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心理习惯角度探究强迫症的本质与自治方法

2018-10-27赵正永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思维模式

【摘 要】强迫症作为一种对其患者社会功能与生活质量有着极大负面影响的神经症,因其高治疗难度被一些业界人士称为“精神癌症”。笔者曾有过三年多的强迫症病史,苦苦探寻强迫症自我治疗的思路,而后通过正念禅修等方法以及自己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成功地走出了强迫症这一心理困境;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对强迫症的本质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将其理解为一种病态的“心理习惯”;习惯,可以强化,也可以淡化,需要的都是较长时间内有意无意的行为积淀;在本文中,笔者将自己的思考与现有的关于强迫症的学术研究成果相结合,从心理习惯角度探究强迫症的本质与自我治疗方法,希望可以为强迫症的心理学研究和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关键词】心理习惯;思维模式;当下生活;强迫思维;强迫行为

强迫症带给其患者的影响,如上面的定义所言,是强迫行为和强迫思维占据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无法控制内在的一些想法和冲动,虽极力抵抗(反强迫),但往往起不到什么作用,仍然焦虑和痛苦,无法回归当下的生活。传统且主流的疗法有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森田疗法以及辅助性药物治疗等;但这些疗法在应对患者具体症状时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局限性[1],强迫症对于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而言的确是个难题。

笔者作为一名强迫症的亲历者和痊愈者,对强迫症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将围绕“心理习惯”并结合现有研究成果来论述强迫症的本质,并据此尝试着给出治疗强迫症的建设性建议。

一、本课题成立的几个前提假设

1.不进行对强迫症形成原因的探讨。强迫症的成因较为复杂,与患者个体状况相关,无论是性格、家庭情况、个人经历,每个患者都有其特殊性;在本文中,不进行对成因的探讨有利于论述在强迫症形成之后,不良的心理习惯对强迫症运作机制的影响。

2.针对对强迫症有正确认知但仅仅止步于理论的患者。在认为自己有强迫症或者被确诊为强迫症之后,很多患者倾向于查询很多有关强迫症的心理学和精神医学资料,对单一或各种心理疗法有一定的了解,对强迫症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往往陷入“道理都懂,可就是做不到的”心理困境;也就是说,本文尝试着在实践方面给出强迫症自我治疗的实际可行建议。

3.大多数强迫症状都有共性——不良心理习惯的驱动。在这里要说明的是,不论是强迫自己反复洗手、东西必须摆放整齐等这样的强迫行为,还是强迫性穷思竭虑、夸大小概率事件发生可能性等这样的强迫思维,这些症状的性质都是一样的,并且可以通过改造心理习惯的方式来解决。

二、关于心理习惯的解释

习惯是人积久而成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倾向,是通过反复练习而体现在语言、思维、行为等方面的个人特质[2]。人们平时所说的习惯都是某种特定的行为习惯,但仅仅以行为习惯来指代习惯的全部是不够的,习惯中除了行为习惯还应包括人的心理习惯——在应对外界或内在刺激时,人对内在想法、情绪、思维的惯常反应方式和倾向。比如,最简单的,有个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里面的那位老人对于那些看似对一般人而言或糟糕或喜悦的事情不下定论,而是选择以不确定的态度来看待这些事情。失马的塞翁在面对无常的世事时表现出了和别人不一样的心态,我们可以理解为心理习惯的差异;类似可举例的还有很多,比如每个人处理消极情绪的方式是不尽相同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等等,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心理习惯来加以解释的。

那么如何从心理习惯来解读强迫症呢?

三、心理习惯与强迫症

(一)基本解读

强迫症的认知-行为理论提出了强迫症发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闯入性思维,它是指重复出现的、难以被个体接受和控制的思想、表象、或冲动, 它们来自于个体内部, 会影响个体当前的活动[3];强迫症状的发作往往是在特定的情境下受闯入性思维的驱动的结果;在这里笔者再提一个概念——强迫冲动,即强迫症状发作时患者内在驱动患者去做(实施强迫行为)或去想(进入强迫思维)的冲动,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对强迫冲动作出反应,当患者主观违逆这股冲动时,就会对身心产生巨大的痛苦。从闯入性思维和强迫冲动出发,可以大致得出强迫症发病的一般模式,如下:

1.患者在特定情境中受到外在或内在的刺激(有时内在的刺激也可表现为闯入性思维)。

2.患者下意识地对这些刺激作出反应,防御机制发生作用,患者出现身心的焦虑以及躯体化的症状。

3.患者在对刺激做出反应的同时,产生强迫思维。同时會生成一股去实施强迫行为或者陷入、探讨强迫思维的冲动。

4.患者明知此时的想法和心理活动是无意义的,会下意识地对这股冲动抵触,产生反强迫,但是没有什么用。

5.患者在激烈的内在冲突中进一步加重焦虑,陷入循环的内耗中,极大影响患者当下生活的质量。

综上所述,患者在强迫症发病过程中会有一些习惯化、自动化的心理倾向;他们在面对闯入性思维的下意识反应是相信它(尽管不是理智上的)并将其代入思维活动的过程;在应对或去“做”或“探讨”的强迫冲动时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不自觉地顺从或盲目地抵制;至于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身心焦虑、躯体化症状,许多相关方面的研究倾向于将其看作强迫症状的副产品,会随着强迫表现的淡化而淡化。

在这里就可以看出,强迫症与心理习惯相关,本文认为强迫症本质即为一种病态的心理习惯,因其大多数表现可以归结为:在应对外界或内在刺激时,患者对内在思维、情绪、冲动的一种或多种惯常反应方式和倾向;所以要治疗强迫症,需要重视心理习惯的重塑与改造,并且从习惯本身来解读强迫症也是有许多值得推敲与检验的地方。

有关习惯的学术研究指出了习惯的一些特点,典型的有:基于过去频率高的重复行为、在面对特定刺激时人反应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指向特定目标[4],这三点同样也可变通一下来解释心理习惯:基于以往惯常使用的心理问题处理方式、在面对特定刺激时人主观心理活动的下意识反应、指向特定目标。如果用心理习惯的这三个特点来解释强迫行为或思维,这可以有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以强迫性洗手为例:患者在特定的情境中突然觉得自己手不干净,产生了“觉得自己手脏”的想法和“要去洗手”的冲动(自动化),于是便按着这想法和冲动去实施洗手这一行为(下意识地反应),反复很多次,只要“觉得手脏”想法出现,患者就会对其做出反应(在反复多次中这种处理心理问题的方式又一步得到强化),内在的焦虑(产生冲动)促使患者去完成洗手这一行为,以此减轻患者内在的焦虑感和不安全感(实现特定目标)。

再以因害怕触电而穷思竭虑的症状——思维上的强迫为例,对于曾有过类似症状的患者而言,当他(她)在产生“害怕触电”这种想法时,患者会下意识的陷入对相关想法中的探讨中去,也就是说,当此想法出现,患者习惯性地下意识相信此想法而非像正常人一样把它仅当成一种想法,随后生成一系列关于此想法的强迫性思考,为的就是确认“在现实生活中自己有极小概率触电”这样的事实,以减轻自己的焦虑和不安全感;而当患者通过查询了大量的资料,从理智上说服了自己时,内在的那股焦虑可能尚未消失,因为焦虑感尚未消失,患者往往会习惯性地依据焦虑行动,通过怀疑自己、继续不断探讨等以减轻焦虑感或者满足内在那种强烈的冲动,陷入了紧张的循环而不自知。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患者一直以来面对疑惑、焦虑、不安全感等心理困境时都是如此处理,久而久之,当患者强迫症状发作时就会自动化地遵循上述过程。综上所述,强迫症的心理习惯特质十分明显,因此本课题认为强迫症的本质为一种病态的心理习惯。

(二)其他领域相关的论证

东尼·博赞在其著作《思维导图》中阐述了在思维模式中重复的重要性,他指出,在大脑思维运转过程中,重复本身就增大了重复的可能性,即“思维事件发生的次数越多,它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5];这一点符合习惯的特征,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强迫思维会那么难以摆脱以及为什么强迫症的症状一开始是具体的某一方面而随着时间推移泛化到了患者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正是因为患者对某种具有强迫性质的思维事件的处理总是遵循特定的错误处理方式(追问、探讨、寻找安全感等),这样时间一长,患者对其他类似的思维事件也是遵循以往对此种思维事件的处理模式,如此,泛化就是必然的结果。

四、对强迫症治疗方向的思考

传统的疗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倾向于从症状本身出发,经由专业人员对患者进行认知与行为上的纠正,但其往往疗程长、见效慢[1],并且很多患者一旦缺乏外界的帮助,其症状往往会故态复萌;森田疗法虽然是被国际认可的治疗强迫症的有效疗法,秉承着“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理念,但在具体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领悟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且被认为不适合治疗强迫行为以及不能解释一些复杂的临床现象[7],所以其疗效也是有限的;关于治疗强迫症的其他疗法如精神分析法也有其自身的局限,在此不做过多阐述。

笔者认为,治疗强迫症的大的方向应该是引导患者逐步回归当下生活,患者在提高当下生活质量的同时,症状自然会慢慢淡化直至消失(这与森田疗法的理念相符),为什么呢?其实从对某些特定症状的分析就可以确认这一理念的合理性,如最常见的强迫性穷思竭虑——患者陷入反复出现的令自己痛苦且无意义的思维当中,沉迷臆想且无法自拔;穷思竭虑意味着把当下生活的很大一部分、很多时间投入到虚拟的思维想象中去,所带来的结果就是当下感知、专注力的缺失,而很多患者所烦恼的,表面上看是困扰自己的具体想法,但实际上,从结果角度来看,真正困扰他们的是现实生活的不够投入——自己不能像正常人一样专注集中的去做一件事,无论学习、工作、与人交往等;以此为依据,如果从这结果入手,患者亲自或者是患者在心理从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一些回归当下生活的训练以提高专注力和当下感知,经过较长时间的坚持,患者若能将这些回归当下生活的练习融入到生活的一部分,形成以当下体验为核心的心理习惯(在这一过程中替代原有的遇到冲突总是沉迷臆想的心理习惯),慢慢地患者“留”在当下的时间就会变多,相应的沉迷臆想的时间就会逐渐减少,起到让症状逐步减轻甚至消失的效果。强迫思维是如此,以强迫思维为驱动力的强迫行为亦是如此。

习惯是人生活的一部分,改造它意味着人要违逆以往处理事情的方式,这会带来或大或小的痛苦。既然强迫症的本质是一种病态的心理习惯,是长时间内患者有意无意培养的结果,那么要对其加以改造并重塑正常健康的心理习惯以替代它就必然需要患者在对强迫症有正确认知的情况下做大量的练习、体验、实践,在较长时间内亲身承受许多痛苦,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的同时积极投身于现实生活。笔者比较反对患者对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的依赖,仅仅从外部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引导是不够的,真正的生活实践要靠患者本人参与,无从逃避,所以在这里仅仅强调强迫症患者的自我治疗。

值得思考的一件事是,強迫症的英文定义名称是”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bsessive”的意思之一是“执着的”,”compulsive”也有“由强烈冲动引起的、冲动的”意思,虽然这两个词的这些解释可能与原有的解释略有差别,但强迫症的症状恰好符合这两个特征,即患者会有意无意地坚持着自己过往积淀下来的理念、经验、处理心理问题的方式以及日常生活习惯(体现执着的特点),在面对内心冲突时总是下意识地、习惯性地根据强迫冲动介入思考或实施强迫行为;从这个视角来看,如果克服了“执着”与“冲动”,对强迫症状的痊愈而言将会是极大的帮助,所以对强迫症患者而言,健康的心理习惯的培养要包含“放下”与“不冲动”的内容。

综上所述,笔者的关于强迫症自我治疗的总体构想即为:在较长时间内,用具体的行动(下文会说明)培养以当下体验为核心、同时克服“执着”与“冲动”的心理习惯。

五、关于强迫症自我治疗的一些有章可循的方法建议

上文提到要把强迫症当做一种心理习惯来看待,需要重塑它,采取行动以当下体验(专注力,当下感知)为核心以及克服“执着”与“冲动”,那么基于此,本文试提出一些对强迫症实际有效的方法技巧以及其背后的支撑依据。

在培养当下生活体验方面,国际上有一种疗法,叫正念疗法。虽然目前国内对于正念疗法治疗强迫症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但其作为一种减压和应对心理疾患的疗法,在西方国家很是流行;正念疗法,顾名思义,其核心为正念;“正念”最初来自佛教的八正道,是佛教的一种修行方式,它强调有意识、不带评判地觉察当下,是佛教禅修主要的方法之一。西方的心理学家和医学家将正念的概念和方法从佛教中提炼出来,剥离其宗教成分,发展出了多种以正念为基础的心理疗法(摘自百度百科)。目前的关于正念疗法对于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在一些实证研究中被证实[8]。

正念的定义可以理解为:通过有意的注意和对事物不做评价的方式而产生的一种觉察能力。而根据此定义,正念可被分解成三个部分即有意识的觉察——对当下身心体验时刻留心觉知、活在当下——心安住于当下与专注于当下、不做判断——当做一件事时,对脑海里出现的所有干扰性思维产物不做评价与演绎推理(这等于无条件允许那些思维产物的存在而不去探讨其具体内容);根据这些理念,正念疗法就有了正念训练的内容如打坐冥想(禅修中观呼吸、感受、思维等训练内容)、行禅(佛学上认为其原理和打坐冥想类似,只是形式不同[1],又称正念式行走,感知行走过程以及此过程中各种身心状态)、躯体扫描等[9]。正念训练的作用无疑就是帮助患者们培养正念这种能力以应对强迫症状给自己带来的冲击,更重要的是,笔者认为,它实则是在用实际的行动改造人们长期以来基于本能惯用的应对内心焦虑、痛苦与矛盾的心理处理方式,使之更加理性客观以及及时回到当下生活,久而久之,新的以当下体验为核心的心理习惯就能代替旧有的,患者的症状会不断淡化,现实生活的质量也会逐渐提高;因此,一个治疗强迫症的有效建议就是患者亲自进行长期的正念训练。

那么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提及的正念训练不应仅仅局限于每天特定时间(如早上起来后与晚上睡觉前的时间段)的练习,患者要将正念这种能力反复应用、练习于生活中,应用到可能会使自己症状发作的情境中去,时时刻刻都要有对当下的觉察,时刻保持正念;为什么要如此做?解释起来也很简单,具体的正念练习如打坐冥想、正念行走需要患者个人给自己规定一个特定的时间段进行,而强迫症状在现实生活中随时都可能发生,因此为了及时觉察到内心状态、避免习惯性地坠入思维陷阱并及时回到当下生活,正念应当时刻保持;这一点在佛学中也是有据可靠,即正念禅修并不只局限于特定时间的具体练习,于日常生活的时时刻刻保持正念,则行住坐卧皆是禅修[10];对于正念的训练,笔者认为可以参考一下佛学中关于禅修的内容。

对于正念疗法,患者可能在初期需要一些专业人士的指导,明确方向和方法以及对于自身困惑的解答,但是坚持练习是始终必要的,而且心理习惯的改造并非朝夕,需要以月甚至以年为单位(有严重强迫症的患者培养病态的心理习惯往往培养了几年甚至十几年,要重塑心理习惯也是需要不少的时间与练习),患者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有很大的勇气来面临使自己焦虑、害怕的部分,患者可寻求外部帮助,也可自己克服,在这一过程中,坚持正念训练是不可或缺的。

正念训练的作用在于重塑患者的心理习惯,使之以当下体验为核心,提高患者当下生活的感知力和质量,当然也在某种程度上起到克服“执着”与“冲动”的作用。

关于克服“执着”与“冲动”,从培养自控力、意志力的角度来看还有一个建议,那就是,循序渐进地尝试着不依着日常生活的冲动(包括强迫症所带来的或做或想的冲动)采取行动,如果非要采取行动,尝试着延缓满足冲动的时间;举两个例子,如果患者在看书学习时,症状发作,强迫冲动极其强烈,患者这时应及时给自己设立目标,如“读完这两页书”再去做或者思考那些不去做或思考会使自己焦虑的事情(当然,读书时也需保持对读书这个过程的正念);如果患者在逛街时突然出现了想吃零食的冲动,那么恰当的一个建议是,不要立即去买零食来吃,换一个时间段再去考虑是否要去买零食。在强迫症发作时不依据强迫冲动来行事,这可以理解,那为什么日常生活也要有这样的意识呢?上文所提到的心理学著作《自控力》中关于培养自控力的一个结论就是:“在一些小事上持续自控会提高整体的意志力”[11],这句话用笔者所提的心理习惯理解,绕个弯,可以解读为:“在一些小事上学会不依据冲动行事,可以渐渐培养患者内心面对强迫冲动的正确态度”,也就是說,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控(没有症状时的自控)是可以对自己有症状时的自控有积极影响的。

另外,日常适度的暴露练习(来自认知——行为疗法中的暴露疗法[1])即将自身置身于可能引起焦虑的环境中或者直接去做会让自己焦虑的事也是十分必要的,以读书学习这件事为例,如果患者觉得这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那么这也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无他,唯练习尔,患者无论病情严重与否,总要面对现实生活中很多让自己焦虑的事情,当患者以积极的态度而非以往一味的逃避态度投身于这些事情中时,也是在开发自己与痛苦、焦虑、紧张、无安全感等心态的适应、耐受、共存能力——对患者回归当下生活而言是相当重要的。

在生活习惯方面,笔者建议的一种生活状态是:早睡早起,多做运动,适度而非纵欲般使用电子产品的娱乐功能。这样患者在症状来临时会有更多的精力来应对,更加清醒的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与不该做什么(避免陷入“执着”与“冲动”)。

以上这些建议均是笔者曾亲身实践过的,亲测有效,在此结合相关学术成果以及个人思考提出,希望能给深受强迫症折磨的患者一些帮助。

六、结论

从本文研究思路看,从习惯或心理习惯角度来探究强迫症可以得到和传统强迫症治疗方法不一样的启示,可以以此为依据研究治疗强迫症的新的方向;笔者只是在这里提出简单的构想,希望会有更多关于此方面的实例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江苏大学第16批学生科研课题立项资助项目“从心理习惯角度探究强迫症的本质及自治方法”(项目编号:16C392)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赵正永(1996.5-),男,江苏徐州人,本科,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学。

参考文献:

[1]赵岩.强迫症心理治疗方法综述[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47-49.

[2]徐桃坤.帮助学生预防和克服不良习惯[J].现代特殊教育.2004,(1):13-14.

[3]张众良,张仲明,李红.强迫症病理的认知–行为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0,(2):306-313.

[4]李斌,马红宇.习惯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2012,35(3):745-753.

[5](英)博赞.思维导图[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02:4-5.

[6](美)凯利·麦格尼格尔.自控力[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13.07:229-239.

[7]郑会蓉,华冠民.森田疗法及其在强迫症治疗中的应用[J].台声(新视角).2005,(6):251-252.

[8]刘兴华,韩开雷,徐慰.以正念为基础的认知行为疗法对强迫症患者的效果[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12):915-920.

[9]刘桂萍.正念疗法的概述及其评述[J].教育教学论坛.2015,(9):80-81.

[10][9](泰)阿姜查.关于这颗心[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02:25-26

[11](美)凯利·麦格尼格尔.自控力[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13.07:69-70

猜你喜欢

思维模式
县级电视台新闻采访工作的创新探析
合作学习:激活学生思维的潜能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思考
逻辑创新的思维模式
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新闻编辑素养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