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实结合挂线法对比传统实挂线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8-10-24鲁志臣

系统医学 2018年17期
关键词:橡皮筋瘘管肛瘘

鲁志臣

宝应县中医医院外科,江苏扬州 225800

成年肛瘘患者病情复杂,多难于自愈,容易反复发作,而复杂性肛瘘更是外科治疗的难点之一[1]。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是以手术为主,手术治疗的关键是尽可能清除原发病灶及肛瘘内口,手术过程中降低括约肌的损伤率,尽力保证肛门的解剖形态学结构及功能的完整,是术后患者功能恢复良好的前提条件[2]。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该院普外科进行住院治疗的复杂性肛瘘患者共68例,采用虚实结合挂线法以及传统实挂线法两种方法对比治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普外科进行住院治疗的复杂性肛瘘患者共68例,所有患者的诊断参照《肛瘘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21~55岁,平均为(37.39±7.19)岁,病程为 5 个月~8 年,平均为(5.89±1.37)年。观察组患者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22~58 岁,平均为(38.56±9.75)岁,病程 4 个月~9 年,平均为(6.21±1.68)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疾病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次研究经过该院伦理委员会研究并批准,所有患者对该次研究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复杂性肛瘘的诊断标准;有两个或以上的瘘口,有2条以上的瘘管或支管、盲管;同意参加该次实验患者。排除标准:其他原因所致的复杂性肛瘘;合并直肠癌及直肠息肉等其他肛门疾病;诊断精神疾病患者;合并严重其他系统疾病;怀孕以及哺乳期妇女。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术前准备,交代相关手术注意事项。观察组患者采用虚实结合挂线法进行手术,手术流程遵循传统手术流程,使用手术探针对瘘管进行探查,并切开瘘管与齿线内口的管道,在选择中弯止血钳从此处切口指向瘘管顶部进行探查,用止血钳钳尖刺穿肠壁进行造口,穿过肠腔选择4根10号丝线送入经瘘管引出,再进行打结固定。大约在术后7 d左右时间,部分病变部位瘘管以及括约肌在丝线的作用力下被勒断,在丝线松弛后,此时参照虚挂线的理论方法,借助丝线的引流作用,待到15~20 d后,病变部位被充分引流,病变瘘管内被新鲜的肉芽组织所充填,此时,即可拆除丝线。对照组患者采用实挂线法,将手术探针经瘘管外口插入,顺沿病变瘘管经由瘘管内口穿出,并选择在内口处探针上束一根橡皮筋,后经瘘管外口将橡皮筋由内口处导出。再将瘘管内外口处皮肤切开,将橡皮筋拉紧并进行结扎,手术后每周进行紧线,直至瘘管被充分切开,敞开创面至完全愈合。术后两组患者预防应用抗生素,合理调整饮食构成,保证大便容易排出。

1.4 观察指标

1.4.1 术后疗效 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参照《中医肛肠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创口愈合。好转:症状及体征改善,创口未愈。 未愈:症状及体征均无变化。

1.4.2 术后情况比较 术后疼痛: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表,由该科室经过培训人员进行相关指导,由患者本人进行评分。肛门功能评分:采用Wexner肛门失禁评分系统对患者术后肛门功能进行评分。术后随访12个月。

1.5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均使用Excel 2007软件进行相关统计整理,对实验数据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当方差齐时,对基线资料、组间资料进行t检验,当方差不齐时应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判定

观察组患者治愈36例,好转2例,未愈0例,治愈率为94.74%,对照组治愈27例,好转3例,未愈0例,治愈率为9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2,P>0.05)。两组患者随访 12 个月后,观察组随访30例,无复发。对照组随访25例,无复发。

2.2 两组术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为(3.05±0.76)分,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337,P<0.05)。 观察组肛门功能评分为(0.92±0.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82,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术后情况比较[(±s),分]

表1 两组术后情况比较[(±s),分]

组别 术后疼痛 肛门功能观察组(n=38)对照组(n=30)3.05±0.76 5.12±3.31 0.92±0.41 3.91±1.56

3 讨论

关于肛瘘的病因学临床上尚无统一性,这些学说在临床的治疗中都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4]。据有关资料显示国外肛瘘发生率大约为8%,而国内约为1.67%~3.60%[5]。肛管周围的深部脓肿导致的破溃是肛瘘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病情迁延反复,愈合时间长,加大了治疗难度。肛瘘的分类可根据瘘管及内外口的多少分为复杂性肛瘘和简单性肛瘘。该次研究选取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

目前临床上实挂线方法仍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主要方式,通过橡皮筋逐渐地向伤处进行多次的调整,可以达到充分打开瘘管的目的,但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疼痛较为强烈,在肛直环被勒断后多数患者对大便的控制能力下降,影响肛门功能[6]。而虚挂线法是采用橡皮筋直接挂入瘘管和感染间隙引流的方式,不紧线,待到瘘管及感染病灶肉芽组织长出后取出橡皮筋,但是在治疗中,肛瘘内口与坏死腔隙的受力不等,会导致引流不畅,甚至导致肛瘘复发。虚实结合挂线法则是结合两种方式的优点,包括实挂线的切口优势以及虚挂线的术后引流优势,术中仅对部分直肠环勒割,尽可能地保护正常组织和功能,术后损伤小,避免了术后多次紧线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挂线也为术后换药设定了标识[7-9]。

该次研究结果也显示两种方式均能有效地治愈复杂性肛瘘患者,虚实结合挂线法治愈率为94.74%,实挂线治愈率为90.00%,证实无论是实挂线法还是虚实结合挂线法,对于治疗复杂性肛瘘均具有明显的效果,在治疗时充分引流,尽量保留肛门功能,则有利于患者的预后。虚实结合挂线法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为(3.05±0.76)分,肛门功能评分为(0.92±0.41)分,明显地强于实挂线发,证实虚实结合挂线法具有更好的优势,其方法更好地保留了肛门功能,避免了术后多次紧线带来的疼痛。郑丽华等[10]对虚实结合挂线法以及实挂线法用于治疗高位性肛瘘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种治疗方法的总有效率均为100%,而虚实结合挂线法的术后疼痛评分为(0.94±0.15)分,术后肛门功能评分为(0.89±0.43)分,该次研究与其比较,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复杂性肛瘘具有明显优势,保证了手术治疗的效果,对于患者术后的预后更有明显作用,但其远期以及大样本的研究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实施。

猜你喜欢

橡皮筋瘘管肛瘘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诊治进展
耳前瘘管:聪明洞还是烦恼洞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生活中的小魔术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走行观察与手术治疗
猪回肠食糜的取样方法
橡皮筋
橡皮筋小妙用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