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波轨道交通P+R换乘接驳设施现状分析与优化设计

2018-11-06吴佳南符德军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换乘停车场号线

吴佳南,符德军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景观生态学院,浙江宁波315100)

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与2号线线开通以来,极大改善了宁波市民的出行。与轨道交通接驳换乘的各种设施均在不同程度改善中,但P+R换乘接驳设施——停车场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尤其在市中心地段,考虑到土地拆迁成本以及单纯建造停车场会造成土地价值的变相浪费,因此相对于其他接驳设施的快速改善更新,P+R换乘接驳设施改善往往比较难。但作为交通需求管理的措施之一,停车换乘能够促进城市交通结构优化,缓解城市交通供需矛盾。对宁波轨道交通P+R换乘接驳设施进行优化设计与管理,对于私家车保有量不断壮大的宁波而言,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降低雾霾污染天气的发生率等方面,则显得非常有必要。

一、宁波轨道交通P+R换乘接驳设施现状调研分析

(一)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站点P+R换乘接驳设施现状分析

由于一些工程施工的需要或规划原因,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站点规划的正规换乘停车场,目前只存在于高桥西站、望春桥站、东环南路站、霞浦站周边,芦港站、海晏北路站、福庆北路站还在规划中,其他站点都是借助于周边道路停放或周边社会普通停车场停放进行换乘,具体布局数量详见附表1。

附表1 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目前各站点换乘停车场表

通过附表1分析得知,目前正规的P+R停车场只有四处,分别是高桥西、望春桥、东环南路站点、霞浦站,其他都是以社会停车场与非正规停车场为主;其中正规的P+R停车场目前一处是收费,其余三处是免费的;社会普通停车场除了海晏北路站(文化广场)、福庆北路站(行政服务中心)、长江路站(富邦世纪商业广场)停车免费外,其余社会普通停车场均需收费;非正规停车场均为免费停放,但随时可能会被禁止停放。

(二)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站点P+R换乘接驳设施现状分析

通过附表2分析得知,目前正规的P+R停车场只有两处,分别是栎社站、清水浦站,其他都是以社会停车场与非正规停车场为主;其中正规的P+R停车场栎社站目前是免费的,清水浦站P+R停车场收费,12元一天封顶;社会普通停车场除了客运中心站(客运中心停车场)停车免费外,其余社会普通停车场均需收费;非正规停车场均为免费停放,但随时可能会被禁止停放。

附表2 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目前各站点换乘停车场表

(三)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及2号线站点P+R换乘接驳设施现状调研结果分析

根据调研结果分析得知:(1)目前1号线站点正规的P+R停车场只有四处,分别是高桥西、望春桥、东环南路站点、霞浦站,而2号线目前正规的P+R停车场只有两处,分别是栎社站、清水浦站,这些正规的P+R停车场均处在城市新建区(在规划阶段均已考虑设置P+R停车场),但均存在早高峰时段,车位十分紧张,导致大部分的车停在人行道或者非机动车道中,严重干扰了步行及非机动车交通;(2)有些城市新建区内的1号线与2号线站点周边没有正规的P+R停车场,而存在一些临时的非正规停车场,这些停车点大多没有停车场标志,没有车位线,也无人管理,停车情况比较混乱;(3)在城市成熟区内,像东门口站、江厦桥东站、城隍庙站等站点,均没有正规的P+R停车场,只能依靠周边的社会停车场进行停车换乘,这些停车场有的距离轨道交通站点较远,换乘不方便,有的社会停车场由于停车费较贵,选择停在这些停车场的车不是很多,还有的车场位置不显眼,而又缺乏有效的指示标牌引导,很难让人发现;(4)在一些未来规划的交通换乘枢纽区站点,大部分没有配套正规P+R停车场,只有1号线的望春桥站与2号线的栎社站设置了正规的P+R停车场。

二、宁波轨道交通P+R换乘接驳设施优化设计

根据已经运营的宁波轨道交通1号及2号线各站点所处区位及城市地面空间功能定位的不同,可将目前宁波轨道交通站点暂时划分为三大区域:城市成熟区、新建区及交通换乘枢纽区。如像1号线的高桥西站、高桥站、梁祝站、芦港站、徐家漕长乐站属于宁波城市的西部开发区域,与2号线的鄞州大道站、压赛堰站、大通桥站、孔浦站、路林站、三官堂站、宁波大学站、清水浦站,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周边主要是工厂、居住用地、大学城,商业、办公氛围不足,属于城市新建区域,而1号线的盛莫路站、东环南路站、邱隘东、五乡、宝幢、邬隘、霞浦站属于宁波城市的东部开发区域及北仑区往东郊区,这几个站点所处的区域,也是典型的城市新建区。而1号线的望春桥站、泽民站、大卿桥站、西门口站、江厦桥东站、舟孟北路站、樱花公园站、世纪大道站与2号线的石站、藕池站、丽园南路站、云霞路站、正大路站、倪家堰站位于宁波城市中心居住区,大站、松花江路站、中河路站、长江路站位于北仑区中心城区,这些站点位于城市老城区或成熟城区,周围以居住用地为主,伴以局部商业及办公,人流出行目的多样化,轨道交通潮汐流不太明显。其中1号线的望春桥站(与规划6号线换乘)、大卿桥站(与在建4号线换乘)、鼓楼站(与2号线换乘)、樱花公园站(与在建3号线换乘)、海晏北路站(与规划5号线换乘),以及2号线的栎社站(奉化城际铁路换乘节点)、石站(与规划5号线换乘)、正大路站(与规划6号线换乘)、大通桥站(与规划3号线换乘)、三官堂站(与规划5号线换乘)等站作为人流的中转,是主要的交通节点,这些站点与宁波火车站、客运中心、栎社国际机场站等一起属于交通换乘枢纽区。

(一)新建区站点P+R换乘接驳设施优化设计

目前,新建区站点周边已经规划了几处私家车P+R换乘停车场,但由于周边道路区域还在景观提升施工或别的建设,一些停车场目前论为施工区域,得不到较好的使用。目前,在新建区使用的正规P+R换乘停车场,主要是1号线的高桥西、望春桥、东环南路、霞浦及2号线的栎社、清水浦等站点,其中以高桥西及东环南路站点的P+R停车场规模最大,可以容纳400辆。总的来分析,目前P+R换乘停车问题很多,最主要的便是停车场车位不足,其次是停车场接驳地铁站距离远。

在规划布局上,应尽可能围绕站点布置,最大可能减少换乘路线的过街穿越。在停车场地设计上,利用国内外先进的立体停车设施,使得单一土地上的停车量扩大,满足日益增多的P+R换乘量。未来,新建区逐渐成熟以后,P+R停车场也可以快速改建为公共自行车或非机动车停车场继续提供换乘服务。

由于目前大部分P+R停车场均是免费使用,因此管理上比较混乱,车位停靠较乱。建议正规P+R停车场可以允许收取一定的停车费用,支付场地管理人员工资、场地维护等费用。

(二)城市成熟区站点P+R换乘接驳设施优化设计

目前,中心区各站点周边基本没有专门的P+R换乘停车场,一方面是土地拆迁成本高,另一方面是单纯建造停车场会造成土地价值的变相浪费,再加上中心区道路车辆拥挤,私家车停车换乘效率低,需求量不高。

因此在规划设计上,尽可能利用站点周边的社会停车场进行停车换乘,并设置醒目的标识牌进行导向。另外,针对社会停车场停车换乘费用高的问题,可以借助技术手段解决,比如可以政府出资将社会停车场收费设施升级,可以用地铁卡刷卡停车,刷卡付停车费(识别是否进行地铁换乘),政府适当给予社会停车场补贴方式进行。

(三)交通枢纽区站点P+R换乘接驳设施优化设计

该区域的轨道交通站点如果有条件的,应充分考虑人流的聚集中转特性,相比较其他普通站点,应围绕站点集中规划设计某处就近的大型P+R立体停车场(根据是否停车换乘,区分收费),再辅以周围的升级社会停车场加以补充。但对于大部分位于交通枢纽区的站点,还是应该合理安排大运量公共交通接驳为主,再辅以周围的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网点,满足大量人流交通需要。

三、总结

文章主要基于分析宁波轨道交通P+R换乘接驳设施现状基础上,分别从目前宁波轨道交通站点划分的三大区域——城市成熟区、新建区及交通枢纽区方面出发,因地制宜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以下设计策略:(1)新建区应围绕站点设置大型立体停车设施(未来成熟后,可改为公共自行车或非机动车停车场),满足P+R换乘需求;(2)城市成熟区应尽可能利用站点周边的技术升级后的社会停车场(区分是否停车换乘,进行区别收费)进行停车换乘;(3)交通枢纽区站点如果有条件,可以就近设置大型立体停车场,再辅以周围的升级社会停车场加以补充,但对于大部分交通枢纽站点而言,应合理安排大运量公共交通接驳为主,辅以非机动车接驳,满足需求。通过这些优化设计策略,为P+R在宁波城市的顺利发展提供优化,从而助力宁波加快名城名都建设。

猜你喜欢

换乘停车场号线
换乘模式下货物运输路径问题
2020?年中国内地预计开通?91?条城轨交通线路
杭州地铁1号线临平支线接入9号线通信系统的改造
停车场迷宫
北京地铁连拱换乘通道下穿引桥施工沉降控制研究
停车场寻车管理系统
“8·12”后,何以为家
城市轨道交通三线换乘形式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三线换乘站布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