等,它们共同构筑成辉煌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有学者指出“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地方的优秀传统文化往往凝聚着该地区文化的精华和精髓,以具体物态、人文精神以及风俗民情等不同形式,承载着一个地区的记忆,并延续着该地区文化发展的未来。”[4]对于理工类高校而言,积极依托地方文化管理部门和社会上的文化社团,协同挖掘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对之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打造出富有地域特色、赋予现代价值、体现时代意义的文化精品,很容易激发起驻地高校师生、乃至整个地域民众对于传统文化的热情和认同感,从而在传统文化教育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充分利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建设实践教育基地,带领大学生走出校门亲身体验感悟学习,使大学生在与传统优秀文化面对面的接触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其次引领大学生参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和保护工作。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导致了很多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因缺乏传承走向衰落。组织学生社团对所在地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进行调查、搜集,可以有效对那些富有地方文化底蕴的传统技艺进行保护,并发挥理工科学生的专业优势,为它们在技术传承与革新方面提供支持,从而使大学生不仅是传统文化的旁观者,而且是传统文化的参与者、保護者。最后是推进地方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团、进课堂、进教材活动。当前各大高校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着严重的同质化、教材化的现象,教师所用的教材尽管编撰者不同,但在内容上几乎千篇一律,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而且中国传统文化规划教材这么多年来在编撰原则和内容上几乎没有什么改动或革新,久而久之,形成了教师在讲授与研究上的惰性,也使大学生在接受上感到乏味。地方传统文化,无论是在民间流传不衰的风俗典故,还是依旧活跃在舞台上的戏剧戏曲,还是沉寂在历史文献中的诗词歌赋、先人事迹,对于高校师生而言,却是最新鲜的、最富有趣味的,正可补传统文化通识课的不足。所以,要有战略的眼光,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引入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体系。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国先民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必将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理工类高校应当克服自身传统文化薄弱的劣势,扬长避短,在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中国特色思想指引下,着力把传统文化教育落到实处,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系统夯实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刘笑菊.传统文化与高校党课教学的有效融合[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7,(5):123-125.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37.

[3] 丁孟春,韩叶梓,张云云.高校社团活动现状调查及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8,(1):57-58.

[4] 许鹤.地方高校传承与创新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路径的探析[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8,(2):103-105.

[责任编辑兴 华]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