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望闻问切”解决数学“审题”难

2018-11-01

成才 2018年10期
关键词:望闻问切读题审题

身为一线数学教师,在一次次作业或考试后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或家长发出这样的感叹:“呀!怎么又是审题出错!”“这次审题不够仔细!”“要认真审题、多读几遍题!”……仔细分析学生的错误,“没有看清题目、没有读懂题目的意思”等现象确实常见,这不禁让我产生思考:为什么学生总是容易审题出错呢?所有的审题出错都可以用“多读题”来解决吗?显然,“审题”和“读题”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的。那么,究竟什么是审题?审题出错的原因有哪些?哪些策略和方法可以改善“审题出错”呢?

通过收集学生错例、深入思考分析,笔者认为审题出错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看不准”“分不清”“读不懂”“想不到”四类。相应地,教师可以借鉴中医的“望、闻、问、切”四种策略,帮助学生掌握审题技巧、提升审题能力。

一、什么是审题

学生从“看到题目”到“动笔解题”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审题。很多人认为“审题”就是“读题”,其实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读题是较为浅层次的阅读,是一种外在行为活动,而“审题”强调的是深层次的“审”,更多地是内部思想活动,具体说来,“审题”是指审清题目的内容和数量关系,通过对文字描述的理解,使信息、问题和数量关系在头脑中建立起完整的表象,为正确解题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它要求学生能提取问题中的有效信息、挖掘隐含的条件、提炼合适的数学模型等,是多种数学策略共同参与的过程,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审题”不单单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能力”,是一种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它既需要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它不但包括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还包含了严谨、认真、细致的态度等非智力因素。这种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

二、审题出错的原因

1.审题错误类型一:“看不准”

这是审题中最常见、最让人觉得“可惜”的一类,由于学生读题时囫囵吞枣、匆匆一瞥,导致题目看漏、看错。比如题目要求“比大小,填><或=”,学生却直接计算出得数;比如题目要求明明有两步“先圈一圈、再计算”,学生却只完成了“计算”这步,把“圈一圈”丢掉了;又比如漏看关键字:一捆电线,第一次剪了2米,第二次剪了8分米,两次一共剪了( )分米,学生没有在意“米和分米”,直接填“(10)分米”……这类题目基本不需教师过多讲解,只要稍加提醒“你再看看题”,学生基本都能“一点就会、一听就懂”。

2.审题错误类型二:“分不清”

这类错误也属于“看错”,但它不是简单地“看错、看漏”,而是带着一定的思考和主观性,把相似题“看混淆了”。我们知道,数学中有一些文字和表述非常相似,往往只有“几字之差”甚至“一字之差”,学生读题时一旦觉得“这题我做过”就容易放松警惕,一不小心就会“张冠李戴”。典型例子如学习乘法时常见的“几个几”和“几和几”“相加”和“相乘”等,如:“2个 6相乘是( )”,学生们往往容易想成“2×6=12”;又如“3 个 4 的和是( )”,学生很容易提取“3、4、和”这几个关键字,得出“3+4=7”,这些都是由于相似题型“分不清”造成的。又比如一年级的“数数问题”,下面三题从数据到表述都非常相似,但却是三种截然不同的内容及答案:

(1)12到18之间有( )个数。

(2)从 12数到 18,数了( )个数。

(3)12后面的第( )个数是 18。

3.审题错误类型三:“读不懂”

如果说前两种错误是学生“不细心”造成的,属于“题目我会做、只是看错了”的浅表层错误,那么第三类错误就是较为深入的思维性错误——“读不懂题目是什么意思”。这类错误较多发生在解决问题、文字题中,特别是那些“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学生常常无法从具体事件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不知该运用哪些数学知识方法来解决,如:

例1: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200米,洒水的宽度是8米,洒水车行驶6分钟,能给多大的地面洒上水?(选自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74页)

此题是一道典型的“理论联系实际”内容,学生对于洒水车并不陌生,但是对于“能给多大的地面洒上水”,部分学生却无从下手,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不会将“每分钟行驶200米,洒水的宽度是8米”这句话转化成“洒水车1分钟洒过的路面是一个长200米、宽8米的长方形”的数学理解,换句话说,学生不是不会求面积,而是不会通过思考抽象出“这题与面积有关”。

例2:三(1)班共有29人,每节车厢坐3人,小明最后一个上游览车,他坐在第几节车厢?

此题也是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典型,关键在于要能抽象出“车厢数和人数的关系”,即:29里有几个3,就需要几节车厢(不足3人也要一节)。因此,如果能将此题与“29里面有几个3?”这种纯数学语言表述建立起一致性,就能很快明确此题是“用除法解决”:29÷3=9(节)……2(人),小明是最后一个人,所以要坐第10节车厢。

4.审题错误类型四:“想不到”

与第三类错误“读不懂”又有所不同,这类错误是“每句话都能读懂、但是读懂了还是想不到怎么做”,往往发生在信息较多、内容过长、语境复杂的问题中,其特点是:学生能理解题目的内容,但由于思维浅层、逻辑凌乱,无法选择有效信息、建立正确的数量关系。通俗地讲就是“数字盲目搭配、加减乘除乱蒙”。

如二年级下册的一道练习题:学校举行运动会,每条跑道上站一名同学(图片信息:6条跑道),一共有60名运动员参加100米赛跑,8次可以跑完吗?

此题由于有100米、60人、6条跑道、8次等众多信息,对二年级学生是个不小的挑战,部分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无法正确分析信息间的数量关系,出现各式各样的错误如:100-8=92,92>60;6×8=48;……甚至还有“100米-8次-60人”这样毫无关联的“混搭”。

又如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57页第17题:学校买了22箱苹果,每箱有2层,每层有15个,全校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3个班,平均每班有36人,每4个苹果约重1千克,每千克苹果5元钱。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每人1个苹果,够吗?

此题足足有8条信息,包含苹果数、人数、价格、重量等多种信息,审题能力较弱的学生往往眼花缭乱晕头转向,不知如何找准有效信息、建立正确的数量关系。可见,遇到这类“想不到”的题目,学生要么“提笔四顾心茫然”,无从下笔;要么“数字盲目搭配、加减乘除乱蒙”。因此,如何提取有效信息、挖掘隐含条件、寻找数量关系,是审题的核心与关键。

三、提升审题能力的策略与途径

分析以上四类审题错误可知,学生的审题错误既有浅层的视觉性、习惯性因素,也有深层次的思维性、能力性因素。如何采取有效策略化解这些“症结”呢?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地审题训练,强化学生的审题意识、养成审题习惯、优化审题方法、提升审题能力。具体说来,可以借鉴中医的“望、闻、问、切”四法,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1.“望”以看准

学生对题目看漏、看错等“看不准”的原因多半是因为粗心大意、匆匆一瞥,没有抓住关键字眼。因此在读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观望”的态度审题,认真细致、放慢速度、一个字一个字读清题目内容,特别要将重点字、词、句划重点、作记号,如关键字词圈一圈、画横线等。如“一捆电线,第一次剪了2米,第二次剪了8分米,两次一共剪了( )分米”,可以提醒学生做题时将关键词“分米”“米”圈出来,注意单位换算;另外,解答完后还可以做“回望”工作,将答案代入题目,看自己的解答是否合理、正确,如:“小红今年12岁,是哥哥年龄的一半,哥哥今年是( )岁。”有的学生看到“一半”就想当然地觉得是12的一半,即6岁,但将答案带回题目中就会发现“哥哥今年6岁”显然不合理,哥哥应该比小红大而不是小,这就能发现审题的错误。

2.“闻”以分清

“分不清”的根源在于对相似题、同类题掌握不够深刻,不能一眼找到区别,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对同类题目的对比、辨析,明确相同点和不同点,对细微差别进行反复强化,增强学生对这类题目的所见所“闻”;同时还可以适当变换题型,进行相关变式练习、拓展练习,拓宽学生的“见闻”,避免思维定势。如之前所举例的一年级“数数问题”,其本质和思考方式和高年级的“植树问题”如出一辙,我们可以通过对比辨析进行强化:

(1)12到18之间有()个数。——强调“之间”,即两头都不算;

(2)从12数到18,数了()个数。——强调“两头都要算”

(3)12后面的第()个数是18。——强调“后面”,所以12不算。

又如困扰学生的“几个几”“几和几”“相乘”“相加”等,也需要经常对比辨析、明确区别:

2 个 6:表示 6、6 2 和 6:表示 2、6

2个6相加:表示6+6 2和6相加:表示2+6

2个6相乘:表示6×6 2和6相乘:表示2×6

3.“问”以读懂

如前所述,“读不懂”的原因是由于学生缺乏将生活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生活语言和数学语言的互译能力,加强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提升,具体说来,就是要学会发问、追问,善于抓住关键字,通过自问自答、层层深入、最终找到生活外衣下隐藏的数学问题。

如:“389人要去春游,每辆车限乘45人,9辆车够吗?”此题的思考关键是:什么叫“够”?什么叫“不够”?可以呈现两种思考方式:

第一种思考方式:如果9辆车能坐的人比389多,就叫“够”,反之则“不够”。继续追问:怎样知道9辆车坐的总人数是不是比389多呢?(求出9辆车能坐的人数)继续追问:怎样求?(45×9=405人,405>389,所以够了)

第二种思考方式:把389人分到9辆车里,如果每辆车的人数不大于45人,就叫“够”,反之则“不够”。继续追问:怎样知道每辆车分的人数呢?(把389平均分到9辆车上)继续追问:怎样求?(389÷9=43人……2人,每辆车都是43人,43<45,多余2人上其中一辆车,也都能坐下。所以够了。)

又如:3位老师带50名学生去参观植物园,成人票每人10元,学生票每人5元,团体票(10人及以上)每人6元,怎样买票合算?

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合算”的意义,学生对“合算”是否理解,直接决定了此题能否真正“读懂”。在教学中,教师同样可以层层引导提问:什么叫“合算”?(花钱最少)——怎样花钱最少?(价格为:学生票<团体票<成人票)引导学生得到结论:尽量优先买学生票,实在不能买学生票的就买团体票。最后,可采用的策略是:除了10人买团体票,剩下的43人都买学生票。这样就将生活问题转化成了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探究生活问题。

4.“切”以想通

(1)“切”中要害

学生遇到“想不到”的问题时,犹如一个流动的交通转盘被堵住出口,各种“信息”车辆虽多,却横七竖八、乱成一团,缺乏有序性、合理性、流动性。此时最重要的是“切中要害”——找到“出口”在哪里,即解决问题所需的最直接相关信息是什么、怎样可以得到,据此再层层推理、抽丝剥茧、直至找到源头。这里就要用到常用的两种数学思想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分析法是从问题追溯到条件,即“由果索因”;综合法则是指从条件推出问题,即“从因到果”。

如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练习题:冰糕每根3元,每箱30根,杨叔叔4天卖了8箱冰糕,杨叔叔4天卖了多少钱?平均每天卖多少根冰糕?现以第二问“杨叔叔平均每天卖多少根冰糕?”为例,分别说明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维过程:

分析法(由果索因):

可见,分析法和综合法虽然思路不同,但它们都能建立起已知和未知的桥梁、沟通两者之间的联系,这是审题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有时,分析法和综合法还可以结合使用,使解题更加顺畅。

(2)“切”开推敲

对于一些语义复杂的句子,要学会“切开”推敲、反复斟酌。如“增加到”和“增加了”有什么区别?“小明今年15岁,比小红大3岁”,到底谁大、谁小?“羽毛球30个,如果每人一个,还差5个”,这里的羽毛球和人,谁多、谁少?只有学生在审题中把词句“切开”、反复推敲,才能为正确审题扫清障碍。

(3)“切”步骤作答

另外,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步骤较多、过程较复杂的题目,也可以让学生将解题过程一步步“切开”,把“每一个算式求的是什么”写出来,这样可以明确每一步的解题思路,让解题过程更加有逻辑、有道理,如:有60筐鸡蛋,每筐重25千克,在装运时,改成每筐多装5千克,改装后少用了几个筐?由于此题步骤较多,可以引导学生分步写出每一步的思路:

一共有鸡蛋:25×60=1500(千克)

改装后每筐可以装:25+5=30(千克)

改装后用几筐:1500÷30=50(筐)

少用几个筐:60-50=10(筐)

(4)“切”除无关

遇到语句特别复杂的时候,可以像语文学科的“缩句”、提炼中心思想一样,把长句变短,切除无关修饰,只留下核心表述。如“4与8的和乘6与3的差,积是多少?”,可以简单缩句为“和乘差,积是多少? ”,即(+)×(-),从而让思路更加清晰。

总之,审题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素质的具体体现,学生如果能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具备较强的审题能力,将会对数学学习大有裨益。审题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见成效的,必须贯穿整个数学教学的始终,教师要有计划、有意识地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长期渗透,通过“望、闻、问、切”等有效策略,使学生不断地、经常性地受到培养和启迪,逐步提高思维能力和审题能力。

猜你喜欢

望闻问切读题审题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小学低段数学读题能力的培养
“三招”学会审题
小学生数学读题漏词现象分析
“读题时代”报纸新闻标题的语言特色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读懂问题的能力
“望闻问切”有效开展内地西藏班高中汉文的教学
“望闻问切”在数学解题中的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