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与剖腹子宫肌瘤挖除术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2018-10-24倪立文

系统医学 2018年17期
关键词:剖腹排气肌瘤

倪立文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江苏洪泽 223100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为常见的肿瘤之一,且发病率高。其主要临床症状有腹部疼痛、子宫出血、压迫症状、白带增多、贫血等症状的发生。严重者可导致不孕不育,严重影响了家庭的夫妻和谐及身心健康[1]。近几年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现代医学技术水平不断在发展,经临床多次实验研究表明,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的临床效果显优于剖腹子宫肌瘤挖除术,可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控制病情发展、术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2]。为此,搜集2015年5月—2018年4月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及剖腹子宫肌瘤挖除术,并就临床效果进行深入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在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上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剖腹子宫肌瘤挖除术)和观察组40(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其中对照组年龄24~48岁,平均年龄(26.25±2.2)岁;观察组年龄 26~50 岁,平均年龄(28.23±2.3)岁;以上患者出现不同程度上的经期延长、小腹疼痛、阴道不规则流血、小腹出现硬块等症状。纳入临床标准:①月经过多,月经延长或不规则流血者;下腹部出现包块,疼痛、压迫症状者;②子宫增大,质硬;③经B超探测宫腔内,显示增长或变形;④诊刮时宫腔内可触及凸起面。⑤宫腔镜检查,可协助诊断粘膜下肌瘤,确定粘膜下肌瘤大小及位置。80例子宫肌瘤患者均经临床检查明确,符合诊断标准。所有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 手术方式

1.2.1 对照组 对该组患者均采取剖腹子宫肌瘤挖除术,首先切开患者腹部皮肤,在腹中线上以脐部与耻骨联合上沿之间,进行切开一道7~10 cm的切口(长度可根据患者肿瘤大型及手术难度程度来定),并采取电刀在皮下脂肪直至暴露腹直肌,在腹直肌中间可见一条腹白线,取尖嘴止血钳轻轻刺入后,将切口撑开,并用手指钝性分离直肌,并取两把钳子将腹部提起,仔细观察确定没有牵扯到肠管或大网膜组织,切开腹膜过程中,膜血管同时配合电凝进行止血。探查患者腹腔,肉眼观察有无炎症,轻轻将肠管推向上腹部,并牵出子宫、附件进行检查,将肌瘤切除[3]。

1.2.2 观察组 对该组患者采取宫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 均采取常规麻药注射,取截石位,同时加气管插管,留置导尿管,经脐部下缘、左、右下腹分别插入10 mm、5 mm、5 mmTrocar,建立气腹后,在脐部插入 30°度腹腔镜头进行探查腹、盆腔情况后,通过穿刺针对子宫肌肉内注入垂体后叶素,采取抓钳轻轻抬起子宫,并采用电凝钩凝开子宫浆膜,用分离钳将肌瘤剥离,手术过程中用电凝帮进行止血,用2-0可吸收缝线将子宫缝合。切下肌瘤并用碎瘤机粉粹后取出,取38°生理盐水冲洗盆腔放尽CO2,同时拔出Trocar,将切口进行缝合[4]。

1.3 观察指标

观察及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排气时间(h)的各项指标情况以及临床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n(%)]表示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子宫肌瘤患者术中、术后出现的各项指标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65.1±19.3)min、术中出血量( 51.0±13.2)mL、术后排气时间(14.1±3.3)h, 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信息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子宫肌瘤患者术中、术后出现的各项指标(±s)

表1 比较两组子宫肌瘤患者术中、术后出现的各项指标(±s)

组别 手术时间(min)术后排气时间(h)对照组(n=40)观察组(n=40)术中出血量(mL)t值 P值83.0±25.2 65.1±19.3 4.74<0.05 107.1±20.2 51.0±13.2 5.84<0.05 27.2±8.1 14.1±3.3 4.22<0.05

2.2 对比分析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5%,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信息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发症情况[n(%)]

3 讨论

子宫肌瘤的类型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粘膜下肌瘤及子宫颈肌瘤。对于子宫肌瘤,尤其是子宫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5-6]。现如今,随着医疗水平的日新月异发展,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有很多,如传统剖腹技术及腹腔镜挖除术手术技术。对于剖腹手术技术而言,对患者伤害性大,术后恢复慢,可使阴道干燥,性欲减退,以及出现围绝经期等症状的发生。而腹腔镜挖除术,术后的并发症少,将手术风险降到最低。腹腔镜手术技术逐渐代替了很多传统剖的剖腹手术技术,给患者带来很多方便,在众多治疗妇科的方法中,较剖腹子宫肌瘤挖除术而言,腹腔镜手术技术是无法比拟的,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痛苦小以及不影响生育等优势,深受临床医生及女性选择的青睐,有效解除广大女性患者由于剖腹所带来的恐惧及痛苦。

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在临床妇科疾病中属于一种微创技术,主要作用于子宫异常出血、不孕症、子宫肌瘤、子宫息肉等疾病。腹腔镜手术技术优势如下①安全、不伤子宫:在宫、腹腔镜监护下开展手术,根据纵膈生长机理进行手术,只切除血管的胚胎残留组织,确保了子宫组织的完整性,术后可减少创伤,为胚胎创造良好的着床环境。②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促使子宫迅速恢复正常。

该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手术时间 (65.1±19.3)min、术中出血量(51.0±13.2)mL、术后排气时间(14.1±3.3)h,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83.0±25.2)min、术中出血量(107.1±20.2)mL、术后排气时间(27.2±8.1)h 这与苏静芳的研究中[7],腹腔镜组手术时间(63.1±15.3)min、术中出血量(50.0±11.2)mL、术后排气时间 (15.1±3.2)h,明显优于开腹组的结果一致;观察组患者经术后发现发烧患者,其中出现腹痛2例(5.0)%、感染 1例(2.5)%、总发生率 7.5%,显著优于对照组,这与马金波在研究报告中观察组的总发生率为9.8%的结果一致[8]。由此说明,较剖腹子宫肌瘤挖除术而言,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的手术风险性更低,术中出现的出血量少,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降低了术后子宫肌瘤的复发率以及并发症的出现,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综上所述,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减少并发症,获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剖腹排气肌瘤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舒适护理在剖腹分娩护理中运用的效果观察
华利康可吸收合成线用于妇产科剖腹手术皮内美容缝合护理观察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排气歧管螺栓紧固力的测定
缩缸强化汽油机用高效排气消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