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住院患者危急值管理在医院安全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2018-11-02柯志华李亚新鄂雅妮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19期
关键词:知晓率医务人员成功率

柯志华 李亚新 鄂雅妮

危急值指的是与正常参考范围数值偏离较大,并且可能危及生命的人体检验、检查的结果[1]。传统危急值电话回报制度中的回报环节多、技术要求高、工作量大,易发生漏报、信息传递延迟、遗漏等现象,危及患者安全[2]。随着社会法律环境的不断完善,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高,致使人们对医疗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3]。因此,为了使医院内制度等更加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要求,更好地提高医疗安全,我院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切实结合我院实际工作情况,通过优化住院患者危急值管理的方式,力求不断提高本院医疗安全管理,为患者安全提供更大的保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所有住院患者,于2017年6月起对我院住院患者的危急值管理进行优化。将2017年7月-2018年6月我院优化住院患者危急值管理后相应医疗安全管理情况归为观察组,期间共发生危急值223次,危急值患者总抢救次数为742次;将2016年6月—2017年5月优化前相应医疗安全管理情况归为对照组,期间共发生危急值234次,危急值患者抢救次数721次。优化前后院内医务人员未发生变化,共430名。

1.2 优化方法

1.2.1 完善危急值管理制度 组织修订危急值管理制度,在原先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医院信息系统,即时警示和电话回报结合的危急值回报方法;医院还明确了危急值电话回报被获取、护理人员通知医生和医生处理危急值事件等环节的用时情况。另外,医院重新规定危急值管理中每个科室或管理部门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失误时的处罚措施;此外,医院印发了检验危急值回报登记本,由回报人员对其进行填写并签名;制定了危急值专项检测登记表,由管理人员每月不定时对全员危急值管理的情况进行检测督促,促进危急值管理的各个环节尽快得到落实。

1.2.2 实施危急值分类管理 组织院内临床各个科室的专家一起讨论危急值管理情况,对各科室不同病种、患者年龄等因素对危急值的要求与影响进行分析,并建立新的、更加科学合理的危急值项目的分类标准,并按照疾病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警示值,使危急值报警系统的临床应用时更加贴合实际,避免统一设定危急值上下限时,部分疾病的部分危急值在一定范围内无需处理的情况发生。

1.2.3 强化危急值处置的监管 (1)教育培训。将危急值管理制度纳入医疗核心制度,并在每年的岗前培训、学习活动中进行重点教育和指导;另外,通过定期举行专项教育等,分析危急值检验工作的重要性,并重点讲解院内的危急值管理制度、回报方式、危急值处理过程、各岗位工作职责及奖惩措施等,促进医务工作人员更加重视危急值管理制度,提高制度落实的自觉性。(2)监督检查。管理人员每月定期深入到各临床科室,严格依据实时检测系统所统计的危急值发生情况,对实际工作中有无漏报、迟报等进行检查;另外,每个科室随机择取3~4名医护工作人员,抽查他们对制度的了解及掌握情况,并填写检查登记表;此外,院内管理人员还利用危急值实时检测系统,每月抽查发生危急值报警患者的医嘱和病例,检查病例或者医嘱是否有对患者病情处理不及时、病情记录与分析不到位等情况,提出整改意见、促进科室管理制度的落实。(3)反馈控制。将危急值管理列入考核细则,并据管理部门每月检查结果,按照管理细则给予科室奖惩。此外,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给予专门下发通报、内网公示甚至是周会上进行批评,促使危急值管理的持续有效地开展,保证患者病情能得到及时的处理,以降低医疗风险,同时保障患者住院安全。

1.2.4 持续改进危急值管理范围 医院扩大了管理范围,将院内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心电网络信息系统及电子病历系统相融合,并逐渐将院内放射、心电图等检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急情况归入危急值管理,使更多危及患者生命健康的信息得以迅速高效地传递,使患者院内生命安全有更高的保障。

1.3 观察指标

统计并比较优化前后我院医务人员对危急值管理制度的知晓率、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通过EXCEL录入计算机,采用χ2检验分析优化前后医务人员对危急值管理制度的知晓率及患者抢救成功率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检验标准a=0.05。统计学结果经由SPSS 17.0统计软件完成。

2 结果

2.1 危急值管理制度的知晓率

优化后,院内医务人员对危急值管理制度的知晓率明显高于优化前,差异显著(χ2=43.12,P<0.05);详见表1。

2.2 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优化后,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优化前,差异显著(χ2=14.63,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危急值管理制度是评价患者院内医疗安全的重要内容,其在执行过程中需要院内各个科室、部门相互协调配合并各自分工明确[4-5]。但医院原本的危急值回报制度不够重视监管措施的实际落实情况,使危急值回报工作中出现漏报、延迟回报或对患者病情分析、处理不及时等情况,管理制度的管理功能未得到有效发挥,造成医务工作人员工作消极懈怠、患者院内安全风险剧增等不良情况[6-7]。因此,针对上述情况,对院内危急值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尤其重要。

表1 优化前后医务人员对危急值管理制度的知晓率(n)

表2 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比较(n)

本研究结果显示,危急值管理制度优化后,院内医务人员对危急值管理制度的知晓率、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均明显高于优化前(P<0.05);说明优化住院患者危急值管理后能显著提高院内医务工作人员对危急值管制度的认识与掌握情况,患者病情能得到及时准确的处理,还显著提高危急抢救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这可能是因为:(1)危急值检测系统应用后,如果患者出现危急值,医护工作站的警示灯会一直闪烁,直至医护工作人员发现并确认为止;这能在危急值发生时时刻提醒医护人员,将制度的落实情况与医护人员的实际工作密切结合,使院内所有医务人员可以熟练掌握危急值管理制度相关内容并科学准确地处理危急值事件[8-10];(2)危急值报警系统通过院内信息平台,将危急值信息实时传递到医护工作站,提高了医生获取危急值信息的效率,使医生可以更加及时地下达医嘱、分析患者病情;当患者病情突然危重时,由于危急值实时检测系统的存在,医护人员便能及时发现患者检验指标异常变化,有利于医护工作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及时准确地判断,必要时可及时对患者实施抢救治疗,提高抢救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11-12]。

综上所述,优化住院患者危急值管理的实行能提高院内医务人员对危急值管理制度的知晓率,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助于患者病情得到更加及时的处理,使患者住院安全有了更大的保障。

猜你喜欢

知晓率医务人员成功率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医院、病床和医务人员情况
让基层医务人员重拾改革信心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