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2018-10-24邓玲

系统医学 2018年17期
关键词:踝关节下肢血栓

邓玲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人民医院骨科,江苏江阴 214400

在临床上,下肢深静脉血栓较为常见,其是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液发生凝结所致,以下肢皮炎、静脉曲张、下肢水肿、瘀滞性溃疡为主要特征,而一侧肢体突发性肿胀为最显著的特点[1-2]。有研究显示,该病症发生的原因主要为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壁损伤、静脉滞缓等[3]。如果患者骨折后具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则会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甚至还会对其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4]。该文选取该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126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即对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护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126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其中,对照组男41例,女 22例,年龄为 31~74岁,平均年龄为(53.68±7.15)岁。骨折类型:股骨骨折例8例,胫骨平台骨折20例,髌骨骨折16例,胫腓骨骨折5例,踝关节骨折14例。观察组男40例,女23例,年龄为32~74岁,平均年龄为(54.28±6.33岁。骨折类型:股骨骨折5例,胫骨平台骨折18例,髌骨骨折21例,胫腓骨骨折4例,踝关节骨折15例。两组基础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即观察患肢皮肤温度、疼痛、肿胀程度,抬高患肢等,术后注意按摩患者患肢,以加速血液回流,叮嘱患者早期作小范围内运动,以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

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具体为:(1)术前健康宣教。即将下肢骨折手术方法、患者自身病情、相关注意事项以及术后并发症等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存在的危险告知患者,以提升其警惕性。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基础体能训练,即训练床上大小便,以避免术后长时间卧床。另外综合评估患者手术耐受性,并对高危人群以及特殊人群加强预防,如伴严重感染及外伤者、血液高凝者、肥胖者、长期未下床活动者、合并心血管疾病者、高龄者等,注意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患者并发症进行预防处理。另外注意清淡饮食,多饮水,2 500 mL/d,以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戒烟戒酒,控制血糖血脂,控制体重。(2)心理护理。即由于患者术后疼痛显著,且创伤较大,因而会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尤其是担心术后手术疗效的患者,其不良情绪会进一步加剧,从而对术后康复产生不利影响。此时护理人员则需与患者加强交流和沟通,且要对其心理情绪进行综合评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缓解其负性心理情绪,以提升其心理承受度。另外可向患者介绍成功的治疗案例,叮嘱患者注意配合护理,以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3)功能锻炼。受伤后病情许可,即可进行主动功能锻炼和被动功能锻炼。一般危重患者活动无耐力,可进行被动功能锻炼。具体为:①人工腓肠肌挤压:避开伤口,从足部到大腿进行由远到近被动按摩尤其是比目鱼肌和腓肠肌,3次/d,30 min/次。②足踝关节运动:患者平卧,下肢伸展,操作者左手固定患者踝部,右手握足背作踝关节屈,内翻,伸,外翻运动,5组/d,30次/组。 (踝关节,跟骨骨折不做此运动)。③膝关节屈伸活动:5组/d,10次/次,(髌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等膝关节损伤时不做此活动)。患者卧床开始,术后麻醉清醒,病情许可可进行主动锻炼:①踝泵运动:伸直膝关节,脚尖朝向自己最大限度保持10 s,放松5 s,脚尖下压最大限度保持10 s,5组/d,10次/组,一屈一伸为 1次。 (跟骨骨折,踝关节骨折不做此运动)②股四头肌收缩:下肢伸直,绷大腿肌肉10 s为1次,5组/d,10次/组。③直腿抬高:下肢伸直,脚尖勾向自己,绷紧下肢肌肉,抬起下肢离床面30 cm,保持10 s,缓慢下放,休息5 s再抬起,5 组/d,10次/组。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对两组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总分为100分,分为满意(85分以上)、一般(65-85 分)、不满意(65 分以下)3 个等级]。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χ2检验计数资料[n(%)],t检验计量资料(±s),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出现2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3.17%;而对照组出现7例,发生率11.11%,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54 3,P=0.029)。

2.2 两组住院等时间对比

观察组住院时间等较对照组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住院等时间对比[(±s),d]

表1 两组住院等时间对比[(±s),d]

组别住院时间观察组(n=63)对照组(n=63)t值P值(13.2±2.1)*18.7±2.8 9.162 9 0.000

2.3 两组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24%(60/63)较对照组80.95%(51/63)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该文的研究中,观察组出现2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3.17%;而对照组出现6例,发生率9.52%,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等较对照组明显较短(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 95.24%(60/63)较对照组 80.95%(51/63)明显较高(P<0.05)。 该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5-10]报道一致,即对80例患者分两组(各40例)行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后,其中参照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10.0%较研究组2.5%显著较低(P<0.05);而研究组住院时间较参照组显著较短(P<0.05);同时研究组满意度95.0%较参照组82.5%显著较高(P<0.05)。因此可以看出,针对下肢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期间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针对下肢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期间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和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且能缩短患者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还能是其达到较高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踝关节下肢血栓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
消积散结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脾切术后门静脉血栓1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