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杏仁核在C57BL/6小鼠慢性疼痛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2018-11-10张梦孙复林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喹啉杏仁核阈值

张梦,孙复林

作者单位: 200436上海,上海市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

慢性疼痛是由伤害性刺激引起的损伤已痊愈而疼痛依然存在的一种状态,国际疼痛研究协会将其称为“超过正常的组织愈合时间的疼痛”[1]。它常常伴随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和躯体反应,因此它既是一种生理反应,又是一种主观的自觉症状[2]。有研究显示,杏仁核不仅对疼痛的感知维度有影响,更对疼痛的情绪维度起重要作用[3-5]。本研究拟采用动物模型探讨杏仁核在慢性疼痛中的作用及潜在机制。现报道如下。

张梦,孙复林.杏仁核在C57BL/6小鼠慢性疼痛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图4 TROP2免疫组化结果(苏木素,×400)

图5 小鼠脑组织冠状切片在解剖镜下提示杏仁核注射喹啉酸后形成空洞

图6 毁损杏仁核对CCI模型小鼠机械痛阈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22只近交系 C57BL/6小鼠,成年雄性,平均体质量(16.9±1.0)g,清洁级,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小鼠饲养于12/12 h昼夜交替的动物房,温度和湿度保持恒定,并提供充足水和食物。

1.2 试剂及配制 2,3-吡啶二羧酸,购于美国Sigma-aldrich公司。以1ml 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550 l NaOH调节至pH约7.0,再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定容,得到喹啉酸溶液(QA)。配得试剂均放置于-20℃冰箱冷冻。

1.3 仪器和设备 小鼠立体定位注射仪(STOELTING,美国)、微量注射泵(Model 100 series,KDScientific Inc)、电磨(美国Dremel)、Von Frey纤维细丝(STOELTING,美国)、7360型甩尾仪(STOELTING,美国)。

1.4 方法 采用Von Frey纤维细丝法测定小鼠机械痛阈,采用小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CI)建立慢性疼痛模型。在CCI术后7 d测定机械缩足阈值,选取较基础机械痛阈值下降30%的小鼠为慢性疼痛模型小鼠。术后第10天采用喹啉酸毁损小鼠杏仁核:实验组小鼠( =11)杏仁核定位注射0.1mol/L喹啉酸0.5 l,次日进行灌注、取脑,然后进行连续冰冻切片和染色,确认喹啉酸已破坏小鼠杏仁核组织结构(封三彩图5);对照组( =11)仅在相同部位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每只小鼠在CCI术前先采用热板法测定热痛阈作为基础热痛阈值,分别记录喹啉酸毁损CCI模型小鼠杏仁核后的热痛阈、机械痛阈。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毁损杏仁核对 CCI模型小鼠机械痛阈的影响 小鼠CCI术后第7d机械痛阈较基础值下降70.5%,慢性疼痛小鼠模型建立有效,本实验成功建立CCI实验小鼠模型9只,在CCI术后第10 d行杏仁核毁损术。两组在CCI后第4 d和第7 d机械缩足阈值较注射前均升高(t=9.762、9.779,均P<0.05);两组在CCI后第4 d和第7 d机械缩足阈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327、9.582,均P<0.05)。见封三彩图6。

2.2 毁损杏仁核对 CCI模型小鼠热痛阈的影响 两组在CCI术后第8、16 d缩足阈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32、1.584,均 P> 0.05);两组CCI术后热板试验缩足阈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457,P>0.05)。见封三彩图7。

3 讨论

慢性疼痛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因其持续时间长,迁延不愈,可导致机体功能失调,免疫力下降和诱发各种并发症,现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主题。研究发现,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与疼痛程度有关,疼痛的程度越重、频率越高,则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差[6]。本研究所采用的慢性疼痛模型是由 Bennett等[7]于1988年首次复制出的CCI模型,是国际上应用较多的疼痛模型。有学者通过建立CCI大鼠模型,揭示在疼痛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变化,为寻找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新治疗靶点提供新的思路[8]。

中枢机制在调控各种类型疼痛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杏仁核参与了痛觉的编码和调制过程,有研究报道某些难以忍受的癌性疼痛可通过切除杏仁核而终止[9],由此推测损毁杏仁核也可缓解慢性疼痛小鼠的疼痛症状。有学者通过对大鼠先行进行双侧基底外侧核毁损,继而进行脊神经结扎,发现杏仁核毁损可提升大鼠的机械缩足阈值,并持续至脊神经结扎后14 d;而对已建立慢性疼痛的大鼠进行双侧基底外侧核毁损,并不影响其机械痛阈[10],提示基底外侧核在疼痛的慢性化过程中起作用。

目前普遍认为杏仁核主要参与疼痛的负性情绪反应以及逃避等动机的形成,而与对疼痛刺激本身的感觉无关[11]。毁损杏仁核虽然不影响基础痛阈,但可以减弱对于疼痛刺激的情绪反应[12],如减弱足底注射福尔马林及腹腔注射乙酸所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回避,而不改变两者所引起的抬脚、舔足或扭体等行为[13]。本研究通过对慢性疼痛模型小鼠进行双侧中央杏仁核毁损,继而测定机械缩足阈值。本实验采用全程连续动态观察并统计小鼠机械缩足阈值、热痛阈值,对机械痛阈作用影响的高峰期在杏仁核毁损后第4 d出现,并维持至术后7 d,显示杏仁核毁损可提高慢性疼痛模型小鼠机械缩足阈值。在热痛阈检测方面,本研究结果提示毁损杏仁核对慢性疼痛模型小鼠热痛阈值的影响并不明显,其潜在的机理目前尚未明确,更深层次机制研究将在未来的实验中进一步探究。

猜你喜欢

喹啉杏仁核阈值
颞叶内侧癫痫患者杏仁核体积变化的临床研究
采用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作为假体周围感染的阈值
适应性驯化选育高产吡咯喹啉醌的生丝微菌突变株
简述杏仁核的调控作用
小波阈值去噪在深小孔钻削声发射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HPLC-Q-TOF/MS法鉴定血水草中的异喹啉类生物碱
老年人杏仁核三维形心的坐标界定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喹啉降解菌Rhodococcus sp.的降解特性与生物强化作用
基于迟滞比较器的双阈值稳压供电控制电路
一种改进的小波阈值降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