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中产后盆底康复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2018-11-05左春碧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6期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女性防治

左春碧

【摘 要】

目的:分析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工作中展开产后盆底康复技术的价值。方法:以2016年4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98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对象,随机分作2组,各49例,对照组以常规方法展开盆底肌锻炼,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展开产后盆底康复技术,对比2组盆底功能障碍临床防治情况。结果:治疗组中盆底肌力的分级水平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中盆底肌的肌电压(8.70±1.39)μV,纤维疲劳度每秒(-0.04±0.10)%,优于对照组(5.25±1.19)μV及每秒(-0.66±0.38)%;治疗组中尿失禁现象及脏器脱垂现象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均(P<0.05)。结论: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工作中展开产后盆底康复技术可改善盆底肌力的分级水平、肌电压以及纤维疲劳度,并防止尿失禁现象及脏器脱垂现象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常规锻炼;产后盆底康复技术;防治

【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6-215-01

盆底功能障碍多由分娩以及妊娠等因素引起,产后盆底康复技术为临床防治盆底功能障碍的主要方法,现已被本院中得到应用,为分析效果,此次以2016年4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98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对象展开回顾性分析,旨在实现对盆底功能障碍的綜合性防治目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16年4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98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对象,随机分作2组,各49例。对照组21岁-41岁,平均(26.95±1.95)岁。治疗组22岁-40岁,平均(27.02±1.88)岁。本院医学伦理会已批准此研究,对比2组以上资料无显著性,(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方法展开盆底肌锻炼:指导患者加强对盆底肌肉组织的舒张训练与收缩训练,10s/次,放松5s后再次训练,3次/d,10min/次。于此基础,治疗组展开产后盆底康复技术:⑴以盆底康复治疗仪对患者盆底肌肉组织展开电刺激,将强度不同的电流传输至其阴道中,通过对阴道中的肌肉组织及神经进行规律性刺激,以提升其兴奋性。电刺激时,脉宽320μs-740μs,频率8Hz-33Hz,每次20min,每周2次,连续4周。⑵生物反馈疗法。以肌电图以及压力曲线为主要形式对患者肌肉组织的活动信息进行转化,使其以听觉信号、视觉信号形式呈现出来,再指导患者组织锻炼盆底肌肉组织的收缩功能,并逐渐养成条件反射。⑶指导患者展开Ⅱ类盆底肌纤维的专项训练,脉宽20μs-320μs,频率20Hz-80Hz,每次20min,每周2次,连续4周。

1.3 观察指标

⑴盆底肌力。治疗前后分别对2组患者盆底肌力。肌肉组织收缩的持续时间是0秒,为0级;持续时间是1秒:1级;持续时间是2秒:2级;持续时间是3秒:3级;持续时间是4秒:4级;持续时间在5秒及以上:5级[1]。⑵。治疗后随访半年,以生物反馈仪进行测定盆底肌的肌电压及纤维疲劳度。⑶随访半年,记录2组尿失禁现象及脏器脱垂现象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统计均通过SPSS20.0软件进行,[n(%)]表示盆底肌力的分级、尿失禁现象及脏器脱垂现象的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x-±s)表示盆底肌的肌电压及纤维疲劳度等计量资料,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盆底肌力

治疗前,2组盆底肌力的分级对比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2组盆底肌力的分级均改善,且治疗组中盆底肌力的分级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

2.2 盆底肌的肌电压及纤维疲劳度

治疗后,治疗组中盆底肌的肌电压及纤维疲劳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

2.3 尿失禁现象及脏器脱垂现象的发生情况

治疗组中尿失禁现象及脏器脱垂现象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

3 讨论

女性妊娠过程,其子宫面积不断增加,不仅身体的重心轴会发生变化,而且腹压也会异常增加,导致盆底承受的压力水平加大,肌肉处于松弛状态,在盆肌损伤因素的影响下,盆底功能障碍风险加大[2]。

产后盆底康复技术强调以电刺激形式对患者阴道产生作用,于不同强度电流作用下对患者盆底肌肉组织进行刺激,在改善其收缩功能以及舒张功能的基础上,促使机体盆肌肌力水平逐渐恢复,从而防止尿失禁现象及脏器脱垂现象发生。本次于2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展开不同治疗措施后,治疗组中盆底肌力的分级水平、盆底肌的肌电压及纤维疲劳度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中有1例尿失禁现象,1例脏器脱垂,分别比对照组中的10个及8个低(P<0.05),表明与传统训练方式比较,展开产后盆底康复技术的效果更为优越,与卢霞[3]等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工作中展开产后盆底康复技术可改善盆底肌力的分级水平、肌电压以及纤维疲劳度,并防止尿失禁现象及脏器脱垂现象发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陆蒨,潘娜.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4):161-163.

[2] 刘鹏,孙红霞.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产后电刺激对盆底肌康复治疗效果对比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5):507-510.

[3] 卢霞,姚立丽,李小文.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1):38-41.

猜你喜欢

盆底功能障碍女性防治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在促进女性产后盆底功能恢复中的效果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肛提肌的MRI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