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命教育理念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命化教学模式

2018-11-10李金桥

文教资料 2018年19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李金桥

摘 要: 生命教育是培养人的生命意识、生命理想、生命境界的教育活动,它与高校思政理论课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塑造人和发展人。在高校思政理论课上,将生命教育理念融入课堂教学有助于增强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意识和生命追求。因此,应当以渗透性、针对性和具体性为基本原则,将生命教育理念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建构高校思政理论课的生命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 生命教育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生命化教学

生命教育是以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直面生死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理念,将其融入学校课堂教学就产生了生命化教学模式。所谓生命化教学是以学生的生命意识成长、生命价值实现等为基础,以关注学生的经验世界、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提升学生的生命境界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在思政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生命化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等,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所以应当将生命教育理念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之中,建构以生命教育为内核的生命化教学模式,以更好地提升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

一、生命教育理念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生命教育是现代教育学的重要分支,也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心理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的发展,生命教育渐渐融入学校教育体系,并成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改造学生人生观的重要方式。1968年美国出版了图书《生命教育》,此后生命教育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近年来生命教育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渐渐成为高校思政理论课的重要教学内容。

(一)有助于实现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思政理论课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信仰、道德观念、法律意识、人生理想等为教育目标的高校基础理论课,也是塑造人、引导人、改造人的人文社科类课程。生命教育是提高人的生命认识、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实现人的生命价值为基本内容的教育活动,它能够培养人正确的人生观和生命意识,对人的心理健康、个性发展、自我完善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显然,思政理论课和生命教育都是围绕“现实的人”而展开的教育活动,都是以塑造人、提升人为目的的,两者在内在本质、表现形式、价值目标等方面是一致的[1]。所以,将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提升学生的生命境界,更好地实现思政理论课的教学要求和教育目标。

(二)有助于推动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等学习阶段已学习了很多思政理论知识,对思政理论知识已有所了解,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如果教师采用原来的思政理论话语开展教学活动,必然会使学生觉得缺乏新意。此外,在实用主义思想影响下,部分学生认为思政理論课缺乏实用价值,影响了学习热情。然而,如果将生命教育理念融入思想理论课教学之中,用生命教育话语重构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将带给学生焕然一新的感觉,增强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三)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生命意识。在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下,部分大学生人生方向和生活理想不明,热衷上网聊天、谈情说爱、网络游戏等活动中,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命成长带来负面影响。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质量取决于每一个生命活动,只有充分重视生命活动的质量,才能更好地体现生命价值、彰显生命意义。显然,将生命教育理念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之中,能够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生命意识,促使大学生珍惜光阴、珍爱生命。

二、建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命化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教育是提高生命认识、提升生命质量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与个人发展、价值实现、生命意义彰显等在本质上都是统一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是以塑造人、改造人为目的的课程,它与生命教育理念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将生命教育理念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建构思政理论课的生命化教学模式是必要的。在建构思政理论课的生命化教学模式时,应当坚持渗透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具体性原则等。

(一)渗透性原则。应当将生命价值、生命意义等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等。

(二)针对性原则。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应当坚持针对性原则,针对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开展生命教育,以积极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和人生追求。

(三)具体性原则。生命化教学并不是讲解抽象的人生道理、生命意义等,而是将抽象难懂的理论融入生动的教学案例、具体的社会实践之中,以生动具体的教学内容、真切可感的教学实践诱发学生的生命感悟和人生体验,促进学生对人生、社会和命运的哲学思考[2]。

三、以生命教育理念促进高校思想政治课生命化教学模式

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应当以渗透性、针对性、具体性等为基本原则,将生命教育理念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以生命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康的生命意识、感恩的社会心态等。

(一)挖掘思政理论课中的生命教育资源。思政理论课内蕴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生命理想,能够给青少年的生命成长、个人发展、价值观生成等带来启示,比如思政理论课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阐明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些对于学生理解世界发展规律、处于人与人关系等提供了重要参考。又如思政理论课阐明了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价值等重要问题,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等问题,对于学生理解生命意识、形成生命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3]。所以,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应当充分挖掘教学内容所蕴含的生命意义、人的价值等生命教育理念,以这些生命教育理念指导或点拨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意识和生命追求。比如在法制和道德教育中应当引导学生遵纪守法,坚守道德底线,珍爱生命价值,以法律和道德为底线实现生命价值。

(二)在社会实践中开展生命意识教育。生命教育理论认为,只有当人们产生情感体验、生命感悟时,才会将认识和理解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生命追求,融化为自己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主流价值观等并不是抽象的、空洞乏味的社会理论,而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方式。因此,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应当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在实践活动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和生命体验,引导学生反思自我、思考人生、探索未知等。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志愿者活动、下乡支教、暑期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三)建构以探索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生命的意义在于探索未知、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等,如果生命中失去了未知、困难、挑战等,那么生命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所以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应当建构探索式、启发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探索问题的真相,在思考、交流和互动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感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生命追求。此外,在课堂教学中应当为学生营造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将思政理论课打造成相互合作的学习共同体,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中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与他人进行思想分享、情感交流等。同时,教师可以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验、人生经历、生命感悟等,在交流互动中传递真善美,促进学生的生命意识生成[4]。

生命教育是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提升学生的生命境界的重要方式,也是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目标在于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学会积极地生存、健康地生活与独立地发展,并通过彼此间对生命的呵护、记录、感恩和分享,获得身心灵的和谐、事业的成功与生活的幸福,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因此,应当以生命教育理念指导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建构思政理论课的生命化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加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生命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08).

[2]任晓伟.关于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渗透生命价值教育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3(03).

[3]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2004.

[4]韩小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难点与突破——以生命教育为视角[J].教学与研究,2010(08).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毛泽东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实施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Anti—MOOC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析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SWOT分析
慕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与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