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续性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生活质量及焦虑情绪的影响

2018-10-24赵秀伟

系统医学 2018年17期
关键词:医学知识连续性慢性病

赵秀伟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老年病内科,北京 100191

目前针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干预同时,加强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治疗依从性有积极价值[1]。其中连续性护理模式是目前针对慢性病患者所实施的一种有效护理干预方法[2]。其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临床预后有一定价值[3]。该研究则主要2016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且进行随访观察的老年慢性病患者40例,针对其探讨连续性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针对慢性病的知识掌握情况,患者自理自理能力以及负面心理状况,如焦虑情绪等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且进行随访观察的老年慢性病患者40例,所有患者入组前均签署入组知情同意书同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入组前合并精神疾病者、存在四肢骨折者、合并脑卒中而影响生活自理能力者、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入组前6个月入组重症监护室治疗者、文化程度为文盲者、表达能力不全者。入组40例患者,其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60~85 岁,平均(73.2±1.3)岁,合并内科疾病时间 5~35 年,平均(16.2±1.9)年,合并内科疾病情况:高血压者29例,冠心病者26例,糖尿病者15例,慢阻肺者20例,高脂血症者24例。

1.2 方法

干预前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如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并对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实施规律随访;干预方法为该研究连续性护理,首先为患者制定连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将各患者、1名医生、3名护士组成一个慢性病护理干预小组,并建立相关护理健康档案,针对各患者相关疾病资料与信息进行统计,同时依据患者疾病进行相关性的连续性护理措施;针对护理人员实施定期连续性护理干预的知识培训,结合相关活动,如定时进行相关疾病的分类,实施集中培训,同时实施定期的老年健康俱乐部运动与活动,促进患者之间对于所患疾病的相互分享,培养患者养成积极的生活习惯,做到相互学习与借鉴;针对患者入组时进行系统的疾病健康评估,尤其是在患者出院前1周对患者所患疾病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评估,制定针对性的连续性护理干预方案,定期进行随访及相关病历资料的记录。针对患者及其家属所提出的相关疑问进行解答。在家庭随访上应制定定期随访时间,如每周上门次数,约定固定时间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居住环境,从而更好的从患者的心理状态出发进行有效干预,同时取得患者家属的主动配合,提高连续性家庭护理效率,为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提供帮助。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比较干预前后针对慢性病相关医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情况及负面心理焦虑情况。其中慢性病相关知识评价由护士长进行,通过该院健康教育护理专家机体制定的健康知识调查相关问卷量表实施,包括疾病相关知识、药物相关知识、饮食相关知识、自我调节相关知识4大方面,25分为最高,0分为最低,分值与慢性病相关知识掌握能力呈正相关;生活质量评价通过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量表实施[4],共6大,总分0~100分,分值水平与实际生活质量呈负相关;焦虑评定通过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实施[5],总计14大项目,以0~4分进行评价,分值如在7分及以上为焦虑,分值与焦虑程度呈正相关。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患者慢性病相关知识评价结果比较

干预后患者慢性病相关知识评价指标中,疾病相关知识、药物相关知识、饮食相关知识及自我调节相关知识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患者慢性病相关知识评价结果比较[(±s),分]

表1 干预前后患者慢性病相关知识评价结果比较[(±s),分]

疾病相关 药物相关 饮食相关 自我调节相关干预前(n=40)干预后(n=40)t值P值15.3±2.8 23.1±1.1 16.398 0.000 16.5±2.4 21.5±1.0 12.163 0.000 15.5±1.5 19.8±0.8 15.997 0.000 14.7±1.3 23.4±1.1 32.311 0.000

2.2 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及焦虑心理状况比较

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得分、焦虑心理评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 见表 2。

表2 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及焦虑心理状况比较[(±s),分]

表2 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及焦虑心理状况比较[(±s),分]

生活质量 焦虑心理状况干预前(n=40)干预后(n=40)t值P值71.5±5.9 48.9±2.8 21.887 0.000 21.4±1.5 6.1±0.5 61.200 0.000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以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突显,在应大力发展经济同时,环境的污染、饮食结构的改变等均对人们的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老年合并多种内科疾病的比例显著增高,其中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等发生率显著增加,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存质量均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亦给患者家庭与社会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针对老年合并多种内科慢性疾病者,提高对其相关危险因素的重视,做好一、二级预防,在疾病防治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鉴于合并慢性疾病者,因疾病影响,导致患者身体机能受损,生活质量下降,势必导致其负面心理形成。

该研究干预后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相对与干预前的常规护理,干预后患者慢性病相关知识评价指标中,疾病相关知识、药物相关知识、饮食相关知识及自我调节相关知识得分分别为(23.1±1.1)分、(21.5±1.0)分、(19.8±0.8)分和(23.4±1.1)分,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该结果与刘翠萍等[6]结果相一致,其通过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实施连续性护理后发现,其对于改善其对疾病相关医学知识、药物相关医学知识等的了解情况显著优于干预前,评分总分达到85分及以上,同时还能更好的调节饮食,并做好自我疾病预防及调节,单项得分亦在20分以上,相对于干预前的15分左右的平均分显著提高。证明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对慢性疾病的相关医学知识有重要意义。另外针对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及焦虑心理状况比较发现,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得分、焦虑心理评分分别为(48.9±2.8)分和(6.1±0.5)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的(71.5±5.9)分和(21.4±1.5)分(P<0.05)。侯守云[7]针对慢性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研究发现,其生活质量较干预前升高35分以上,同时焦虑评分基本低于7分,达到正常水平。提示针对慢性并患者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焦虑抑郁有重要意义。

通过干预后的连续性护理干预,采用电话随访、微信随访以及上门随访等模式,更好的为患者讲解相关慢性疾病的医学知识,促进患者自主康复与健康维护,并针对患者以往的错误行为与习惯进行纠正,在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同时延缓疾病发展,提高患者所感受到的社会家庭的人文关怀,起到缓解患者焦虑的目的[8]。而且连续性护理还能有效的促进患者针对相关慢性疾病的医学知识及家庭康复、保养的注意事项,通过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其疾病病情变化,从而更好的调整护理干预方案,提高护理效率。

综上所述,连续性护理干预对于慢性病患者,能有效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主观认识,改善其生活质量,减少焦虑负面心理情绪的发生。

猜你喜欢

医学知识连续性慢性病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例谈
小学中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初探
思维导图在医学中的应用
连续性
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新环境下《解剖学》教学资源开发探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