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护生养老照护职业认知与就业意愿的调查研究

2018-11-07韩雨欣黄彬洋贺晓娟李晶龙芋君苏国明欧阳忠发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5期
关键词:高职护生

韩雨欣 黄彬洋 贺晓娟 李晶 龙芋君 苏国明 欧阳忠发

【摘要】目的:调查高职护生对养老照护的职业认知与就业意愿。 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对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2年级学生227人进行一般资料、职业认知、就业意愿等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调查对象对老年人态度得分为(152.77±20.47),对老年人态度为负向者48人,正向者179人;职业认知总分为12~45(28.60±5.30),其中养老照护工作认知维度得分为5~25(18.30±3.74),养老照护现状认知维度得分为5~25(10.30±3.80)。 结论:高职护生养老照护职业认知水平还不够高,就业意愿与其认知水平相关,仍需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高职护生 养老照护 职业认知 就业意愿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5-0233-02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养老照护需求随之不断增加。老年人的照护既是人类的一项基本人权,也是社会文明的体现[1]。目前,我国养老照护从业人员的主体是城市的40后、50后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其中绝大多数是女性,其专业化程度较低、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且普遍存在流失严重的问题[2]。高职护生作为未来养老照护队伍的重要组成,正处于职业价值观的形成阶段,调查其对养老照护的职业认知对老年护理学科及养老照护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五年制高职护理2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养老照护职业认知及就业意愿现状,分析探索其原因及对策,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某高等护理职业学院五年制护理专业2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纳入标准:五年制高职护理2年级在读学生。排除标准:对口支援地区中途入学学生;不愿参加此次调查者。

1.2方法

1.2.1 调查工具 ①一般资料调查表,该表参考相关文献及经验自行设计,包括年龄、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经济状况、入校时及接受调查时对本专业的喜欢程度等。②Kogan老年人态度量表(Kogans Attitudes toward older people,KAOP),该量表由Kogan研制,后由Yen等翻译为中文版。中文版KAOP量表共计34个条目,包括17个正向态度条目和17个负向态度条目,采取Likert 6级评分法,大于136分表示态度正向,分数越高说明对老年人态度越积极[3]。③养老照护职业认知调查表。参考相关文献自行设计[4-5],内容包括老年护理工作认知和老年护理现状认知,共计10个条目,该表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每个条目从“非常了解”、“比较了解”、“一般了解”、“比较不了解”和“非常不了解”依次计1-5分,得分越高表示护生对养老照护职业认知水平越低,最高分50分。④老年护理就业意愿调查表。参考相关文献自行设计,内容包括工作意愿、就业地、就业单位性质、就业单位类型等。

1.2.2资料收集方法 与班级辅导员取得联系,寻求其帮助与配合。由班级辅导员统一组织,研究者向护生说明调查目的、主要内容和填写时的注意事项后,护生立即填写问卷并当场回收。共发放230份问卷,其中227份有效,有效率为98.7%。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统计描述采用均数、标准差表达,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F检验及相关性分析。检验水准取双侧α=0.05。

2.结果

本次调查共计227人(女性218人,男性9人),年龄16-29岁(17.34±0.89)。

2.1护生对老年人的态度倾向

高职护生对老年人态度得分为(152.77±20.47),其中对老年人态度为负向者(得分≤136)48人,正向者(得分>136)179人。详见表1。

2.2护生对养老照护职业认知

护生对养老照护职业认知总分为12~45(28.60±5.30),其中养老照护工作认知维度得分为5~25(18.30±3.74),养老照护现状认知维度得分为5~25(10.30±3.80)。不同人口学特征护生养老照护职业认知得分比较见表2。

2.3护生养老照护就业意愿

护生养老照护就业意愿情况见表3,护生就业意愿与对老人态度、职业认知相关性见表4。

3.讨论

3.1护生对老年人态度倾向分析 以往研究发现,不同学历层次护生对老年人的态度得分有所差异,本科护生得分低于专科护生[6-7],大部分本科护理新生对老年人持有消极态度和负面看法。在本次调查中,78.85%的护生对老年人态度得分为正向,说明大部分高职护生对老人持有积极态度和正面看法,分析原因可能与本次调查中的大部分护生均有照顾老年人的生活经历有关。

3.2护生对养老照护职业认知 本次调查高职护生对养老照护职业认知总分为12~45(28.60±5.30),说明护生对养老照护职业认知水平处于中等,尚有待提高。其中养老照护工作认知维度得分为5~25(18.30±3.74),养老照护现状认知维度得分为5~25(10.30±3.80),可见高职护生对养老照护工作目标、原则、内容等认知水平尚可,而对养老照护现状认知水平较低。分析原因:①26.43%的调查对象曾经因从事志愿者工作或其他原因接受过部分养老照护相关知识培训,61.67%的调查对象有曾经找过老人的经历,故而对养老照护职业有一定的认知水平。②本次调查对象为刚刚步入2年级的护生,暂未系统性地接受老年护理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没有形成对养老照护职业的理性认识,从而对养老照护职业认知有限;教学模式上,目前我国老年护理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教学形式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后实践与见习等环节相对薄弱,护生无法通过亲身实践获得对养老照护工作的感性认识,导致其对养老照护职业现状缺乏了解。

3.3护生养老照护认知对就业意愿的影响 护生从事养老照护工作意愿与其对老年人的态度和职业认知水平有一定相關。本次研究发现,与以往研究结果有所不同,68.72%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或基本愿意从事养老照护职业,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与近年来国家和院校大力发展养老护理事业,一方面是社会对养老照护职业有了更准确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是养老照护从业者的经济地位和社会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有关。

4.小结

本次调查发现,高职护生对养老照护职业认知水平及就业意愿较此前同类调查结果有所提高,但与我国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和日益严重的养老照护需求与养老照护人才之间的矛盾现状不匹配,仍应继续深化养老照护人才教育事业改革,有待进一步提高护生对养老照护职业认知水平及其就业意愿。

参考文献:

[1]朱海龙.智慧养老:中国老年照护模式的革新与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3):68-73.

[2]孙兆元.我国养老机构发展前景思考[J].民主与科学,2015(3):13-15.

[3]吴炜炜,吴文捷.护理本科新生老年护理职业认知与就业意愿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6,(11).

[4]张菊,王宏虹,任蔚虹.护理本科应届毕业生专业认知与就业意向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5,(5):37-43.

[5]Haron Y, Levy S, Albagli M,et al.Why do nursing students not want work in geriatric care? A national questionnaire survey[J].Int J Nurs Stud,2013,(11):1558-1565.

[6]吴丽荣.护生对老年人态度及其有关知识调查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848-850.

[7]周艳妮,李利,李莼,等.实习护生对老年人态度及老年知识掌握情况调查研究[J].护理学报,2015,(12):44-46.

作者简介:

龙芋君,硕士,研究方向:护理教育与管理、中医护理。

猜你喜欢

高职护生
“项目驱动”教学法对护生评判性思维和临床决策能力的影响
高职护生循证护理知识态度行为调查与分析
高职护生学习态度和专业兴趣调查及分析
高职护生参加育婴师培训优势的调查与分析
高职护生护理风险教育模式初探
高职在校护生的职业自我概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