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选择不同的制备时机在制备新鲜冰冻血浆时对其冷沉淀质量的影响

2018-11-12朱爱维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8期
关键词:凝血因子冰冻全血

朱爱维

(常州市中心血站,江苏 常州 213004 )

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FFP)是临床上常用的血液成分之一,具有促进组织修复及止血的作用[1]。冷沉淀(cryoprecipitate,CP)是指将FFP在低温(1-6℃)解冻后沉淀的白色絮状物,是FFP中部分凝血因子的浓缩制品。冷沉淀主要含有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n,Fn)、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因子XIII等,其对甲型血友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产妇大出血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2]。目前,如何提高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的产量及质量等问题已成为采供血机构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次研究主要探讨选择不同的制备时机在制备新鲜冰冻血浆时对其冷沉淀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将180份全血。这180份全血均来源于无偿献血的健康人群,每份全血的容量约为400 mL,其新鲜冰冻血浆的容量为200 ml。

1.2 研究方法

1)本次研究使用的仪器为全自动血凝分析仪(由德国美创公司生产,型号为1800)、联排热合机(由韩国森通公司生产,型号为SE260)和血浆速冻机(由卢森堡公司生产,型号为MBF21)。本次研究使用的试剂盒为纤维蛋白原测定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货号为F010)和凝血因子Ⅷ测定试剂盒(由德国西门子公司提供,货号为546585A)。2)制备新鲜冰冻血浆的方法是:⑴将400 ml的全血分2次进行离心后制备成血浆,即将温度控制在2℃~6℃,第一次以3500 r的速度对全血进行6 min的离心处理,第二次以4000 r的速度对全血进行7 min的离心处理。⑵将血浆分别保存6 h、8 h和12 h,然后将其速冻40 min后制备成新鲜冰冻血浆,并将其移至温度为-20℃的低温冰箱中进行保存。100 mlFFP制备的冷沉淀为1个单位。3)制备冷沉淀的方法是:使用虹吸法制备冷沉淀,将新鲜冰冻血浆的容量控制在40 mL左右(上下不超过5 mL),对其进行热合后立即转移至-50℃的速冻机内,在速冻结束后立即将其转移至-20℃的低温冰箱中进行保存。4)对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进行检测的方法是:按照试剂盒说明书中的方法测量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中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Ⅷ的含量,并计算冷沉淀中凝血因子的合格率。

1.3 观察指标

观察在第6 h、第8 h和第12 h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中FIB的含量和凝血因子Ⅷ的含量及其冷沉淀的合格率。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录入到SPSS17.0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的定量数据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采用χ²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若方差不齐,则采用校正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在不同的制备时间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中FIB含量和Ⅷ含量的比较

与在第12 h制备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相比,在第6 h和第8 h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中凝血因子Ⅷ的含量均更高,P<0.05;在第6 h、第8 h和第12 h,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中FIB的含量相比,P>0.05。详见表1。

表1 在不同的制备时间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中FIB、Ⅷ含量的比较(±s )

表1 在不同的制备时间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中FIB、Ⅷ含量的比较(±s )

注:*与第12 h时相比,P<0.05。

时间 份数 FIB的含量(g/L) Ⅷ的含量(IU/mL)第6 h 60 8.14±0.28 75.18±0.73*第8 h 60 8.20±0.46 74.99±0.81*第12 h 60 8.04±0.54 56.45±0.52

2.2 在不同的制备时间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合格率的比较

与在第12 h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相比,在第6 h和第8 h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的合格率均更高,P<0.05;在第6 h和第8 h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的合格率相比,P>0.05。详见表2。

表2 在不同的制备时间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合格率的比较[n(%)]

3 讨论

在2012年颁布的GB19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中,新鲜冰冻血浆是指将存放于冷藏环境的全血在6 h(保养液为ACD)或8 h(保养液为CPDA-1或CPD)分离出血浆后速冻成固态的成分血[3]。血浆是血液内的非细胞成分,主要包含蛋白质、无机物、糖类、水分及非蛋白含氮化合物等[4]。临床上应用的血浆主要由血站提供,血浆制品主要包括普通冰冻血浆、病毒灭活冰冻血浆及新鲜冰冻血浆等。相关的研究表明,以新鲜冰冻血浆为原材料制备的冷沉淀,其凝血因子Ⅷ会受到制备时间的影响,而影响冷沉淀质量的主要因素为不稳定的凝血因子[5]。有研究发现,凝血因子Ⅷ的半衰期约为8 h,超过此时间其易失去活性。另外,凝血因子Ⅷ的活性还可受到献血者自身凝血因子的水平、采集血液的时间、全血运输时的温度、血浆制备的方法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6]。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在第12 h制备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相比,在第6 h和第8 h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中凝血因子Ⅷ的含量均更高,P<0.05;在6 h、8 h和12 h制备所得的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中FIB的含量相比,P>0.05。与在第12 h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相比,在第6 h和第8 h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的合格率均更高,P<0.05;在第6 h和第8 h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的合格率相比,P>0.05。此研究结果符合《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中有关抽检样本质量控制指标的范围,可作为血液采集及制备的受控要求。

综上所述,在第6 h和第8 h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的质量较好。

猜你喜欢

凝血因子冰冻全血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少见凝血因子缺乏症3例
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冰冻的情感
冰冻兽
冰冻的梦
冰冻的梦
应用快速全血凝集试验法诊断鸡白痢和鸡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