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评估和营养支持护理分析

2018-10-24杜立立

系统医学 2018年17期
关键词:白蛋白障碍营养

杜立立

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徐州 000000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病发后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可导致患者营养不良,从而降低其免疫能力,甚至引发多重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加重患者吞咽困难、营养不良情况,影响患者预后[1]。该研究对一组脑卒中伴发吞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护理,而对另一组患者实施单纯肠外营养支持护理,并统计分析2组患者营养指标水平变化、并发症指标,现报道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评估和营养支持护理体会,并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1月该院收治的76例脑卒中伴发吞咽障碍患者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脑卒中伴发吞咽障碍患者共76例,按营养支持护理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研究组,均38例,研究组中男20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64.59±3.17)岁;对照组中男21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64.72±3.08)岁;2组患者脑卒中类型、性别分布、年龄等基线资料的统计学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2]:①患者经病史询问、临床接触、颅脑CT等影像学检查等明确诊断为脑卒中,且伴发吞咽障碍;②患者配合行为良好,认知能力正常,并能满足沟通需求;③临床资料完整;④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⑤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2)排除标准[3]:①中途失访;②合并晚期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死、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器质性病变者;

1.3 吞咽障碍评估

采取床边评估方式予以吞咽障碍评估,其内容设计患者进食状态、姿势、与呼吸运动配合等,并观察其吞咽期间喉部提升动作协调与否,在吞咽时、进食后有无呛咳、误吸等表现。对于无法明确为吞咽障碍者时,应实施荧光影响直视检查予以评估。

1.4 营养支持护理方法

2组患者均接受降压、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护脑以及维持内环境与血流动力学稳定等基础干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肠外营养支持护理方案,即入院后24 h内均接受完全肠外营养支持干预,7 d后逐渐过渡至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研究组患者采取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护理方案,即在入院24 h内持续经胃管注入胃肠营养液,起始剂量是600 mL,随后根据个体情况不同,以300 mL/d递增至全量。2组患者在进行营养支持后3 d内应用医院自制的营养液。

1.5 观察指标

①统计2组患者的护理前(入院时)、护理后(营养支持1个月)的营养指标水平,包括总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②统计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表1 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营养指标水平比较[(±s),g/L]

表1 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营养指标水平比较[(±s),g/L]

注:* 与本组护理前相比,P<0.05。

?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营养状态

护理前,两组总蛋白、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总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2.2 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是7.89%,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6.32%相比较低,且统计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脑卒中属于脑血管疾病之一,患者在患病期间普遍存在吞咽障碍问题,即无法经口腔将食物送入胃中,不包括食物入口异常、胃排空异常问题[4-5]。经分析,吞咽障碍是由多种因素引发,可发生在不同部位,严重影响进食、营养摄入,甚至因食物误吸而引发吸入性肺炎,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6-7]。脑卒中患者伴发吞咽障碍,往往出现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等不良情况。

鉴于此,应对脑卒中伴发吞咽障碍者实施恰当的营养支持护理干预,保证其在住院治疗期间获得充足营养,从而减少并发症。在该次研究中对2组脑卒中患者进行吞咽障碍评估,其中床旁评估、荧光影像直视检查为全球通用的吞咽障碍评估方法,其中荧光影响直视检查法比较准确,但因操作难度高、费用高,患者不易接受,因而将其用于无法确诊的吞咽障碍患者,以提升检测准确率。该次研究组患者即在吞咽障碍评估后,采取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护理方案,即“序贯营养支持法”,先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必要时可补充静脉营养,并依据其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改为肠外营养支持。结果提示:研究组患者经营养支持护理干预1个月后,其营养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可见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护理方案用于脑卒中伴发吞咽障碍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并能减少并发症,印证了上述观点,并彰显了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评估后应用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护理的积极作用。

该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后总蛋白(67.32±3.13)g/L,血红蛋白(135.72±6.12)g/L,白蛋白(37.45±3.15)g/L 与对照组相比护理后总蛋白(63.16±4.03)g/L,血红蛋白(122.46±8.43)g/L,白蛋白(31.16±4.13)g/L,研究组营养指标改善效果均更为理想,且并发症发生率仅为7.89%,低于对照组26.32%。提示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护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安全性更高。吕银红等[8]将52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鼻饲流质饮食配合精心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出现并发症者共6例,其并发症发生率是22.22%,低于对照组,入院第14 天的白蛋白是(38.6±3.7)g/L,血红蛋白是(124.1±22.3)g/L,低于对照组的(35.8±3.2)g/L、(120.2±21.0)g/L,与该研究结果相比存在一致性。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吞咽障碍评估后,采取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护理的临床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减少并发症。

猜你喜欢

白蛋白障碍营养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跟踪导练(四)2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跨越障碍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