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种方法诱杀桑螟成虫试验初报

2018-10-31杨一平林蔚红陆水根孙海燕戴建忠陈伟国

蚕桑通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诱剂桑园成虫

杨一平,林蔚红,陆水根,孙海燕,戴建忠,陈伟国

(1.海宁市蚕桑技术服务站,浙江 海宁 314400; 2.嘉兴市绿嘉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浙江 嘉兴 314000)

桑螟是桑树主要害虫,由于田间桑螟幼虫发育不整齐,三龄后吐丝卷叶隐蔽虫体等特性,影响杀虫剂的防治效果。利用桑螟成虫趋光性进行灯光诱杀是目前主要的物理防治方法,但大面积布设电力线路或采用太阳能供电都因为投资成本过高,制约了生产上的推广使用。利用昆虫信息素防治害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绿色防控新技术。同种昆虫个体之间在求偶过程中起通讯联络作用的化学信息物质称为性信息素,一般由雌性分泌散发性信息素,诱引雄性产生性兴奋,主动寻找散发出性信息素的雌性。利用这一原理人工合成害虫性信息素,将害虫雄性成虫引入诱捕器,干扰成虫交配,从而降低田间害虫繁殖率,达到控制下一代害虫的目的。在昆虫与其它生物之间也存在传递信息的化学媒介,如利己素、利他素等。桑螟成虫只在桑树上而不在其他植物上产卵,就是因为桑叶释放出能够使桑螟接收的信息物质。利用对植食性昆虫有引诱作用的挥发性物质,开发新一代引诱剂进行测报和诱杀。随着化学分析和合成技术的进步,桑螟性诱剂和食诱剂的研发已取得一定进展,拓展了桑螟的生物防治途径。2017年,我们进行了桑螟成虫的性诱、食诱和灯光诱杀对比试验,以期为生产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电子灭蛾灯

北京丰茂植保机械有限公司生产,DM-15型,220 V/50 Hz电源,35 W诱虫光源,引诱害虫扑灯后被高压电网杀灭,由接虫袋收集。

1.1.2 桑螟性诱剂及诱捕器

桑螟性信息素毛细管诱芯和配套诱捕器,由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诱芯须在-15℃~-5℃的低湿中保存;筒型诱捕器(专利号:ZL 201220169331.4),高28 cm,直径10 cm,开口向下并内置漏斗网,漏斗网中间设有诱芯架,顶端开直径1 cm的圆孔,使雄蛾易进难出。

1.1.3 桑螟食诱剂及诱捕器

桑螟生物食诱剂(酷饵灵)、配套杀虫剂和诱捕器,由深圳百乐宝生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诱捕器由药物盘和防雨盖组成。

1.1.4 试验桑园

2块试验桑园分别设在海宁市周王庙镇云龙村和盐官镇城北村。

1.2 试验方法

1.2.1 诱捕器设置

每块试验桑园设电子灭蛾灯1只、桑螟食诱器3只、桑螟性诱器5只。其中电子灭蛾灯位于桑园内;桑螟食诱器设于桑园外侧1 m~2 m处,间距15 m左右;桑螟性诱器3只设于桑园内,间距15 m左右,另2只设于桑园外,分别离桑园15 m和30 m。各种诱捕器离地高度3 m左右,略高于桑树枝叶顶端。

1.2.2 诱杀方法

桑螟灯诱法:由时间控制器自动控制电子灭蛾灯,每天22时至次日凌晨4时开灯工作。

桑螟性诱法:将桑螟性信息素毛细管诱芯嵌入诱捕器的诱芯架,诱捕器挂于3 m高的伸缩杆顶端。诱芯有效时间1~2个月。

桑螟食诱法:将酷饵灵1∶1兑水稀释后加入配套杀虫剂,搅拌均匀,倒入到诱捕器的药物盘中,盖上防雨盖,固定在3 m高的伸缩杆顶端。每5 d左右清理药液,加入新配制的诱杀药液。

1.2.3 调查方法

试验分别在2017年6月和9月进行,根据第一代和第四代桑螟幼虫发生期确定诱捕试验时间。其中6月上中旬的第一代桑螟成虫设置电子灭蛾灯和性诱2种方法对比,9月份的第四代桑螟成虫设置电子灭蛾灯和性诱、食诱3种方法对比。

试验开始后,每隔1 d调查一次诱杀的桑螟成虫数量,并清理诱捕器、接虫袋。

2 试验结果

2.1 灯光和性信息素诱杀第一代桑螟成虫的效果

从表1可见,设置在桑园内的电子灭蛾灯诱杀第一代桑螟成虫,两个试验点平均单灯累计8头;设置在桑园内的3只桑螟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捕第一代桑螟雄性成虫,两个试验点平均单个诱捕器累计3.7头,按桑螟成虫雌雄各半的比例,折合诱捕桑螟成虫7.4头,与电子灭蛾灯接近。桑园外15 m和30 m位置的桑螟性信息素诱捕器分别诱捕2.5头和4.5头,桑园外两个位置平均为3.5头,折合诱捕桑螟成虫7头,接近桑园内诱捕量。

2.2 灯光、性信息素和食诱剂诱杀第四代桑螟成虫的效果

电子灭蛾灯和生物食诱剂诱集的桑螟不分性别,按雌雄各半的比例,桑螟性信息素诱集虫量应为表中数据加倍计数。因此,从表2看,电子灭蛾灯每灯累计诱集第四代桑螟19.5头,生物食诱剂诱集平均每个诱捕器9头,桑螟性信息素诱捕器诱集平均每个诱捕器18头,从诱捕桑螟成虫看,电子灭蛾灯与桑螟性信息素诱捕器效果接近,两者约比桑螟生物食诱剂提高的1倍。从分布于桑园内外的桑螟性信息素诱捕器效果看,桑园外15 m的效果优于桑园内,桑园外30 m位置的效果最差。但对比表1和表2,两地两次桑园内外试验的性信息素诱捕效果并不一致,可能与不同季节桑园周边环境等因素有关。

表1 第一代桑螟成虫两种诱杀方法效果对比Table 1 Comparison Between Two Methods to Trap and Kill the Moth of First Generation Diaphania Pyloalis Walker

表2 第四代桑螟成虫三种诱杀方法效果对比Table 2 Comparison Between Three Methods to Trap and Kill the Moth of Fourth Generation Diaphania Pyloalis Walker

3 小结

3.1 诱捕效果

从两地两次试验对比结果看,电子灭蛾灯和桑螟性信息素对桑螟成虫的诱捕效果接近,平均单个诱捕器(灯)诱捕量约比桑螟生物食诱剂高1倍。桑螟性信息素诱捕器设置在桑园外30 m处仍有一定效果。

3.2 安装和使用

光具有直线传播的特性,因此,电子灭蛾灯的安装位置要求高于作物,由于桑树较其他大田作物高大、茂密,杀虫灯又比较重,必须设置比较稳固又高的安装支架,这就使得清理高压电网和接虫袋很不方便。专门架设电力线路或采用太阳能供电的成本都比较高,制约了大面积推广应用。此外,在房屋和路灯附近,容易受周围光线干扰。

桑螟性诱剂和食诱剂通过散发到空气中的气味来引诱,对安装高度的要求不高,而且诱捕器重量不足0.5 kg,挂放在伸缩杆上,清理和加药(换诱芯)非常方便。

试验使用的桑螟生物食诱剂的有效作用时间比较短,5 d左右需清理更换药液,而桑螟成虫一个代次的羽化期约20 d~30 d,至少需要更换4~5次,投入的药物和人工成本较高。

3.3 诱杀的副作用

电子灭蛾灯对所有趋光性昆虫都有杀伤作用,容易误伤天敌昆虫。

桑螟生物食诱法是通过释放植物芳香物质和昆虫信息素引诱物质,吸引和诱集桑螟成虫到药物盘上,利用杀虫剂的触杀作用来杀灭桑螟成虫。部分桑螟成虫在接触药液后又飞到附近桑树上,受杀虫剂污染的桑叶可能会导致养蚕中毒。此外,桑螟生物食诱剂对其它昆虫也有一定的诱集作用,是否会误伤益虫还有待探明。

桑螟性诱剂具有专一性,只对桑螟雄性成虫有效,不会杀伤天敌昆虫,也不存在杀虫剂污染桑叶的问题。

本试验初步比较了桑螟性信息素、桑螟食诱剂和杀虫灯3种方法对桑螟成虫的田间诱杀效果,都有一定的诱杀作用,可用于桑螟的田间测报。由于未调查诱杀的桑螟成虫是否已经交配、产卵,即对降低田间自然繁殖率,控制后代桑螟为害的效果尚需进一步试验。

猜你喜欢

诱剂桑园成虫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栗山天牛成虫取食、交配和产卵行为
省植保站派员参加 生物食诱剂应用技术培训班
柿树害虫枯叶夜蛾防治效果试验研究
4种引诱剂林间诱捕松墨天牛效果比较
天牛,就在树上趴着
浅谈“桑园托管”
不同性诱剂对果树害虫防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