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环京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途径

2018-10-29代丽丽

文教资料 2018年17期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

代丽丽

摘 要: 河北环京带具有重要的战略发展地位,是服务于“一带一路”的窗口及京津翼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一环,服务战略及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离不开语言人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迎来了机遇和挑战。在新形势下,河北环京带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应寻求新的发展途径。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 创新应用型 人才培养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在新时期借助历史平台寻求和谐发展的多边渠道。“一带一路”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各国的交流与合作,这离不开语言的服务与支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输出语言人才的专业,当前国内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高校数量颇多,河北省有17所高校开设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环京带内有华北科技学院、唐山师范学院等高校开设了该专业。河北环京带作为北京发展的腹地,发挥着窗口作用,当前环京带内的部分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战略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如何调整地区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一带一路”倡议培养高质量的汉语国际推广与文化传播人才,提高河北环京带的语言人才服务能力,为专业发展和学科的发展寻求新出路,建立具有地区优势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当前地方高校专业面临的发展问题。本文将针对有关问题,探讨服务于战略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

一、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以培养国际汉语教师为专业培养目标,但受到地方办学条件的限制,走出国门从事汉语教学或在国内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毕业生仅占少数,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会选择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甚至有了专业无用论。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应不断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设计出服务大局、凸显地方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带一路”的实施与开展,对语言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服务战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应对这些现实需求做出回应,提高专业人才的语言能力与素养,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掌握多种语言,熟练处理语言问题,以此拓宽专业人才的未来就业渠道,专业学生毕业不再局限于国际汉语教师,还可以涉足国际商务、文化传播、翻译、出版行业、语言创意产品设计等多种行业。

综上,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应适应将人才培养专项国际视野,培养能够服务于汉语国际推广、中华文化传播,服务于语言产业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应用型汉语传播人才。当然,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不是一蹴而就的,应深入考察区域办学特色及优势。

二、河北环京带的地区优势与战略需求

河北环京带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战略发展核心地区,又处于京津冀一体化这一协同发展的核心地区。河北环京带主要是指环京地区,河北占据多个,主要包括燕郊、固安、涿州、高碑店市、霸州、永清、涞水县、雄县、容城、安新县、定兴县、大厂、香河、三河市、怀来、涿鹿、赤城、崇礼、廊坊、唐山等。在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布局下,河北環京地区的地理优势和战略优势进一步凸显。自“一带一路”提出以来,不断促进地区合作,经济有了显著增长。河北虽然不是战略城市,但在战略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河北出台了《关于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促进河北省开放发展的意见》,提出了积极参与战略工作的总要求,并且在具体发展举措上有了构想,提出了以交通等基础设施为重点,促进贸易便利,这正是在战略上服务于布局中的东北亚窗口——北京。在京津冀一体化中,河北处于重要的战略位置,需要河北加强融合进入战略布局,打造京津冀经济的共同增长点。

经过一段时间参与发展,河北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河北已经建立起多个国际化交流互动平台,并多次走出去参与大型国际宣传招商活动,与当地政府企业等进行沟通洽谈。值得注意的是,在跨国合作过程中,能够服务于战略发展的语言人才显得尤为紧张,国家之间的合作交流、经济往来、文化交流、交通建设等都离不开语言人才。

三、河北环京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之不足

语言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专业人才共同努力建设发展,将汉语推广到全世界,将文化传播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一带一路”为推进汉语国际推广、中华文化传播及发展语言科教研事业、语言文化产业经济等带来了契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国家进行语言文字推广的先头军专业,“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汉语推广与文化传播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需要可以服务于各行各业发展的多元复合型、应用型语言人才。传统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应用能力注重不足,人才较单一,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战略需求。

从当前河北省的语言人才培养看还有一些不足,以地处河北三河燕郊的华北科技学院为例。华北科技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从2006年开始招生,至今已经有10余年的专业历史。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角度来说,当前形势下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培养研究型人才,一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就应用的角度来说,主要还是集中于教学方面。从专业外语教学的角度来说,受到校内外语专业开设外语语种比较少的条件限制,语种比较传统单一,以英语为主;从母语的教学来说,目前专业学生的语言文字处理能力较弱,需要进一步增强。

在发展需求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应寻求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单一的培养汉语国际教师的培养模式,向能够服务大局、促进语言文化传播和产业发展的多元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变。因此,应从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上采取应对措施,提高专业人才的服务能力。

四、创新专业教育模式,培养多元化应用型人才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加强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解决以往人才培养人才素质单一、能力不足的问题。具体措施如下:

(一)调整课程体系,优化语言教育与能力培养。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肩负着汉语国际推广与中华文化传播的重任,语言是基础,也是进行文化传播的保障,“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的需要离不开语言服务。因此,在当前形势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应该进一步加强专业人才的语言教育,适当调整语言结构。

从培养课程体系角度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具体展开:第一,优化其课程结构,提高专业学生的语言素质,在大语种如英语之外,还应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增设外语教学安排,如与校内拟定建立合作的国家如越南和泰国国家的语言,以及面向东北亚窗口的俄语等,以此解决赴孔子学院的志愿者、外派教师及公派教师等外语背景单一的问题,并缩减未来派出前的语言培训时间。第二,改进外语教学,根据战略发展需要,加强与外语专业的合作与沟通,为专业所需提供非普遍公共外语的教学模式,加强对专业学生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言语交际能力。第三,加强汉语母语的学习,深化母语的学习,“一带一路”惠及的不仅是国际沿线国家,国内的沟通也会逐渐加强,无论是满足内需,还是进行汉语推广与文化传播,汉语教育都应加强。

除外语课程的调整之外,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专业课程设置应增设多国文学、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翻译及商务类等选修课程。文化与文学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传统课程,但课程所涉范围有限,主要集中于欧美国家,对“一带一路”沿线的有关国家涉及不多。因此,专业课程的开设应与战略需求相适宜,增设一些相关课程或在已有课程内容里增添相关国家的文化历史政治宗教等方面的介绍与教学,突出针对性和服务战略的高效性。在经济全球化,“一带一路”促进经济合作交流的平台下,商务汉语逐渐成为热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应适应时机,将专业课程与商务活动联系起来,有助于河北环京带高校培养出多元创新应用型人才,服务国家战略和地区经济发展,打开就业前景。

(二)构建多样化专业教育模式,培养多样化人才。

首先,促进跨国合作与联合培养。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产生了多样的需求,服务战略发展,培养多元应用型人才,需要通过不断的专业改革完善人才培養模式实现。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阶段,可以通过与国外高校合作,促进世界教育资源的沟通与交流,以交换生或联合培养的形式,推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

其次,深化学科发展,发挥地区优势。从学科体系及专业人才的深化学习角度看,学校应努力提高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争取建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点,乃至研究型中国语言文学类硕士。当前河北高校,特别是环京地区的一些高校,学科的长远发展与专业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没有形成区域效应,还应从教学和科研两方面进一步寻求出路。

再次,构建互联网教育资源平台。“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教育应深入与互联网的融合,利用网络平台,构建起“互联网+专业平台”,提供多元教育服务资源,即使在地方院校,也让学生接触到双一流高效的专业资源。这不仅有益于学生的培养,对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也有极大的帮助。

(三)丰富实践形式,实践与创业相结合。

在专业实践环节,学校应打开思路,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得到锻炼。学校应采用多种方式,广开渠道,整合多方办学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锻炼与实践机会和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平台,鼓励专业学生在兴趣和前景的指引下,在实践中实现就业与创新创业。

第一,校内专业互补与合作,发展多样化实践形式。高校专业开设一般比较综合,在实践环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可以与国际贸易专业、管理类专业形成互补与合作,或与本校办学特色专业形成合作,打破学科与专业限制,实现校内资源共享,增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为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视角。

第二,促进国外交流,加强校际合作,提供多条实践方向。目前主要进行的实践在实习路径上均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进行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集中实习主要于中小学进行教学实践,对学生选择分散实习的实习单位性质的要求比较刻板。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专业的实习的布局与安排应因势利导,鼓励学生结合其个人未来就业趋向进行实习与实践。

第三,发动社会力量,实现高校与企业对接,实现实践与就业相结合。在学校实践课程体系之外,专业办学也可以利用民间力量,将专业与企业直接对接,建立起实习基地,如教育培训行业、各类企业,强化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燕郊高新技术开发区汇集了各类企业,华北科技学院应就近与这些企业进行合作,使学生的接触面拓宽,使实践形式更加丰富,让学生在毕业实习环境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服务于地区经济的发展。

第四,提高实践认识,在实践中探求就业与创业。有些学生对实践与实习缺乏明确的认识,选择的时候比较盲目,甚至是应付了事。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应为学生树立专业与就业意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带来新的就业机会,但这些机会不会从天而降,而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需要学生不断强化能力,学校提供平台和窗口。因此,高校应加强创新创业指导与训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华北科技学院为学生提供了专门的微创空间,但目前利用率并不理想,设施还需不断改进。在就业与创业指导方面,老师应提供多方面的指导,甚至为学生引入各项资源。加快专业之间的合作,专业与企业的合作,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开创就业与创业渠道。如华北科技学院的毕业生共同创建的“校友+”平台,融合了毕业生、推广产品、融资理财等,是很好的案例。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与学生的就业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发展驱动力的带动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应不断进行创新改革,探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人才培养路径不仅是一条出路问题,还涉及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的改革调整、教育教学手段的跟进、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综合改革问题。路径的探索、专业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所有构想如何落实,需要高校发展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思考,而不是一个响亮的改革创新口号。因此,地方高校若想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深度发展,变成有生命力的专业,为国家战略服务,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需要从上至下地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崔希亮.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与展望[J].语言文字应用,2010(2).

[2]阚阅,周谷平.“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结构改革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J].教育研究,2016(10).

[3]文秋芳.“一带一路”语言人才的培养[J].语言战略研究,2016(2).

[4]刘慧,董俊.“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河北省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教学研究,2016(31).

本文受到2017年河北省高等教育协会课题(GJXH2017 -41);“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资助项目”(BFSUSKJD-17003)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3142017007)资助。

猜你喜欢

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