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回顾的策略适应及其价值
——基于老年人小组式叙说的质性研究

2018-11-12田新朝

理论月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老年人生命策略

□田新朝

(黄冈师范学院 社会工作系,湖北 黄冈 438000)

一、概述

生命回顾是个人以自己的话语来述说生命故事或根据对话与访谈的结果来记录生命故事。生命回顾以访谈为主要方式,但亦可纳入其他形式的资料,比如图片、音像视频等资料。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和家庭结构小型化的背景下,“未富先老”的中国处于传统家庭结构转型的阶段,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性成为重要话题。通过生命回顾,诠释老年人的过往经验事实资料及与生活世界具有重要价值。

(一)生命回顾的意义在于阐释人生价值

人类行为与所处情境有关,经主体赋予意义而承载于主体历史经验中[1](p227-228)。历史记述往往采取夸大、戏剧性的描写,用以美化、歌颂精英人物,而忽略社会上广大的普通百姓[2](p87),自传限于名人,而普通老百姓既无可能条件,也不肯说实话、顾虑多。但是,普通人的人生经历一样可以记载流传下来,既可以作为年老时候的自我总结,也可以为他人做参考。Robert Butler[3](p65-76)最早提出“生命回顾”概念。生命回顾不仅是当事人的个人总结,也是研究者与当事人共同对生命历程的总结[4](p114),是个人对所处社会情境脉络的主观经验与知觉,勾画追忆人所经历的事件及诠释经验,其目的在于说明人的生命经验与意义。叙事是建构生命经验意义的基本形式,也是人以时间顺序的方式,强调合作和让参与者充权赋能,构建时间、情境脉络,重构过

去、现在、未来的生命经验成一个更有用处与连贯性的诠释[5](p31-35)。叙事的基础和轮廓是人讲故事,讲故事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某种一致性的方式[6](p3-11)。

(二)老年人生命回顾的主旨是重建生命意义

作为一种治疗方法,生命回顾更多采用叙事探究法,根据受访老年人的口述历史,追忆过往人生片段。叙事探究法于20世纪80年代从欧美学界构建起来之后,逐渐兴起于各学科领域,并成为一种正规学术研究方法。Erikson[7](p25-26)在提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后提出人生的第九个阶段,即老年人重新回顾生命中每个阶段的任务,发现其中的和谐与不和谐之处,并在两种极端中取得平衡。自我统整是生命回顾的终极目标。老年人生命回顾将检视过往的生命经验,促进生活正向发展为统整的意义。人的生命如同戏剧、如同故事,其中蕴含着人们的生命经验,传达生命的真实和丰厚[8](p265-268)。老年代表的是人生经验的累积与智慧的结晶,每一名老年人都有存在的独特意义与特质。

(三)生命回顾的策略适应在于创造治疗功能

虚拟安排是社会重构的基本命题,人们通过与他人的互动获得经验,并在“成长空间”以某种方式设计或构建自己[9](p221-223)。生命回顾的机理在于:每个人都有能力去解决问题,只是有时候找不到适当的方法,或者忘记以前曾经试过解决类似问题的经过,又或者是因为压力的出现导致怀疑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信。生命回顾以社会重构引导参与者回忆过去的生命事件与经验,透过治疗师的辅助让参与者对自己的人生故事进行评价并协助其将过去的负面事件重新找回正面的意义,以提升自我生命价值与自我肯定,达成人生最后阶段自我统整的目标[10](p256)。策略适应性生命回顾法是回顾疗法的一种。适应性策略有利于重拾老年人解决困难和有效控制事情的能力,正面面对、有效应对压力或困难。透过其生命叙说文本分析,纪录其生命图像与生命经验,跨越时间与空间像镜子般相对照,探究事件的关联性,以理解老年人生命建构的轨迹,诠释生命故事之内涵,产生自我创造与疗愈功效。该方法通过一致性的主题、道具及形式,引发老年人重拾以往解决问题的经验,重新演绎认知,重拾能力与信心。香港赛马会老年人计划新里程推行为期两年的“流金颂社区计划——爱生命”项目,是典型的策略适应性法。该项目以适应性缅怀治疗开展协助老年人减少负面情绪及预防老年人自杀的个案介入项目,结果显示:适应性缅怀治疗重新激发初遇抑郁症状的老年人以往个人的成功经验,能有效缓解老年人的精神压力,有效解困,脱离抑郁,让老年人重享积极丰盛的晚年。

二、文献综述

过往文献(特别是我国台湾地区的文献)集中从老年人现实问题来分析生命回顾方法所隐含的生命意义,在回顾方法上强调重建生活重心及重新诠释生命意义,形成以问题解决为主轴的治疗取向。

(一)老年人生命回顾价值

生命回顾基于个人的身、心、灵相互关系及其状态,来分析老年人问题。1950年代以前,一些精神学家与心理学家将老年人缅怀过去的行为视为老化的举动及失智症的病症之一[11](p5)。老年人生命回顾更适合以质性研究为中心的脉络典范,考量社会生活的具体时空与情境因素,从长久生命体验深度理解,彰显老年人独特性,以特定社会及历史情境来理解生命的价值[12](p5)。高龄老年人的生命回顾过程中,强调以个案研究结合回顾叙事法,透过创作形式与自我对话,发现自我解读生命对老年的自我统整、体悟信仰产生意义。生命回顾具有怀旧疗效及共通性、独特性、意义内存性与超越性[13](p5)。自我觉察、生死感知、生命意义、陪伴关系和圆满感作为流转的生命漩涡贯穿于癌症病人生命回顾的经验主轴[14](p76-79)。生命回顾透过老年人叙事,社会工作者及分享对象来理解、聆听、同理、诠释老年人的故事,使得老年人重建自己生命的意义,并透过这些被记录下来的人生故事启发自己与更多人去思考生命议题[15](p206-207)。

(二)老年人生命回顾价值的差异

老年人生命回顾既有共性,也有不同点。性别角度,华人世界里,男性对生命历程的叙事内容多突出事业和个人经历,在“去责任”的过程中,形成角色和任务的改变或撤离;女性则更多叙事家庭、人际关系,老年生活似乎是原有生命的延续,甚至是另一种生命的开展[16](p147-148)。家庭结构方面,高龄独居老年人相对其他老年人不同,丧偶老年人与配偶健在者在心理状态和人生观念上存在差异,前者认为命运决定论,后者更认可医疗和现状认可,仍能处理问题和享受生活。在谈及人生经历时,有子女的老年人将寄托放在下一辈[13](p46-47)。老人透过回顾的过程,能够再次经历过去、重新统整,建构新的观点而迎向未来,并显现出自我肯定、关注身体、执守信念等15个焦点[14](p56-58)。在对一位从大陆到台湾的资深荣民的生命回顾,还原荣民的感受与需求,发现其需要的主要不是救济,而是自尊的维持、爱心的关怀、心理的支持[17](p151-154)。婚姻强化意在否定消极性的人际记忆和事件,由此带来的选择性回忆一个人的关系史与婚姻满意度显著相关[11](p221-223)。

(三)老年人生命回顾的治疗策略

生命回顾叙事中,案主既沟通主观经验,也重建破碎的自我,解构并重写生命故事,是个人与社会建立完整互动关系的重要途径。生命回顾用于老年人的心灵教育,自传式生命回顾联结过去、现在与未来,借由回顾过去或细说从前,使内心产生存在感,对老年人具有调适及疗愈作用[18](p58-62)。高龄服务者的文化能力包含自我觉察及心理认知上的转变,对历史脉络与文化的敏感,以及高龄服务者的跨文化叙说式服务技能等[19](p42-45)。互为主体且营造出倾听、接纳氛围的艺术方案,能扰动参与者进入对话情境,反思及探寻自我意义,从而实践高龄关怀,建构长寿文化的空间主体性[20](p149-155)。近年来,医护叙事模式透过叙事去理解、聆听、同理、诠释病人的故事,引导病人分享相片内容与过去值得回忆的事件,并对故事感同身受,使得生命走向终点的过程得以转换,达到自我统整。行为与群体规范不一致的个体倾向于表达对群体的弱认同,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主要友谊群体被改变为与自己的行为更兼容的规范[21](p8)。策略适应的效果在于提升失智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另外,信仰或宗教也是许多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元素之一,透过宗教团体提供的人际互动平台,帮助老年人接受痛苦事件带来的失落悲伤情绪,祷告和沉思过往有助于将内心压力释放[22](p83-84)。

三、质性研究

(一)研究伦理与准备

1.伦理准则。本研究为符合尊重、善意、正义原则的研究伦理,在初次拜访时向老年人表明本研究的研究目的、进行方式及流程,征求其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后告知所有访谈均遵循保密原则,访谈录音及访谈内容将作为学术研究资料苋集与分文写作之用。为保障研究参与者的权益,遵守匿名原则,以降低暴露个人联结的风险。明确目的在于透过老年人以往的解决问题能力,使得他们重获自信心,减轻老年人抑郁症状,顺利应对日常的生活困难,而非专业人员自身的研究分析需要。

2.小组前的准备。参加活动老年人遴选:采取立意取样,以广州市的海珠、越秀、天河三个中心城区的60~72岁独居(空巢)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初始对象为60名,经过筛选,选取具备简易的计算能力,以及半年之内没有被诊断患有精神疾病的10名老年人,其抑郁量表(GDS)平均为9.5分(有忧郁症状但未确诊为抑郁症),作为实验组成员;同时选取10名控制组成员不参与活动。在社会工作师的引导下,参加分享会的老年人作自我介绍,形成轻松的氛围,避免令成员感到有压力或受到威胁。实验组的15名老年人资料如下:

掌握人生经历:社会工作师在活动开始前对老年人的基本信息、人生经历、特性等有基本掌握,引起话题、发掘策略,发掘解决问题的策略;如果是较为主动或表达能力较强的老年人,更多是由老年人主动分享,否则社会工作师应在现场鼓励与积极引导;社会工作师不以自己对待问题的解决方式作为老年人的信条,要尊重每一位老年人的想法和决定,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独到之处,从而建立自尊、自信。

表1:受访老年人基本资料

探讨解决策略:通过整体—内容的叙事研究方法,了解老年人面临困境或所处困境的核心原因,预先形成处理问题的策略,破解问题症结与干扰因素;现场播放柔和轻音乐作为背景,令气氛更加轻松。

3.小组模式。小组每节的会面模式一致,形成一种结构性的治疗程序,从而使得老年人每次会面都能够在熟悉的会面程序中更能集中注意力,积极参与小组分享。本研究的老年人小组人数为10名,年龄从60到72岁之间;活动场地为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提供的相对封闭的空间场地,活动频率为每节80分钟,每周一次,每次2节,共计2周。

社会工作者角色:项目活动由本文作者与社会工作师牵头,1名助理社会工作师协助,并安排1名观察员在场。社会工作师负责项目策划、场景设置、老年人团队引导;助理社会工作师负责老年人个体的分享与交流现场引导与控制,并记录老年人的回顾内容;观察员对项目流程、进度和各方的反响进行观察及控制,在遇到项目进展遇阻时候做出适当的反应与跟进。

团队规则宣读:分享活动进行过程中,团队成员分享自己的往事,尊重他人的意见和选择,时间控制提醒,提出不向出席团队分享活动之外的人员披露分享内容(特别是老年人过往的人生经历);提出团队分享会上大家对规则一致同意才成立,以表示对所有参加分享会的老年人的尊重,并形成大家一致性的遵守契约。

(二)生命回顾的策略

1.策略回顾。协助老年人记录自己的成功策略,让他们在有需要的时候拿出来重温,增加处理问题的信心与办法。

2.策略记录与温习。工作人员每节记录老年人分享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文字及图画作为记录,然后形成策略话语。并在访谈进行中记录老年人的“非语言”信息(比如叹气、喝水、咳嗽停顿、语尾感叹等),策略记录力求原意重现。之后,提请老年人回家重温会面时候分享并记录形成的解难方法,了解家庭温习时候所遇到的情景与困难,分析温习时与会面回归时候的场景差异,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法。

3.策略强化。协助老年人减低忧虑的心情,营造有利于回顾积极形态的场景,从而集中精神回忆往事,进入放松状态后,社会工作者引导老年人返回过去,回想以往的经验,纠正记忆片段破损的问题。

4.团队分享。小组团队中,确定集体缅怀的主题“回顾旧时代,向往新生活”;按主题,老年人回想个人往事、分享经验,发掘独特的解决问题方法和正面面对困难挑战的态度与气质。分享期间,其他老年人聆听,不插话、不打断发言者。社会工作者根据老年人的分享摘要和归纳,鼓励并引导团员就其他老年人的分享做出回应,交流心得,并提出如果自己身处对方场景,将如何应对及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5.场景适应。让他们在团队的分享中意识到老年人拥有自我解困的能力,并且鼓励相互之间分享、借鉴对方这种能力。

6.健康评估。社会工作者在项目结束后,引导老年人进行老年人抑郁量表(GDS)测试,并与项目开始之前的结果进行比较,检视老年人及项目参与团队的整体抑郁症状是否得到有效改善。

(三)回顾问题的策略适应

当老年人的故事被聆听的时候,他(她)会感受到自己被了解、不孤独,获得支持、理解、安抚与慰藉,从而达到情绪纾解的效果。生命回顾提问中,强调记忆深处存留的对事件困境的解决方式及其后果,从而形成记忆的意义拼盘,得以用更宽广的脉络理解生命经验,跨越困顿,与自己、他人及世界和解,对老年人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老年人的物质需求不断满足,精神层面问题逐渐成为老年人和社会广泛关注的内容。精神层面的需求也会影响到生理方面的需求,精神健康反作用于生理健康。良好的精神状态是老年人社会生活质量与幸福程度的重要标志。问题策略适应的关键在于老年人之间的个体差异,特别是不同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结构、精神慰藉等方面的不同。老年人可以将生命回顾中的困难解决办法与当前的处境类比,将以往成功的解决困境的经验和积极面临问题的态度,切合时代场景,应用到当前的问题上,从而令自己有信心去处理困境。

表2:生命回顾的策略适应

表3:生命回顾策略适应的人群差异与干预价值

四、结论与反思

(一)结果与策略适应差异

透过生命回顾的方式,经由两周述说的过程,结果基于GDS再次评价测量发现,实验组老年人的GDS平均分为8.2分,总体下降1.3分。对参与生命叙事的老年人和未参与活动的老年人控制组比较发现,后者的GDS分值维持在原有水平。透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样本的量表资料,并辅以统计软件SPSS18.0分析,分析方式包括信度分析、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考验。结果发现,实验组与控制组在心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的心理、生理、社交方面在参与活动前后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生命回顾有利于增进老年人对于生理、心理与社会的适应,特别是在自我觉察及心理认知上产生转变,能够重新诠释与建构生命故事,对自身人生敏感历史脉络能够与自身叙说的历史大环境之间建立实际关联性,并且对自身当前所面临的困惑能够建构新的生命意义。在生命回顾的叙事过程中,老年人提升了自身的叙事能力,包括形成与他人谈话的信心、对生命回顾叙事的技巧、与其他老年人分享与聆听所形成的人际信任感等。除了生理健康,影响到老年人的精神状态的主要来自心理健康需求、人际交往需求、社会融入需求、城市参与需求等。

(二)策略适应的回顾价值

生命回顾的特点:受访的老年人普遍经历了艰苦并充满挑战的人生前半场,经历过新中国成立前后、文革、改革开放及至当前的社会时期,目睹国家、政府、社会的宏大变革,以及身边的家人、亲朋好友变故的个别事件,但共同的体会就是生命需要靠着韧性和信仰的力量,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尽心尽力扮演好每一个角色,用心尽善尽美对待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人。

生命回顾的价值:从生命统整的经验中,社会工作者发现老年人自己经营生命所抱持的信念与价值,以及生命回顾是老年人个人的珍贵资产;在老年期往往会面临人生失落感与生命绝望感,生命回顾促使老年人欣赏生命中的努力,看见自己拥有的经历苦难的能力,看见自己能顺应生命中的不完美,获得生命统整感,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接受过去的人生,能将生命中不完美的事件,转化为生命中的正向力量,在自我肯定中获得满足感。生命回顾自我满足感的获得,有利于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回顾策略的适应:社会工作师应引导老年人更多凸显成功和个人努力的地方,以加强其自信心。在不同老年人提出并行主题的时候,应引导生命回顾中不同主题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相似性。在应对问题的策略中,除了行动与方法,内心的态度和价值对老年人过往的经历同样重要。对于有些老年人因遇到挫折,而当时没有积极的态度、有效的应对行动与方法,社会工作师应对其给予正面支持,并指出人的行为受到特定历史环境条件的制约,在个人尽心尽力之时即已为完美。

(三)小组叙说策略的关键

本项目研究主要采取质性研究方法,让老年人通过生命回顾的方式,与社会工作者及老年人之间访谈互动,叙说生命历程,进行生命图像的研究分析。回顾质性研究主要涉及叙事探究、半结构式访谈、研究资料整理分析及研究伦理等策略,其关键是老年人增能赋权,确保老年人决定叙事的内容与方式,并且是充满强烈的兴趣与动机。只有在此模式下,老年人生命回顾才能真实叙说,还原与重现老年人的声音、感受与需求,还原历史脉络,贴近其生活与情感,质性研究的工具与价值理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社会工作者亦应鼓励老年人分享生命故事,并在遵从社会工作伦理的原则下将故事记录后编纂成册,既为老年人留下生命记忆,也可以在老年社会工作专业案例制作、老年社会服务与福利保障政策优化等方面提供基础素材。特别是在高龄化社会,老年人在身心与生活的条件上更加需要被提升、被满足、被重视。通过生命回顾和情景共享方式,可以促使老年人彼此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增广人际交流圈,促使老年人保持心智活跃实行积极健康老龄化。

猜你喜欢

老年人生命策略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