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公民教育的两个维度

2018-11-10王敬敏

文教资料 2018年19期
关键词:公民教育规则意识生活教育

王敬敏

摘 要: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是让学生从其生活体验出发学习如何做合格公民。这就需要把握两个维度:一是让学生从“我”做起,学会做“健康人”;二是注重规则意识的养成, 学会做合格公民。

关键词: 小学生 公民教育 生活教育 规则意识

英国道德学家塞缪尔·斯迈尔斯认为:在儿童性格的形成过程中,不管多么微小的影响都会贯穿其一生。儿时的品格构成成年时品格的核心;所有后来的教育都只不过是儿时品格基础上的叠加,但是晶核的形成却没有发生变化①。由此可见,从儿童时期注重公民意识的培养,会对儿童现在及未来公民观念的树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小学阶段是儿童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一方面,儿童进入小学后,他们的交往和同伴环境有了明显的变化,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合作中需要承担和扮演更多的角色,也就是需要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各种关系。另一方面,小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道德发展阶段处于急剧变化和成长期。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对其进行公民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实践证明传统的纯道德说教无法使其道德内化,进而形成影响一生的公民意识。笔者认为,要真正使小学生的公民教育落到实处,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让学生从其实际生活体验中学习如何做合格公民。这就需要注意把握两个重要维度。

一、一切从“我”做起,注重对小学生的生活教育,让他们学会处理好生活与自己的关系,自主管理自己的生活。

对小学生来说,公民教育的起点要从一个具体的“人”开始,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学会做“健康的人”。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的定义包含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身体健康,即生理状态良好,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正常,没有疾病和身体残缺,精力充沛。二是心理健康,表现为三个方面的良好状态:(1)良好的个性: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2)良好的处世能力: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良好的自控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3)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有好人缘,保持心情愉快。三是社会健康,即对周围环境、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能很好地适应,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与社会环境的要求保持协调,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②。

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个人健康的重要前提,在小學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公民教育中要根据少儿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顺序,注意小学生生活能力和生活习惯的培养。首先,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基本的生活习惯。主要包括:(1)进餐习惯,如进餐前必须洗手、饭前饭后不能剧烈运动、不乱吃零食等;(2)着装习惯,学会穿、脱、叠、放衣鞋的技能,注意着装卫生;根据天气变化和自身的运动量的大小随时添加衣物等;(3)睡眠习惯,知道什么是正确的睡眠姿势,每天早睡早起,做到有规律的作息等。其次,在个人清洁卫生方面养成习惯。具体包括:(1)使自身养成卫生习惯,如早晚注意洗脸、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漱口、每周洗澡等;(2)使周围环境保持卫生的习惯,如自己书桌文具摆放要整齐,东西要放在固定地点,不随地大小便,不随意乱写乱画等。

教给小学生自我保护的知识,培养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第一,认识身体的各个器官,在保护自我身体器官方面养成习惯。如保护眼睛,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保护好牙齿,每天刷牙、饭后漱口,不咬手指等。第二,进行交通安全教育。让小学生认识常见的交通安全的标志,并且知道这些交通标记的意义和作用;熟记基本的交通规则,如红灯停,绿灯行,行人走人行道,上街走路靠右行,不在马路上踢球、玩滑板车、奔跑、做游戏,不横穿马路等;第三,记住一些常用的求助电话,如110、119、120等,知道在何种情况下要求助哪种电话,如何求助;第四,学会一些自救的方法,更好地保护自己。如烫伤、扭伤、遭遇火灾、地震、遇到坏人等应该采取什么办法,以减少伤害,更好地保护自己。。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要学会如何和同伴交往,学会如何与别人相处,自主管理生活。首先,学会和人交往的基本礼仪。例如,同学见面要互相打招呼,见了老师、长辈要问好;话语表达要大方、清楚,说话要礼貌;别人说话要仔细倾听,不随便插话与打断别人的话等。其次,学会欣赏同伴的优点,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明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学会尊重和欣赏别人,和同学团结互爱。再次,从家庭入手,学会对爸爸妈妈等家庭成员表示关心和热爱。例如,帮助家庭做力所能及的家务,适当参与家庭的有关活动和决策;家庭成员生日时及时送上祝福,明白爸爸妈妈对自己的付出,及时表示热爱和关心;有困惑时,学会向爸爸妈妈求助。最后,积极参加班集体和社区的有关活动,初步明白自己对周边环境的责任,学会助人,并感受到参与和助人的乐趣。

上述方面,德国教育就是一个生动的范例。德国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学如何做一个“社会人”。他们参观警察局,学会如何报警,应对坏人;参观消防警察局,学习灭火、避火常识;参观邮局,看一看一封信如何投递;参观市政府,认识市长。他们去市场,学习购物,区别自由市场跟商店的不同;他们去花圃,参观花圃种植,学习分辨花草植物……三年过去,孩子学会自己修理玩具,管理时间,约会,自己制订计划,搭配衣服,整理东西,自己找警察③。

总之,做好公民,首先要做能管理好自己的生活,认识和管理好自己(包括心、身),敢于承担责任,学会与人平等相处的健康人。

二、注重公民的“规则意识”的养成,学习如何做一个合格公民。

所谓合格公民,就是在法律的规范内使用自己的权利和自由,即一个公民必须具备“规则”意识。从进入小学开始,儿童的生活、交往范围逐步扩大,同时在社会规则层面,逐渐由他律转向自律。在这个阶段能否建立“规则”意识,直接影响儿童个人的发展和社会交往,进而影响儿童和社会的未来。因此,在小学阶段,要把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作为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

(一)通过学校的一日常规教育建立学生的规则意识。

良好的规则意识必须靠持之以恒的强化训练。学校可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构。如泰安市迎胜小学的“礼仪星”评选制度规定:(1)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2)按要求佩戴红领巾、小黄帽。(3)课前准备好上课用品。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认真倾听,不做小动作,不随便说话。(4)课间操站队快静齐,眼保健操动作到位、认真,效果好。(5)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爱护学校的公共财物,爱护学校的墙壁卫生。(6)值日时,要提前来到教室打扫卫生,认真清洁,完成任务,当好值日生。(7)保持校内、班内卫生的清洁,不随地吐痰,不乱丢乱扔杂物,见到地上有垃圾主动捡起。把学生的一日常规具体为制度规则,并通过礼仪班长进行监督计分,久而久之,可使这些规章制度内化为学生自觉遵守的行为,这样规则意识就慢慢建立起来。

(二)通过学生平常的游戏和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培养小学生的规则意识。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游戏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游戏都具有规则性。为了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需要有一定的规则。这个规则可以是权威制定的,也可以是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共同协商确定的。比如,泰安市小学生玩的一种运动游戏——“砸鸭子”(该游戏规定一人为农夫,手拿沙包。其他参加的学生担任“鸭子”的角色。农夫用沙包砸鸭子。一旦被砸中,鸭子丢了命,就退出游戏。但是鸭子一旦接住沙包,就可挽救一条命,即退场的鸭子可重新加入游戏。)就可以使小学生在游戏的愉悦中慢慢达成默契和共识——即参加游戏必须遵循规则,从而使他们的“规则意识”由“他律”向“自律”发展。

学校作为重要的教育角色,可通过组织多种活动丰富小学生的生活,同时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如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学校一般会举行歌舞表演、演讲比赛、跳绳比赛、交通安全知识竞赛等各种活动来庆祝。在这些活动举办之初,學校应围绕“良好习惯、规则意识养成”等核心思想确定教育目标,根据目标宣布各种规则和奖惩措施。一方面可以保证活动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

(三)通过榜样和评价反馈,进一步强化规则意识,并使之内化为良好的习惯。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行为容易出现反复的特点,这就需要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政策予以强化。首先,树立榜样,予以引导和强化。学生榜样具有同龄、相近的特点,其引导作用特别强。为了更好地发挥榜样的作用,在树立榜样前可使全体学生明确达到的标准。如迎胜小学校园“安全之星”的评选,就确定了以下标准:(1)上下楼梯靠右走,不跑着上下楼梯,不攀扶教室前的栏杆,不在校园内追逐打闹。(2)不私自出校门,有事请假,待班主任准假后,有监护人陪同才能离开。(3)不攀爬校内的体育器械及幼儿园玩具。(4)上学、放学路上遵守交通规则,排好路队,走人行道,过马路走斑马线,并坚持佩戴小黄帽,到家离队。(5)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常识,不吃过期变质食品,不吃“三无”食品,不带零食进校园。学校根据以上标准评选出“安全之星”,然后通过宣传栏张贴、国旗下的讲话等各种形式进行宣传表彰。这样在学生中就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引导力量,对其安全意识的形成有强化作用。其次,学校要通过各种评价反馈体系加以强化。如学校大队委值周制,每天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检查;争优创先评比制度,通过各班级规则意识和行为的竞赛,进行评价和引导;学生成长记录,让学生自我评价、自我监督等。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参与制定规则中学会遵守规则。

学校要创造自由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地表达意见和见解,他们的想法也能得到认真的倾听与反馈。在培养学生“规则意识”中,可让学生参与制定规则。如在小学高年级中,让学生在每学期开始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老师可就几个方面提出议题,如纪律卫生、家庭作业、文明礼仪、交通安全等,然后让学生积极交流,分享想法。在这种氛围中,老师不再是支配者,而是参与者、合作者和咨询者。老师在必要时加以引导,使各种观点得以澄清。在这种氛围中,孩子们是讨论的主体,他们在互相交流中分享对规则的理解,在相互协商中树立遵守规则的意识。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柯尔伯格(kohlberg)认为,儿童是自身道德知识的建构者,儿童的道德发展是儿童自身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小学阶段,从小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对其进行公民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则意识,是小学生立足于社会必备的基本素质,关系到未来发展,影响必然深远。

注释:

①梁克隆.西方哲人论儿童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0.

②庞建萍,柳倩.学前儿童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

③陈平.幼儿园教什么[J].特别关注,2012(9):32.

猜你喜欢

公民教育规则意识生活教育
略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初中体育中规则意识培养途径
从专业宪法教育走向公民通识教育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